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0-19 出处: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开展以“走进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春节溯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要觅食人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年”被啪啪的鞭声吓得jīng huāng shī cuò。它到另一个村庄,又被一家门口晒着的大红衣裳吓得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dǐyù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②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
jīng  huāng  shī   cuò          dǐ   yù
 
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     )(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传统节日”“觅食人肉”“吓得逃跑”“风调雨顺”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在画线句①中,加点词“殷商”“祭祖”“热闹’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根据文意,文中提到的“春节”“元且”和“年”的日期是同一天。
D.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属于因果关系。
【答案】    (1). 惊慌失措    (2). 抵御    (3). suì cuàn    (4). C
 
2. ◆端午飘香
下列书法作品都是描写端午香粽的诗句,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B. 图2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笔画。
C. 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 图4是草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答案】D
 
3.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武威人在端午节吃油饼子卷糕的习俗流传已久,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还需进一步考证。
B. 在齐白石的《端午图》中,将咸鸭蛋、雄黄酒粽子等端午节应景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
C. “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D. 据一些专家考证:端午节 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答案】A
4. ◆中秋团圆
中秋节到了,小明要通过微信给远方的姑姑发一张祝福图片,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答案】D,图D是中秋节的,祝福人们生活美好圆满。
 
5. 依据下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中秋节放假安排。
 
【答案】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6. 小明一家从兰州回平凉过中秋节,请你根据下表,以小明的口吻就出入兰州的最佳时间向爸爸提出建议。
出程车流量较大收费站
路线名称
收费站名称
通行压力较大时段
G22青兰高速
兰州东收费站
9:00—13:00
G22青兰高速
平凉东收费站
9:30—13:00
返程车流量较大收费站
路线名称
收费站名称
通行压力较大时段
G22青兰高速
兰州东收费站
11:00—20:00
G22青兰高速
平凉东收费站
16:00—18:30
 
【答案】示例:爸爸,为了避开高速公路的拥堵,我们离开兰州时应在早上9点以前,或者下午1点以后。我们返程到达兰州时最好在早上11点以前,或者晚上8点以后。您觉得呢?
7. ◆佳节感怀
默写古诗文。
(1)中秋佳节总能引发人的无限思绪。苏轼与其弟苏辙分隔两地,惆怅中他仍怀有“______,___”(《水调歌头》)的美好祝愿;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在这样的佳节里充满着痛苦与矛盾,发出“___?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的慨叹;辛弃疾面对中秋夜的良辰美景,只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_____”(《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春社日是古代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祭社公(土地神),祈求丰收。陆游在《游山西村》就描摹了这样的风俗:___,___。
(3)除了以上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文?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____,____。
 
【答案】    (1). 但愿人长久    (2). 千里共婵娟    (3). 俗子胸襟谁识我    (4). 直下看山河    (5). 箫鼓追随春社近    (6). 衣冠简朴古风存    (7).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    (8). 路上行人欲断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出处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资料
1 2021年甘肃省武威等7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3 名句名篇默写(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4 沈石溪《一觉醒来是早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5 梁衡《“典”字诀,为文章增光添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6 《记承天寺夜游》《龙井题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7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8 《骆驼祥子》名著阅读(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9 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10 书法(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11 病句(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12 字音字形(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13 语法知识(2021年甘肃省7市中考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海南省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积累和运用(2021年陕西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21年青海省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葫芦岛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本溪铁岭辽阳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