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元素的前世今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作者:梁文杰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7-03 出处: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19题。(7分)
元素的前世今生
梁文杰
①为纪念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編制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元素周期表的诞生是现代科学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成就之一,是“科学共同的语言”。时至今日,科学家依然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获得启迪。
②元素周期表最初只有63个“成员”,随着人类认知的提高,这一“大家庭”扩充到了目前的118种元素。其中90种为自然元素,另外2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面像洋葱一样“包裹”着一层层电子,每层可以填充的电子数不同。如此一个个一层层地填充下去,就构成了目前的已知元素。元素周期表的伟大之处,是通过横纵排列揭示了元素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周而复始的性质变化,为人类寻找世界規律奠定了基础。
③基于元素演化的核能发展有望保障人类的能源安全。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元素都是核聚变反应的产物,其变化蕴含着极大的能量。铁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稳定的元素,比铁轻的元素聚变以及比铁重的元素裂变都会释
放出核能。一般认为,宇宙大爆炸和随后的核聚变产生比铁轻的元素,而恒星衰老产生的超新星爆发这样的高能过程才会产生比铁重的元素。目前核电站中均依靠重元素核裂变产生能量,利用的就是上一次超新星爆发时储存的能量,从原料的可靠性和蕴含的能量来说均不如轻元素的核聚变。所以,不少大国正加紧研究国家点火计划,期望实现轻元素的可控核聚变,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④需要警示的是,地球上的一些元素很稀缺,有些甚至可能会消失。欧洲化学学会最近公布的一张图表显示,氦(hài)、铟(jīn)等元素随着人类的使用,在未来100年或更短时间内会越来越难以获得。其中铟是手机触摸屏的关健材料,以现在的消耗速度,只够使用10至20年。因此对手机的收利用工作需要引起足够重視。与此类似,镓(jiā)、砷(shēn)和锗(zhě)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同样面临供给不足的威胁。而氯元素虽然占比不小,却容易在太阳的加热下散失到太空中去。地球上氦资源来自地下矿藏,是开采天然气的伴生品。它是获得低溫环境的重要元素,科学家们呼吁要显著减少氦向大气的直排,莫让廉价的氦气球带走珍贵的氦元素。
⑤150年来,对于元素的发现与探索帮助科学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我们能否把这个多彩世界究好地留给下一代?这取决于我们保护资源的力度,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
17.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18.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9.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元素周期表这一“大家庭”扩充到了目前的118种元素。
B.基于元素演化的核能发展能保障人类的能源安全
C.一般认为,宇宙大爆炸和随后的核聚变产生比铁轻的元素。
D.氦、铟等元素随着人类的使用,在未来100年或更短时间内越来越难以获得。
 
 
 
 
 
【知识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
【思路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元素周期表”,它的诞生是现代科学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成就之一,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成员”以及元素周期表诞生的作用及其意义。做题时利用我们学到的筛选文章内容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知识,解答即可。
【解题过程】17.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此类题目要先回答能否删去,一般是不能的。然后再去分析表达效果,分析时应先解释词语的含义,再说明词语所起的作用并且要结合语境写出词语说明的内容,并分析删掉后对表意有怎么样的影响,最后指明其所表现的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特点有两种:一是准确性、严谨性;二是生动性、趣味性。文中“之一”是“其中一项”的意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18.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指出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再分析其作用和说明内容。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从“像洋葱一样“包裹”着一层层电子”便可以知道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打比方的作用一般是使说明生动形象,根据这一基本作用,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19.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ACD.正确;
B.有误,从第三段首句“基于元素演化的核能发展有望保障人类的能源安全。”可知,基于元素演化的核能发展是有可能能保障人类的能源安全,并非是一定能保障人类的能源安全。
故选:B。
答案:17.不能删去。“之一”、指其中的一项,起限制作用,说明元素周期表是现代科学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众多成就中的一。如果去掉,就变成唯一的一项,与事实不符。“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18.打比方。把元素的原子核及外面“包裹”的电子 比作洋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电子层层包裹着原子核的排列特点。
19.B
【总结归纳】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作用: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确切,增强说明力,便于读者理解。
2、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作用:通过鲜明对比,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
3、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作用: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通俗,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4、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明。作用:使说明条理清楚,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征)。
5、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作用: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出处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资料
1 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3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4 名著阅读(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5 《醉翁亭记》《吴山图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6 樟楠《红薯皮》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7 《元素的前世今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8 何冠军《善用语言的力量》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9 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考复习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2022年济南市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王俊《书房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记叙文阅读《烟火里的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顺义区中考一模)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常龙云《高山远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任愚颖《为祖国河山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散文行文结构题解题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早撒谎的孩子可能更聪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复习教案: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必备知识梳理(均对应河北省)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考点对应知识点(里面的年份均照应河北省)
高三散文复习知识总结
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贺铭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祝融号”火星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马晓红《尖山梁的月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