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无衣》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12-26


《无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加强诵读,通过把握语气、语调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  体会主人公乐于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深入理解这首诗,培养诗歌的艺术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理解并欣赏诗经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结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体会诗经对我国文学、特别是对诗歌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体会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辱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读观大略

1.导入课题

战争是古代诗人常写的主题,古代描写战争的诗句有许多,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有关战争的诗---《诗经·秦风》中的《无衣》。

2. 作品介绍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2)内容:风、雅、颂。

(3)形式:赋、比、兴。

风(160篇),民间乐歌;

雅(105篇),宫廷乐歌;

颂(40篇),宗庙乐歌和舞歌。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铺排陈述和一般陈述两种情况;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4)手法:四言为主,重章叠唱。

3.写作背景

《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将要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一首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本诗标题“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二、朗读明大意

1.以读促悟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诵读,再选出小组中读的最出色的同学进行诵读。

(2)老师范读。

强调诗歌的语气、语调



图片

图片

(3)请全班同学朗诵全诗。

(4)师生集体朗读全诗。

2.理解意思

学生细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或小组讨论,疏通文意,试着用诗化的语言来翻译全诗。

重点字、词、句:

袍: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王于兴师:于,句中助词,兴师,起兵,意思是周王出兵打战。

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

偕作:共同行动。

裳:下衣,这里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偕行:一起前进。

译文: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长袍跟你共享。

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跟你共同对付敌人。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贴身穿的衣服跟你共享。

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矛和戟,我跟你共同行动。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下衣跟你共享。

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铠甲和兵器,我跟你共同奔赴战场。

三、研读悟大旨

1.诗歌第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歌第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鲜明地表达了战士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强烈的思想感情;“无衣”两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战士们一心为国征战,不计较衣物不全的爱国的思想感情。

2.诗歌第二句在全文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

(1)“王于兴师”首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诗人将其放在后面,具有补充交代的作用。

(2)诗人先“议”后“叙”,不但能够避免诗歌的平铺直叙,增强诗歌气势,而且能够激发战士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3)突出了战士们为国而战的斗争精神,“与子同仇”,表明了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团结一致去抗击共同的敌人。

3.小组讨论:下一章的“岂曰无衣”是不是对上一章的简单重复?为什么?

明确:不是,作者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是诗人内在情感上的一种递进关系。

4.“与子偕作”说明两者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明确:说明君王与将士之间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同仇敌忾,共同行动。

5.“与子同裳”说明了什么?

说明确:说明了君王与士兵之间共同克服困难,关系十分密切。

6.“与子偕行”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战士愿与周王靴刀誓死的决心。

7.主旨:《无衣》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它既表现了战士们慷慨赴战、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豪情,又表现了君王与战士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四、演读赏大美

1.朗诵视频欣赏。

2.学生上台展示:抽查两至三个学生进行演诵,演诵完点拨学生注意诗歌的语气、语调以及思想情感。

3.欣赏诗歌的韵律美、结构美以及情感美:为什么我们能够把它读得这么美呢?(小组讨论)

这不仅是因为大家朗读时十分投入,也正因为诗歌所具有的独特形式:

⑴韵脚:袍、矛、仇、裳、行。

⑵诗人运用了不同的字眼,对事物反复进行了描写(赋)






⑶重章复唱:

《无衣》主要采用重章复唱的形式表达感情。诗歌每章相对的句子,只有个别词语因换文换韵或加重语势而有所不同,其表达意义都基本相同或十分接近。

如每章相对应的词“同袍”、“同择”、“同裳”是相同的,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戈矛”、“矛戟”、“甲兵”是一致的,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同仇”与相对应的“偕作”、“偕行”也是一致的,“偕作”,即同作,一起行动;“偕行”,即同往,一起出征;“同仇”,即同伴,一起从军。这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的精神;这样,诗歌由第一章的结为同伴、一起从军,到第二章的一起行动、一起准备,再到第三章的一起出征、共赴战场,步步加深语意,加强语势,从而产生了感情层层递进的艺术效果。

4.欣赏武警合唱队演唱《无衣》,再次感悟诗歌之壮烈情怀。

五、拓读显大智

批判性思维:对这首诗中的“与子同仇”的“仇”,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都理解为“仇敌”、“敌人”,音chóu。而且传统的注本也基本这么注解,你们是否有新的理解?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与查阅工具书,提出自己的见解。

(1)从“仇”字的本义来看

一是古代“仇”、“逑”通用,“逑”在《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都解释为“匹偶”、“配偶”等,而且不少工具书在“仇”的义项中也列出了这个意义;二是“雠”作“雠怨”讲也是其引申义;三是引申义产生后“乃专谓怨为雠”,而并不以“仇”为怨。这个区别在《诗经》中就是明确的体现。“仇”、“逑”在古代音义相同。

(2)从《诗经》使用“仇”字的情形看

东汉毛亨传《诗经》,在具体运用“仇”与“雠”这两个字时,对其意义是分得很清楚的:“仇”表示“匹合”、“伴侣”;“雠”表示“怨雠”、“雠敌”。

《秦风•无衣》中“与子同仇”的“仇(音qiú)”,同样也应作“伴侣”、“匹偶”讲,对于一起从军的士兵而言,就是“同伴”、“战友”;若解释为“雠敌”、“敌人”,则与《诗经》用字的体例格式不合。

(3)从《无衣》遣词造句的特点看

《无衣》主要采用重章复唱的形式表达感情。如每章相对应的词“同袍”、“同择”、“同裳”是相同的;“戈矛”、“矛戟”、“甲兵”是一致的。因而,“同仇(音qiú)”与相对应的“偕作”、“偕行”也应该一致。“偕作”,即同作,一起行动;“偕行”,即同往,一起出征;“同仇(音qiú)”,即同伴,一起从军。

(4)从《无衣》全篇的表意看

诗歌描写的侧重点是秦民相约从军的情况及出征前的准备工作,主要表现了军人衣服匀着穿,武器帮着修,团结友爱,偕作偕行的精神。至于战场杀敌一节则尚未涉及。从诗歌描写的这个主要内容来看,将“与子同仇(音qiú)”解释为和你一起从军,结为同伴战友,与全诗意境也更协调。

小结:无论从“仇”字的本义以及《诗经》对这个字的运用情况来考察,还是从全诗遣词造句的特征以及从全诗表达感情的侧重点来看,“同仇”的注释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与子同仇”的“仇”,应解释为“同伴”、“战友”、“伴侣”等意思为宜,音qi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无衣》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无衣》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无衣》《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t课件
《秦风·无衣》ppt课件(22页)
《无衣》理解性默写
《无衣》阅读练习及答案
《无衣》重点字填空及情境默写练习
《无衣》原文及赏析
诗经三首《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ppt课件
诗经《秦风·无衣》ppt课件4
诗经《秦风·无衣》ppt课件3
《秦风·无衣》ppt课件2
《秦风·无衣》ppt课件1
诗经《秦风·无衣》mp3音频朗读
《秦风·无衣》教案1
诗经《无衣》原文及译文
《诗经》四首(关雎,静女,采薇,无衣,伐檀,硕鼠)ppt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