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盼》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7-3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学习作者描写心理活动的技巧。
  2.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2.揣摩作者在叙事时的内心活动,体会文章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2.揣摩作者在叙事时的内心活动,体会文章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之情,谁能再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指名读。)
  2.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第二部分
  1.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分析第3自然段。
  (1)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写“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几天都是晴天。)
  (2)感悟重点句子。
   出示: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思考:这句中两个“安安静静”蕴含着“我”怎样的情感
  (3)指名朗读。
  3.师小结。
  (二)研读第三部分
   师过渡:接下来,课文又通过哪些事来写“盼”的?让我们继续研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默读4-17自然段,思考:
  (1)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手段突出“盼”?
  (2)在这部分里,三处雨景的描写写出了“我”怎样不同的心情?
  2.交流。
  (1)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手段突出“盼”?
   (主要通过对雨前、雨中、雨后场景的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突出“盼”。)
  (2)重点句段分析。
  A.雨前场景的描写: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段既是对雨前的场景描写,中间又穿插着对“我”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让我们来仔细地品读一下这段文字。
   问题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拟人化的手法,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问题2:作者在写景的同时,也穿插着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比如: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我”对雨天的喜爱。)
   问题3:找出这一自然段中动作描写的句子,说说作用是什么?
  B.人物语言描写:师:指名分角色朗读第4--17自然段。
   师:找出“我”的语言反复研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我”的话中能看出“我”多么盼望穿上雨衣到街上去啊!甚至于向妈妈撒谎,从中可见“我”渴盼的心情。
  C.雨中场景的描写:指导学生朗读
   师:这段是对雨中的场景描写,中间同样穿插着对“我”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让我们来仔细地品读一下这段文字。
   问题1:作者为什么说雨点儿“逗引”我出去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想穿新雨衣出门的急切心理。)
   问题2: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想想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体会到了:“我”担心今天雨下得太大会导致明天不下雨。从侧面烘托出“我”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雨衣的渴望的心情。)
  D.雨后场景的描写:指导学生朗读
   问题1: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后的场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后的美景,从中体会出了作者对雨天的喜爱。)
   问题2:“我”的心理描写说明了什么?(“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憧憬,烘托出了“我”对雨天穿雨衣的渴盼。)
  (3)师梳理小结:三处雨景的描写,写出了“我”不同的心情。第一处写了令“我”兴奋的雨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理由穿上新雨衣了;第二处写了令“我”担心的雨景,因为“我”害怕今天雨下得太大,明天就不会下雨了;第三处写了雨停后的宁静。这三处的描写都烘托出了“我”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雨衣的渴望的心情。
  (三)研读第四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的第18至21自然段。
  2.思考: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我”兴奋激动的心情?
  3.交流。
  4.汇报。心理描写:
   A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兴奋激动的心情。)
   B.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这句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惊喜,和“我”如愿以偿的喜悦心情。)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写出了“我”终于可以穿上新雨衣的激动心情。)
  5.结尾处又提到雨点儿在“我”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发出滴答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既突出了“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又给结尾营造了美好恬淡的氛围,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四、回归整体,归纳写作特点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蕾蕾是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她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想象和憧憬。)
  2.阅读这篇课文,你在写作特点上受到什么启示?
   学生发言,师梳理归纳: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蓄蕾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
   作者通过对蕾蕾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3)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趣。
  3.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蕾蕾的心情和作者匠心独运的表达方法。
  五、布置作业
  1.把本课生字词书写美观。
  2.把本课改写成小课本剧。
  板书设计
    16.盼
  雨前场景  开心
  雨中场景  担心
  雨后场景  宁静
  “我”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雨衣的渴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盼》ppt课件(25页)
《盼》课堂实录
《盼》教学反思2
《盼》教学反思
《盼》教案6
《盼》教案5
《盼》教案4
《盼》教学设计3
《盼》同步练习
《盼》教案1
《盼》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