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0-12 出处: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liàng)       护(bì)              头(càn)            轻怕重(niān)
B.养(huàn)       维(xiān)           强(jué)             词夺理(qiáng)
C.恶(zēng)       古(gèng)                  裂(jūn)             孜不倦(zī)
D.赧(nǎn)         诡(jué)             噪(guō)           鸢飞天(l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驰骋        希冀        珊珊来迟        残羹冷炙
B.狭隘        睥睨        附庸风雅        矫揉造作
C.端祥        遒劲        味同嚼蜡        正襟危坐
D.贸然        侦缉        沥尽心血        交头结耳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描写中,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B.1917年,蔡元培赴任北大校长时的就职演讲振聋发,在当时的北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C.4月25日上午,销声匿迹多年的国宝级“微笑天使”长江野生江豚,在宜昌江段葛洲坝下游附近成群出现,这标志着长江生态持续向好。
D.在那十几年间,由于长期艰辛的劳作,他形容枯槁,毛骨悚然;但眼睛依旧炯炯有神。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手写汉字作为母语表达的基本能力,随着其实用功能的淡化而弱化。可以想象,在快节奏、高频率的信息表达时代,______________。其实,______________,就像空气和水。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______________。问题是,______________,正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忽视空气和水的存在一样。
①越是基础的,很可能越重要  ②越是基础的,就越容易被忽视
③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相当于空气和水  ④手写汉字已经被忽视到了何种地步
A.④①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知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序,也是古代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例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书序。
C.古代作品命名很有讲究。有以“地名”命名的,如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有以“书斋名”命名的,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以“字”命名的,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

D.初中阶段,我们认识了法国许多优秀作家。如雨果,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等;如茨威格,其代表作品有《托尔斯泰》等:如莫泊桑,其代表作品有《羊脂球》等。 

 

 

 

 

答案:

1.D 
【详解】 A.酝酿(liàng)——酝酿(niàng); B.强词夺理(qiáng)——强词夺理(qiáng); C.亘古(gèng)——亘古(gèn) ; 故选D。 
2.B 
【详解】 A.珊珊来迟——姗姗来迟; C.端祥——端详; D.交头结耳——交头接耳; 故选B。 
3.D 
【详解】 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毛骨悚然: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句中描写外貌,使用错误; 故选D。 
4.A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解答此类题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语句间的前后联系,准确地找出与题干词句相呼应的语句。本文段阐述手写汉字的困境,表明不可忽视这种母语表达的基本能力。短文第二句是对“弱化”的阐释,因为弱化所以容易忽视其作用,所以第一空应该填第④句;第二空结合后面的“就像空气和水”,其特点就是“基础但重要”,应该填第①句;第三空“从文化传承”说明其作用,并且从句式的角度来看(从“其实”到文章结尾,每个小句子后半句都含有短语“空气和水”)所以第三空应该填第③句;第四空前面的“问题是”与后文“生活中经常忽视空气和水的存在”表明基础性的东西也易被忽视,故应填第②句。 故选A。 
5.C 
【详解】 A.中秋节饮食习俗是吃月饼,故A项错误; B.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赠序,故B项错误; D.《托尔斯泰》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故D项错误; 故选C。 

出处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资料
1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3 综合性学习(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4 情景默写(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5 陆游《感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6 《出师表》《亮屯于阳平》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7 名著阅读(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8 非连续性阅读(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9 向成《除夕的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10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11 句子的街接(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12 文学常识(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海南省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积累和运用(2021年陕西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21年青海省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葫芦岛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本溪铁岭辽阳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