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湖北省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年报考省级示范高中提前批招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1-28


武汉提前批招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世纪之初,虽然学者们并不是从节日风俗的角度考察戏曲,但在他们关于戏曲起源的探讨中所得的具体结论已暗寓戏曲演出与宗教节日密不可分的命题。王国维采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戏剧起源于巫舞”的观念,他又考证了上古巫舞与戏剧的关系,指出在古代祭祀仪式的舞蹈中,“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先贤的论述表明节日与戏剧的起源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国外研究者认为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是世界上共通的规律,中国也不例外。上世纪80年月,国内学界在研究路径与方法选择上,与传统的中国戏剧研究者大多限于正史、诗文书信、序跋、笔记等文人撰写的文献不同,研究视点从“都市戏剧”转向“农村戏剧”,更多留意地方志、会馆录、家谱、公私文书类较为零散的文献以及非文字的仪式表演、习俗,在研究方法上则引入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方法。用大量的材料来证明戏剧源于宗教仪式。指出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演戏最主要的功用还是在节庆中表现对神的敬意。他们却没有对宗教向艺术转变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全面的分析。在他们的学说的影响下,国内学界开始重新评价戏曲中过去为人们所忽视的地方小戏。民间戏剧研究者王兆乾就将戏剧分为观赏性戏剧与仪式性戏剧,认为两者在戏剧观念、演出环境与演出习俗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仪式性戏剧原本是戏剧本源和主流,而观赏性戏剧只是支流,但传统戏剧史却将观赏性戏剧作为戏剧的主流,仪式性戏剧反成为遗漏的篇章。
    伴随着观念的变化,国内戏曲学界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到九十年代初,全国迅速掀起一股与节日关联度极高的“傩戏热”,学者将目光投到城市之外的尚未完全开发的山村,贵州、安徽、云南、江西等地都活跃着戏曲学者的身影。
    戏曲研究方法和思维视角方面也显示出丰富性与多样性。表现在:一是田野考察被引入戏曲研究,在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之外又多了一重鲜活的田野资料。二是考古学与文物学知识显示出独到的作用,因为戏曲本为小道,正史多不见载,笔记史料亦有限,地下文物的出土对于还原历史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三是民俗学的思维方式介入戏曲研究。
     (摘自陈建华《节日风俗与戏曲文化研究述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上世纪初的学者们,已经得出了戏剧起源于宗教节日的具体结论。
    B. 传统的中国戏剧研究者研究的视点是“都市戏剧”,依据的主要是文人撰写的文献。
    C. 现代的中国戏剧研究者虽然证明了演戏就是敬神,但却未能发现宗教与艺术的联系。
D. 在古代戏曲是“小道”,正史、笔记史料不足为凭,只有出土的地下文物才最可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了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的观念对中国近现代戏曲文化研究的影响。
    B. 文章主要阐述了戏曲研究变化的三个面:路径与方法、研究领域、思维视角。
    C. 文章以“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观点;“述”戏曲研究变化的客观实际,是论据。
    D. 文章主要立足于与西方戏剧研究的不同来论述中国当代戏曲文化研究的变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王国维等先贤对于戏剧起源的研究,后来的戏曲研究方法就不可有改变。
    B. 如果只注重从正史等文人撰写的文献方面研究,就很难准确揭示戏曲发展的规律。
    C. “傩戏热”的出现是因为它虽属地方小戏,但却是与节日关联极高的仪式性戏剧。
    D.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戏曲研究中未曾使用过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标题: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年报考省级示范高中提前批招考语文模拟试题
文件大小: 14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武汉市硚口区2022届中考6月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2022年武汉市蔡甸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二)
2022年武汉市江汉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22年武汉市江汉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2年九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二)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年中考5月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武汉市硚口区2022届中考5月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武汉市蔡甸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2中考语文综合训练(二)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2中考语文综合训练(三)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2中考语文综合训练(一)
2022年武汉市黄陂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2年九年级四月调考语文试卷(含寒假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图片版)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1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满分作文:责任与担当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父爱,是一种担当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作文“考”优秀范文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题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元月调研语文试题答案
2020年湖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19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19年中考模拟语文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武汉市武昌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18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