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周海亮《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作者:周海亮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5-06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周海亮
(1)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候村里会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里人难得的节日。
(2)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3)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4)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主任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主任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主任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主任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主任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5)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换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惨进一种悲怆的调子。他们的认真和耐心让我烦躁。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6)我突然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子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于我那顽劣的喝彩,以及我这个唯一的观众。我开始安静了下来……
(7)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8)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丝阳光。
9.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4段划线句。
10.结合文意,分析第9段男人“泪流满面”的原因。
11.第2段和第7段都详细描写了盲人夫妻的行走姿势,是否重复?为什么?
12.分析“我”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
9.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明严寒来的速度快且气势汹汹,为下文几乎无人看戏的情形做铺垫,并更好地突出盲人夫妻守信、真诚的品质。
10.信守承诺却无人理会;认真演唱却无人喝彩;悲怜妻子的卖力表演,也有身世之悲,命运之苦。
11.不重复。①两次出现反复强调了盲人夫妻相濡以沫的爱情和生活的艰难;②两次描写反映了“我”思想的变化。第一次描写主要表现了“我”作为孩童的顽劣,认为盲人夫妻行走姿势的可笑;第二次描写表现了“我”经历那个夜晚之后,对盲人夫妻的同情和敬意。
12.①“我”是故事的观察者。盲人夫妻醇厚的形象是在“我”这顽童的独特视角中展现。②“我”又是这个故事的参与者。“我” 出自恶作剧的喝彩却鼓舞了盲人夫妻,转而促使“我”的成长。③通过“我”与盲人夫妻的互动,彰显出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文章主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周海亮《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隔壁的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蝼蚁》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狙击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星月菩提》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失踪》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请吃饭》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馘》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怕》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砌末》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百年好合》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墓碑》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在痛苦的深处微笑》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木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马三立梦露》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情无赝》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请求支援》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毛毛熊》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父亲的游戏》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长凳》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江南好》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回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一朵一朵的阳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自尊》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洗手间里的晚宴》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方月亮《周海亮》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海亮《春光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