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下 >>
《红楼春趣》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3-25


   
  一、说教材: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黛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它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贾母一起生活。宝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儿子,也是贾母的宝贝孙子。
  《红楼春趣》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曹雪芹用变化多端的手法,塑造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中,简要介绍《红楼梦》、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放风筝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中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在交流中使学生懂得多读书、多思考、多借鉴。
  教学本篇课文,要求学生能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通过这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赏析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恰、屉”等9个生字,读准课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通过阅读、想象等策略,大致读懂课文,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抓住文中细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大致读懂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抓住文中细节描写,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三、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对于《红楼梦》比较陌生,课文又是节选自原文,文中的很多语言艰涩难懂,甚至连读通都不容易;而且学生所掌握的《红楼梦》的背景知识和关于《红楼梦》的生活体验几乎为零,理解更为不易。因此,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指导学生读通课文,通过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了解课文描写的场景,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所以,本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学生的自读感悟和教师的引导并举,突出学生的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感悟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人物的形象,在感悟的同时,也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体会语言、肖像描写。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
  1.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播放《红楼梦》插曲,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交流并相继导入课题。导入课题后,为学生补充有关《红楼梦》、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感受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提出阅读要求:自由读文,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读顺,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自学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出来。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重点做好学生对课文朗读情况的检查,指名多个学生合作读课文,通过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引导学生把句子读通,把课文读顺。
  (4)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后,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文中描写的人物,以及人物外貌、语言的句段,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为了解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5)交流资料,说说读对文中人物的了解。在交流中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文中人物的地位,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内容,感受人物。
  (1)为了让学生较快地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首先提出阅读要求:课文中的人物很多,你觉得中心人物是谁?本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表现了什么?你对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阅读要求的提出其实也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3)在了解故事内容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在概括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的产旨,感受他们放风筝的自由欢乐,感受贾宝玉等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4)在感受人物形象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然后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对哪个人物描写最多。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人物间的关系确定中心人物。引导学生从文中众多人物中挑选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例如,在引导学生针对文中的中心人物贾宝玉的交流中,结合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抓住对贾宝玉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看见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便急得头上出汗,怕被嘲笑等,感受贾宝玉完全没有公子哥儿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
  4.通过回顾全文,总结写法,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深入感受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总结在阅读中借助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感受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5.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中描写“凤辣子”的一个片段,感受作者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的妙笔生花,并仔细品味语言的精彩,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中国汉语言文学在表达形式上,在遣词造句上,在文字表面,在朗读感觉上所特有的魅力;引导学生感受读来朗朗上口的语言风格,感受明清小说“古白话文”特别的语言风味。受到没得熏陶和享受。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
  5.在布置作业环节,推荐学生从《红楼梦》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阅读,读出《红楼梦》中悠久的历史,读出《红楼梦》中灿烂的文化,读出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独到之处。成功的将阅读的视野引向课外是必要的,课文的阅读仿佛是一扇大门,打开了大门,学生就可以从大门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而大门里的阅读给予学生的是“方法”——读懂人物方法。也正是这方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让语文课堂最终回归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去。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根据学生课堂上自主阅读中对课文的了解和感悟体会逐步形成的。内容简单,概括性强,有助于学生通过板书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主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红楼春趣》ppt课件(16页)
《红楼春趣》ppt课件5
《红楼春趣》ppt课件4
《红楼春趣》ppt课件3
《红楼春趣》ppt课件2
《红楼春趣》同步练习2
《红楼春趣》同步练习
《红楼春趣》知识点汇总
《红楼春趣》课文原文阅读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2
《红楼春趣》ppt课件1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3篇)
《红楼春趣》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