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
王安忆《回忆文学讲习所》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王安忆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5-03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文学讲习所
王安忆
我们那时候,鲁迅文学院是叫“文学讲习所”,没有自己的校舍,临时设在朝阳区委党校里面。党校周围空落得很,出了院门,走一段,才可抵到一个勉强可称为“街”的地方。大约过了一个月的光景,党校周围的草木绿了起来。不是像江南地方的葱茏的绿,因为地方大,气候又干燥。树身是高大的,枝叶错乱着伸展得很开。吃过晚饭,我们成群结伙,在党校后边散步。
不开课,也不开饭的时候,我们会到饭厅来写东西。东一个,西一个,散得很开,各自埋头苦作。遇到不会写的字了,就转过身去问:“陈世旭,‘兔崽子’的‘崽’怎么写?”越过几排桌椅,远处的莫伸则插嘴道:“安忆也要用这样粗鲁的字吗?”有一些小说就是这样写出来的。环境是杂一些,可心都是静的。
写作总是在晚上,因为白天课排得很紧。老师对我们说:不要错过听课,写作的日子长呢!还许诺给我们,在学习期末一定安排写作的时间。一周六天,上午下午都排了课时。古典,西方,现当代,基础类的,思潮性的,理论的,实践的——这是请著名的作家来作创作的经验谈,我们听了多少课啊!
吴组缃先生讲《红楼梦》,至今还在眼前。他微侧了身子,坐在讲桌后面,摆开长谈的架势,谈兴很浓。说到激动的地方,就隔了讲桌欠过身子,眼睛很亮地盯着前排的学员,好像要问他:你说是不是?他讲他的一个瑞典还是哪里的外国留学生,跟他学了三年的《红楼梦》,临毕业时,向他提了一个问题。大意是从地形上看,怡红院和潇湘馆实是不远,他们为何不能同居,抑或是出走?吴先生说,听了他的问题,便感到这三年是白教了,因他不懂得中国的社会,所以就不懂得宝黛的悲剧。你们知道吗?黛玉为什么老是和宝玉吵?吴先生问大家。黛玉为什么这么别扭?老要试探宝玉,而宝玉一旦表露心迹,她又要说宝玉欺负她?然后,吴先生便说到男女大防。在婚前,不能有一点点有涉的;否则,即便像宝玉与她这样的两情相知,都难免会小视她。他们就必须借别的一些事,来谈情。在他们感情史上决定性的一次交流,是宝玉挨贾政的棒子。黛玉去探望,说道:“你从此可就改了吧!”宝玉回答说:“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吴先生认为这是大有深意的,其实是宝玉向黛玉的彻心交代,而黛玉也听懂了。所以,在此之后,黛玉再没同宝玉闹过小性子。吴先生感情十分投入地认为,“金玉良缘”是个阴谋,书中有许多迹象,证明薛宝钗对贾宝玉窥觑已久。比如,薛家进京,说是送宝钗宫选,可是为什么后来就不提了,再没有下文了呢?吴先生从讲桌后面欠过身子问我们大家。还有,不是说宝钗“不爱花儿粉儿”,装束简朴,可为什么偏要时时戴个项圈?吴先生讲《红楼梦》,真是好听,就像在与你辨析一段世事,其中深谙着许多缘故端底。
讲习所的前期是上大课,后期则效仿研究院的导师制。每三至五人,认一位导师,导师是由著名的作家担任。我,瞿小伟,郭玉道,因是写儿童文学,所以,就跟了金近老师。
我们三个一同去金近老师家,路上需转两路或是三路汽车,再要走一段。我们到的时候,老师已经候在那里了。准备好了茶水,还有盛在菜碗里的半碗杏子。金近老师是江浙人,乡音很重的普通话。但决不会听不懂,于我来说,还很亲切。因在上海,多是听到这样的普通话,它比字正腔圆的北方话,要家常得多,也温婉得多。因是夏季,他多是穿着汗背心,手上持一把蒲扇,和我们说话。他看上去,就像是个乡下小老头,可这“乡下小老头”,却有着骨子里的优雅:安静,温和,从容不迫。他显然不善言谈,甚至于还有些不安,不知该对我们说什么。他很努力地想着,想一句,就说一句。而他又没有一丝一毫应付我们的意思。他特别愿意同我们多说一些,把写作的秘诀教给我们。可是,写作有什么秘诀呢?像老师这样一个诚实的人,是连一句虚浮的话也说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在他家,就坐不长,大约一小时左右,便告辞了。可是,我们每一次都定好下周的上课时间。到时间一准去,老师也已在等着我们了。
讲习所过后,老师寄给我一本童话书,名叫《爱听故事的仙鹤》。这一篇中,写了一个作家,六十多岁,友白头发,瘦瘦的,人们都管他叫“乡下爷爷”。这其实就是老师自己吧。
讲习所结束之前,我们还举行了一场舞会。大家期待着,再热闹一次,可已是曲终人散的气氛了。有人在打行李,宿舍里散乱着书籍纸张。有人忙于和北京的亲友告别,在房间里待客,或者出门去了,来跳舞的就也心不定,过来坐一时,再走开一时。倒是一些外来的编辑,或是党校工作人员,和他们的熟人,在场子里舞着。
然后,一个一个走了,房间一个一个空了下来。卸下蚊帐,一下子露出了前后的窗户。窗外是北方的杨树,叶子茂密,在秋日的阳光下,翻着亮片,闪闪烁烁。真是满窗绿色。
(有删节)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伸觉得“兔崽子”是粗鲁的字,只适合男性作家使用,而王安忆则认为小说就应该用这样接地气的字词来写。
B. 外国留学生怪讶于宝黛二人居住地相隔不远,为何不同居或出走。这较典型地体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性。
C. 金近老师在穿着打扮上就像个乡下小老头,但他骨子里有着乡下小老头所没有的安静温和的优雅气质。
D. 吴组缃先生讲《红楼梦》非常投入,激动起来时,会隔了讲桌欠过身子向前排的学员询问意见。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瑞典还是哪里的外国留学生”“路上需转两路或是三路汽车”可见表达严谨,也照应了标题中的“回忆”。
B. 文章语言质朴,如话家常。娓娓道来故事有万千气象,跌宕多姿,合乎“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要求。
C. 文章详略得当,详写吴组缃和金近两位恩师,略写学员间相处之事,表达了作者对讲习所老师们的深情。
D. 文章擅于通过对比来表情达意,如南北方草木绿色的对比,外来编辑等人员和学员在舞会上心情的对比。
8. 文章最后一段在景和情的处理上颇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9. 作者写吴组缃先生和金近老师时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案:
6. B A. 莫伸对王安忆用“兔崽子”这样粗鲁的字感到意外,主要是在他看来,王安忆是个温婉的人,不等于说粗鲁的字只适合男性作家使用。原文说,“有一些小说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这句话中的“这样”是指“这样的情境”,而不是指“用这样接地气的字词来写”。C. “有着乡下小老头所没有的安静温和的优雅气质”错。D. “会隔了讲桌欠过身子向前排的学员询问意见”错。原文“好像要问他”只是一种猜测,不是真的在询问。
7.B “有万千气象,跌宕多姿,合乎‘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要求”错。本文回忆讲习所的往事,都是日常小事,采用平实的叙述,没有大起大落之笔。
8. ①以景结情(借景抒情)。②文章结尾描绘了讲习所结束后一个个房间空下来和满窗绿色两种景象,既体现了人去楼空的失落之情,又有学成归去的喜悦之情。   
9. 第一问:①侧重写吴组缃先生精彩的《红楼梦》解读。②侧重写金近老师为人为师品质。第二问:①专业不同。吴先生是红学专家;金老师是作家,写作无秘诀可言。②人物特质不同。吴先生富有激情,善于表达;金老师不善言谈。③选材多样化的需求。对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写作重点,避免材料的同质化,让文章丰富生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王安忆《轮渡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南陌复东阡》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阿芳的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老宅》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开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木工刘建华》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花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比邻而居》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过去的生活》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安忆的“三恋”及其他
王安忆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