晋冀鲁豫2018-2019年度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5-28 |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今天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尤其是中国逐渐进入物质丰裕与老年化的社会环境中,大众文化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它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比如,它的娱乐性使得民众的思考更少,它的五花八门使得民众沉入信息的海洋中无所适从,它的来自个人的不可确定性和庸俗与低级趣味的嗜好与追求也变得越来越明显。精英文化曾经是大众文化之前备受世界宠爱的东西,但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精英文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精英文化是一种思考与担当的文化,它的发展依托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体验,依靠哲学式的逻辑和历史性的条理对世界的体悟和感知。因此,精英文化对于如何提升大众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精英文化的“前瞻性”与大众文化的“世俗性”势必造成两者间的冲突。“先知性”是作为社会精英的中国知识分子所一直强调的,他们作为敏感的先觉者,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变革气息诉诸笔端,反馈给广大民众。最为著名的例子当属新文化运动。而与此相对应,大众文化由于自身的商业性和世俗化倾向,表现出明显的功利目的和市场品性。因此冲突成为必然。精英文化的“高雅追求”与大众文化的“世俗追求”导致了两者的冲突。中国文化自《诗经》的风雅精神开始就一直执着于高雅追求。“不直说,不说透,要收敛”成为长期以来的风尚,精英文化自觉地继承着这一风尚。而大众文化则带着鲜明的标准化倾向,即从多数人的一般需求特征和接受水平出发,同时它还兼有娱乐性,追求诉诸感官的娱乐效果。这些都决定了这对矛盾的存在。而精英文化的“自律性”与大众文化的“他律性”之间更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自律性”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特征。无论是“建安风骨”还是“正始之音”,都受一种内在文化品格的限制,并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创作自觉。而大众文化则完全没有这些,更多的是受外在技术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他律性”。这对存在于创作领域的矛盾,可以说是一切冲突的根源所在。 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精英文化的土壤源于大众文化。我 | |
| 标题: |
晋冀鲁豫2018-2019年度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22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