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文言文阅读 >>
《岩幽栖事》《巢林笔谈》《乙亥北行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7-30 出处: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阅读(60分)
一、群文汇读(18分)
鸟喧蛙噪,江上阻风,水漫阡陌,遇此等不顺遂之事,本当烦忧。但换个角度,换种心情,或许心境会有所不同,观此三则短文,当有所悟。
【甲】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①也。余忆曩②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③。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___________。”可谓山史实录。
——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④,舳胪相接⑤,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⑥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二景绝佳。
——龚炜《巢林笔谈》
【丙】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雪电文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漏声:钟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②曩(nǎng):从前。③节饮:(按蛙鸣的)节拍饮酒。④沙漫洲:地名。⑤舳舻(zhú lú)相接:船只首尾衔接。⑥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6.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因(        )    予(        )      阡陌(        )       或(        )
7. 请将“以”“之”“于”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
A.谓□报更       B.棋□其下      C.惜无有□此为念者
8. 请用“/”为【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9. 请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
10. 请在【甲】文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
11. 【乙】文中“二景”指的是哪两个场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12. 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请以三则材料中任意一则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13. 积累链接: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子。
【答案】6.     (1). 因(于是,就);    (2). 予(我);    (3). 阡陌(田间小路);    (4). 或(有时;有的)   
7. A.之  B.于  C.以   
8.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9. 如果有好的官员,也足以治理那(这)个地方。   
10. 鸟报更    11. 示例:柳阴弈棋(柳下弈棋、柳下对弈)  池塘观荷(池边赏荷)(点明地点与事件,意近即可)   
12. 示例1:当以恬然之心处之。如甲文中,作者面对鸟喧蛙噪,不以为烦,而是将鸟声视为报更的钟声,将蛙鸣当作饮酒的节拍,实在有趣。
示例2:当以淡定、从容之心处之。如乙文中,作者送儿子赶考,被风阻于江上,但他并未心急如焚或焦躁不安,而是在等待之际观人下棋,与友赏荷,并能感受到眼前之景如画一般,实在自然洒脱。
示例3:当以释然、豁达之心处之。如丙文中,路遇大雨,水漫阡陌,但作者并不为自己的困境而烦忧,而是心忧天下,为国计民生、百姓安危而忧,实在可敬可佩。
示例4:当以悠然、闲适之心处之。如丙文中,作者遇雨受阻,在忧己忧民之后,尚能驻足观云,感受大自然之美,实乃雅逸之行径也。   
1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注意:因,古今异义词,于是,就;予,古今异义词,我;阡陌,结合《桃花源记》理解,指田间小路;或,古今异义词,有时。
【7题详解】
考查文言虚词的使用。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虚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选择。
A.“谓□报更”意思是:称山鸟鸣叫为报时间。应选择“之”,在这里作代词,表示,山鸟鸣叫。
B.“棋□其下”意思是:在柳荫下下棋;应选择“于”,表示介词,在。
C.“惜无有□此为念者”意思是:可惜没有在这上面用心思的人。应选择“以”,“以……为”表示把……作为。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意思是:走了四五里,看到西北方云气升腾聚集;不久,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故断句: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9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苟,如果;良有司,好的官员;亦,也;治,治理。
【10题详解】
考查补充对联。对联书写格式要求: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根据上联“花枝送客蛙催鼓”中的后三个字“蛙催鼓”,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名词,构成一个主谓短语,那么下联后三个字的词性和短语结构与之相同。结合文言文内容,“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分析,下联应该是“鸟报更”。
【11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文言文,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根据“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于其下”理解,这句话是对树阴下下棋场景的描写,按照题干要求用四字词语可概括,即,棋于柳下,或柳下弈棋等。根据“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理解,这句话是对池边赏荷花场景的描写。由此可概括为:池边赏荷等。
【12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解答“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的问题,要结合文言文内容和情感来谈看法态度。甲文,“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也”,“适闻庭蛙,请以节饮”,作者面对鸟喧蛙噪,不以为烦,而将鸟声视为报更的钟声,将蛙鸣当作饮酒的节拍,趣味无穷,由此得出当面对烦扰之事时,要以恬然闲适的心态处之。乙文中,“阻风沙漫洲”,“移船头就柳阴,棋于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由以上句子分析,作者在陪儿子省试时路遇大风,没有急躁烦扰,而是柳下弈棋,与友赏荷,发现身边的美好,心态从容,由此我们得出当面对烦扰之事时,要以从容淡定的心态处之。丙文中,作者“行至总铺,雨愈甚”,面对“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的处境,作者却忧国忧民,“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并且面对困境还能“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由此我们得出当面对烦扰之事时,要以释然,豁达,闲适之心处之。
【13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识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鸟每到天将明时,大声鸣叫五次,称山鸟鸣叫为报时间。这大概就是用鸟的叫声当作钟声吧。我回忆起从前在小昆山下居住,正好梅雨过后天气放晴,客人举杯畅饮,正好听到院子里青蛙史鸣叫,请按蛙鸣的节拍饮酒。于是题写对联:“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鸟报更。” 可以说是山史实录。
——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儿子从没有出远门,初次参加省试,不能不一同去。因大风我们被阻在沙漫洲这个地方 ,船只首尾衔接,郡中宋氏叔侄,移动船头靠进柳阴,在树阴下下棋。崇友拉我看荷花,夕阳反射,荷花明净光鲜,稀疏看见四五个人站在那里,不戴冠帽的那个人握着芭蕉扇,影子投射在池塘,好像在描绘一幅江上被风所阻图。柳阴下棋,池塘观荷真是极好的景致。
——龚炜《巢林笔谈》
丙:走了四五里,看到西北方云气升腾聚集;不久,(乌云)布满空中,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走到总铺,雨越发大了;(我们)敲遍了旅店的门,都不应声。马夫在黑暗中找到一间草棚,大家一起暂时躲避在草棚下面。雨停了,而天已经亮了。道路都被大水横流淹没,分不清田地和小路。我暗自感叹水利工程没能修筑好,天下没法安定啊。如果能得到一位好官,也足够治理好一个邑了。可惜没有在这上面用心思考的人。抬头看到云气非常好看:有的像人,有的像狮子,像怪石,瞬息万变。我曾说过看云最好在落日时分,最好在雨过天晴时,却不知在日出时分看云也很美。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出处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资料
1 湖北省宜昌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3 《岩幽栖事》《巢林笔谈》《乙亥北行日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4 梁衡《一线万物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5 《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6 邓云乡《花开缬晕》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7 沙叶新《活得有趣》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8 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题目
9 字音字形(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10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卢重斋遗事》《送徐子春往四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论语·阳货》《论语·八佾》《论语·述而》材料对比练习(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与袁六休》《与汤义仍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2022年新高考I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魏策三·秦将伐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文言文复习: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旧唐书·阳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文言文实词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简答题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句式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高考复习教案:文言实词之通假字、偏义复词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高考文言文常用150个实词简表
《魏文侯改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江阊《十君子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傅良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和固定结构
288个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按词性分类汇编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朱子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陈寔,东汉人也,为人仁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高中文言文兼词总结
《孙亮辨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孟子·滕文公下》《不食嗟来之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大业六年,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农桑辑要·典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专练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高考例题)
天工开物之《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吉林省中考题)
《鸟雀近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孟子·滕文公下》《礼记·檀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