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沙叶新《饱学之士》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沙叶新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9-17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饱学之士
沙叶新
观念更新,姑娘们的婚恋观最善于更新。解放前别提了,那时候姑娘们没自主权,“全凭父母一句话,屎壳螂、癞蛤蟆都要嫁”。解放了,姑娘们才开始有权选择意中人。五十年代那会儿,当兵最光荣,姑娘们“不爱金,不爱银,最爱肩上有星星”,大都爱找当军官的。到了“文革”,又不一样了,“只要成分好,别的不计较”,所以,当时的国营企业工人、三代贫下中农最容易娶到如花似玉的老婆。80年代初,又一变,有那么一阵子是“姑娘找老公,专找海陆空”,凡是有海外关系的、落实政策补还一大笔钱的,家有空房的,姑娘们都趋之若骛,你争我夺。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姑娘们的心也搞活了,找港商,找洋人,找什么样的人都有;还有一些“华籍美人”,专找那“美籍华人”的。但也有许多不同流俗的姑娘,由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使然,别具眼光,爱才若命,“只要学问高,就把彩球抛”,专找那有真才实学的郎君。
绝代佳人黄娅便是不同流俗的姑娘。
黄娅今年27,不算小了,之所以至今尚未婚配,就是想找一个饱学之士。找呀,找呀找,还真让她找到了。
那天,黄娅在书店,面对浩瀚的书海,深感自己的浅陋无知。
“有没有《美学入门》?”黄娅不那么自信地问营业员。
“有。”营业员说。可他找了很多书架,一层一层地找,也没找到这本书。
一个男子不知何时来到黄娅的身边,他突然用一种似乎转速不对的声音一口气说道:“浅表层次信息载体积淀于框架深层之书的群落耗散无序之网络淡化视象之走向致使文化消费呈现危机氛围。”
他说什么?黄娅不知其所云。但从这男子的语气和态度上推断,黄娅似乎感到他是在说书摆得不好,所以找不到。但他干吗不直说呢?而且说得又没标点。黄娅想也许有学问的人都是这么说话的;假如说得平淡如水,那还有什么学问可言?黄娅侧身看了看这个男子,只见他高挑的身材,清瘦的面孔,戴副金丝边眼镜,头微仰,下巴前伸,目光居高临下。没学问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架式的。黄娅顿时肃然起敬。男子又说道:“种姓符号余非社会角色诗人。”
黄娅似懂非懂,心想他大概是在作自我介绍:他叫余非,是个诗人。不,也许他是说我不是个诗人。说话没标点,真难断句。
此时这个可能叫余非的诗人或者他不叫余非也不是诗人的男子又向黄娅伸出手来:“一丁角色期待使用非语言的重声姿态符号期待与另一角色系统的沟通and反馈。”
这下黄娅可懂了,她的懂并不是听懂了,而是看懂了。谁都可能看得出一个人向你伸出手来意味着什么。黄娅很高兴地也伸出手去,她想这可能就是对方期待的反馈。
他们就这么认识了,而且很快就进行了约会。
他是叫余非,也确实是个诗人。第一次约会,余非就向黄娅出示了他的诗作,标题为《熵与人生的倒错及孤独的裂变》,全诗有四句:绿色的皮肤挂在透明的树枝上/在厕所尽量把蓝色的屁放响/叫春的猫排泄出一碗酒刺/负面超越人生宀。
黄娅怀着崇敬之心将这首诗反复吟诵了三遍,她不敢说不懂,这倒不是担心会显露自己的无知,而是怕伤害诗人的自尊,所以她尽力做出充分理解并被感动的样子。但最后一行的三个字她实在不解其意,还是忍不住问了:“最后三个字是不是缺了几笔?”诗人摇摇头,不屑一答。
“您这是什么诗派?”
诗人拿出一纸宣言,递给黄娅,上面写道:“超前意识诗派主张诗歌是诗人超前意识的排泄是诗人边缘意识的错乱是诗人人格分裂的击撞是诗人孤独情感的呼吸是他妈的滚他娘的闹着玩。”
越是不懂,黄娅越是对诗人崇拜。经过和诗人的几次接触之后,她深感自己的才疏学浅。为了缩短她与诗人的差距,她要诗人介绍几本高层次的书籍供她学习。诗人开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并一一指示快速阅读的门径。于是黄娅沉下心来,闭门谢客,发奋攻读。不出半年,她便自觉学有所成,为了感激她的启蒙者,也为了向诗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她请诗人来家中一叙。诗人来后刚一坐下,黄娅便激动地说道:“为了拓展你我之间的情感张力为了构建新的角色组合为了使我们两性之间的亚稳结构嬗变为超稳定系统特通过语言媒介向您传播爱的代码请求您多元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对我观照反思我多么期望我的爱能化释你被压抑的伊特能涵盖你的心能通过原发过程在你的口唇区获得心灵的对应物。”
据说,不久黄娅就与诗人结合了,而且也成了一位诗人。
(1988年)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饱学之士”为题,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因“知识”结缘 喜剧故事。故事虽荒诞,但依然合乎艺术真实,有其严肃的讽喻目的。
B. 小说开头按时间顺序叙述姑娘们婚恋观的更新变化,以对比的方式引出女主角“绝代佳人黄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 黄娅对男主角余非由疑惑到“肃然起敬”,再到“爱慕”,直至与之结合,体现了她对“知识”的崇拜以及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D. 这篇小说以诙谐的笔法,对早期改革开放过程中文化领领域所出现的“消化不良”现象开了一个友善的玩笑,于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8. 小说塑造了“饱学之士”余非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分析。
9. 文章幽默诙谐的喜剧效果从何而来?请从手法上加以分析。
 
 
 
【答案】
7. C   
8. 小说塑造了一个自以为是、言行怪异、看似有知识实则无知的诗人形象。①骄傲自负(或者自以为是、喜好卖弄)。书店邂逅,男主角“头微仰,下巴前伸,目光居高临下”,可见其自以为是。当女主角对诗作中的“宀”三字表示疑惑时,男主角“不屑一答”,骄傲自负可见一斑。②待人主动。在女主角找书时主动交流,沟通,体现着青年人的主动热情。③言行怪异。男主角没有生活化的语言,只有文化术语,还不断句,晦涩难懂,语言怪诞。④看似有知识实则无知(写对知识生吞活剥只知其表、一知半解,故作姿态,故作高深,不学无术皆可)。男主角对于文化术语,只知其表,并未真正理解,将常态的生活变得复杂、艰深,这正是一知半解、无知的表现。   
9. ①人物前后变化对比。女主角黄娅对知识从不理解的想当然到白以为理解的可笑,从盲目崇拜到被同化,对比鲜明,令人忍俊不禁。②错位语言的夸张。男主角在生活中摒弃常态的语言,故作高深,作者将其荒诞的语言风格夸张放大,极为讽刺。(写语言描写、夸张皆可)③有趣的心理描写。黄娅在初识男主角余非时,从外形、言语判断其有无学识的心理活动,以及她在与诗人的交往中种种想当然的猜测,非常细致,活化了其幼稚无知和盲从心态,十分有趣。④反语。文章标题“饱学之士”正话反说,“饱学”恰是无知的表现。文中第一段结尾处谈不同流俗的女子们的婚恋观时,也多有反语,幽默风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沙叶新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