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瓦·弗洛特《头条新闻》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瓦·弗洛特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2-04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7~9题。
头条新闻
瓦·弗洛特
①“喂,是《得克萨斯信使报》吗?我是贝德尔·史密斯?请立即记下:我永远难忘的俄勒冈州的这场经历,火山爆发……嘟嘟……”
②“怎么回事?”新来的编辑沃克问道,“喂,喂,接钱员!”
③“通往俄勒冈州的线路突然中断了,”电话局总机报告说,“我们马上派故障检修人员出发检查。”
④“大概要多久?”
⑤“哦,您得做好一两个小时的打算。您知道线路是穿过山区的。”
⑥“完了!”沃克沮丧地说道,并沉重地跌坐在他的软椅上。
⑦“什么叫完了?”主编怒气冲冲地说道。“您是一名记者,还是一个令人丧气的半途而废的家伙?您不是已经收到报告了吗?俄勒冈州地震!这一消息我们起码比《民主党人报》和《先驱报》早得到一小时。这一回我们可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了!今天下午,当我们独家登出俄勒冈州地震的现场报道时,他们会忌妒得脸色铁青的。”
⑧主编从书柜里取出一卷百科全书。“我要让您看看这事该怎做!埃丽奥尔,请您做好口授记录的准备!现在,您这个也算是记者的人过来瞧瞧吧!这儿:俄勒冈……海岸地带……山脉……有了!道森城……这一带有几座已经熄灭的火山……”
⑨“哦,看来是这里,您把地图拿过去,抄下四周区镇的地名。”他跳了起来,猛地拉开通向印刷车间的门。
⑩“希金斯!您马上过来!给我把头版的新闻全部撤去!我要加进一篇轰动全国的报道!还有,这次要比平常提前一小时出报。”
⑪他叼起一支香烟,大步地在屋里走来走去。
⑫“你写下!通栏标题:俄勒冈州地震!电话联系中断!贝德尔·史密斯为《得克萨斯信使报》作独家现场报道。
⑬“上午时分,在俄勒冈州地区出现了极为可怕的景象。有史以来一直十分平静的巨峰巴劳布罗塔里火山(名字以后可以更正)忽然间喷发出数英里高的烟云。”
⑭“就这么写下去——这里是有关火山爆发的资料的描述,剩下的你就照抄好了,反正总是老一套。你让沃克把熔岩可能流经的区镇的地名读给你听。别忘了写入诸如一个在最后一瞬间被救出来的孩子啦、一个拖着小哈巴狗的老妇人啦,等等。”
⑮“最后:《得克萨斯信使报》呼吁各界为身遭不幸的灾民慷慨解囊。捐款者填好附列的认捐单,将钱款汇往指定的银行账号即可。若填上认捐单背面的表格,您同时还有机会以优惠价格订阅全年的《得克萨斯信使报》,这样您家里就有了一份消息最灵通的报纸。通过报道俄勒冈州灾难这一事实即已雄辩地证明本报拥有最迅速、最可靠的信息来源。”
排字机咯咯作响,滚筒印刷机里飞出一页页印张,报童喊哑了嗓子,布法罗市的居民们从报童的手中抢过一份份油墨未干的报纸,转瞬之间当天的报纸全部售完。
⑰三小时后,通往俄勒冈的电话线路修复。电话铃声响了,沃克、主编和女打字员同时拿起耳机。
⑱“喂!是《得克萨斯信使报》吗?”响起了贝德尔·史密斯的声音,“那好,请马上记录:我永远难忘在俄勒冈州的这场经历,火山爆发也不如此刻的吉米·布蒂德雷这般厉害,今晨他在富尔通拳击场频频出击,把俄克拉荷马的重量冠军瓦尔特·杰克逊打得落花流水。在第三局中他以一连串的上钩拳、猛击拳和凌厉而干净利索的直拳将对方击倒在地……喂……喂……您在听我说吗?您能听清楚我说的话吗?”
⑲“请等一下,贝德尔,”沃克说道,“主编刚才晕过去了。”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贝德尔的电话开篇,看似突兀实则颇具匠心,不仅交代制造虚假新闻报道的原因,而且设置悬念,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B.小说描写主编娴熟地把一句没说完的话加工成一篇新闻稿,凸显职场老手的经验与自信,旨在衬托沃克缺乏记者的敏感与应变能力。
C.主编开始时叼着香烟编新闻的志得意满和故事结尾听到真实信息时“晕过去”,前后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D.小说中大量运用了人物语言描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让读者从中了解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不可或缺的内容。
8.第16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6分)
9.小说为什么以“头条新闻”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6分)
 
 
答案:
7.B【解析】“旨在衬托沃克”错。
8.【答案】①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从排字印刷到报纸卖完,只用了几个短句,暗示出用时非常短,叠词的运用更强化了那种抢时间的紧张感。②与标题相呼应:出新闻的速度快呼应了“头条新闻”的即时性,报纸被抢购一空凸显了市民对这条新闻的重视,也呼应了“头条”的重要性和巨大的影响力。
③为小说结尾作铺垫:三个小时的电话线路检修,他们完成了新闻的炮制与售卖,为后文他们得知真相却无法弥补做铺垫。④凸显主题:批判为了利益而罔顾真相的做法,讽刺了现实中那些为了自己而以假骗人蒙人的丑恶现象。⑤与下文情节形成对比:情节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增加讽刺意味。(每点2 分,答出3 点即可。)
9.【答案】①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从传递新闻消息开始,到要把它炮制成头条新闻,最后头条新闻竟成了一条假新闻。“头条新闻”贯穿文本始终。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看到题目,便会猜想头条新闻的内容。③深化了主旨,增强了讽刺意味。新闻不仅要求时效性,更注重真实性。而主编为了利益抢占头条,不惜胡编乱造炮制假新闻,揭露了一些人利益至上的丑恶思想,讽刺了现实中为了自己而以假骗人蒙人的丑恶现象。(每点2 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心灵的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陈启文《麒麟的舞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森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克·吐温《修表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西蒙《不一样的鞋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亚·格林《礼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怀乡的胃——秋风中的张翰事件》阅读练习及答案
鲍昌《新梅花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肖建国《爷父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练建安《药砚》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