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李存葆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5-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山下的花环(节选)
李存葆
主峰上下全是一人多深的芭茅草,一接近它,便躲过了敌人的射界。我火速爬着赶上了梁三喜他们。梁三喜见我来了,也没责怪我。
三排仍不时向敌人射击,敌人也不断还击。我们在草丛中攀援而上,去接近敌堡……
爬了一大阵子,猫起腰便看见敌堡了。
战士“北京”对梁三喜说:“连长,距离最多有五十米。放心,绝对不用打第二炮,干吧!”
梁三喜点头同意。
战士“北京”当即把炮弹装进炮膛。稍许,他肩起“八二无”炮身,“噌”地站起来,勾动了扳机!然而,没见炮口喷火!
战士“北京”一下卧倒在地。敌人的子弹“嗖嗖”从我们头顶上飞过……
“怎么?是臭弹?”梁三喜问。
“嗯。是臭弹。”“北京”说着,忙把臭弹退出炮膛。弹药手赶忙又递给他一发炮弹,他又将炮弹装进了炮膛。
稍停,他又肩起炮,猛地站起身,又一次勾响了扳机,却又一次没见炮口喷火!
“哒哒哒哒……”敌人一串子弹射来,战士“北京”一头栽倒在地上!
“‘北京’!‘北京’同志……”我和梁三喜同声呼唤着。
一切都发生在瞬息之间!
战士“北京”倒在血泊中,身上七处中弹。中的是平射过来的高射机枪子弹,处处伤口大如酒盅,喷出股股热血……
啊,倒下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士兵又倒下了!他连“哼”一声也没来得及,眨眼间便告别了人生!他二十出头正年轻,芬芳的生活正向他招手!他是那样机敏果敢,他是多么富有才华!昨天晚上,他还以将军般的运筹帷幄,为我们攻打无名高地献出了令人折服的战斗方案!可此刻,他竟这样倒下了!他从北京部队奔处前线补到我们连,到眼下才刚刚两天,我们还不知道他叫啥名字啊!五十米的距离上,他不瞄准也绝对有把握一炮一个敌碉堡!可臭弹,该死的两发臭弹!
梁三喜怒对展到眼前的弹药手:“他的死,你要负责任!”
弹药手沉下头不吱声,我知道,梁三喜这是由极度悲恸产生的激怒,而激怒又变为这无谓的埋怨!在同生共死的战场上,有哪位弹药手愿意出现臭弹啊!
梁三喜从战士“北京”身下双手摸过血染的炮身,把那发还在炮膛中的臭弹猛一下退出来,忿然甩出老远!他接过弹药手递过来的炮弹,一下装进了炮膛。
梁三喜肩起炮身。说时迟,那时快,他猛地站起来,眨眼间便见炮口喷火!炮弹“轰”地炸开,敌碉堡被炸得粉碎……
碎石泥尘还在刷刷下落,我们便跃起身,迎着硝烟气浪扑上前去!
上来了!上来了!从左右两侧出击的突击队员,还有从主峰正面待机冲锋的步兵一排,一齐呐喊着,冲上了山顶!
我们,终于站在了364高地主峰上!
“注意搜索残敌!”梁三喜命令道。
我放眼望去,山顶上敌堑壕里一片狼藉,空无一人。位于山顶右侧的炮阵地上,有十几门横倒竖歪的120迫击炮,遍地是待的炮弹,还有那一箱箱未开封的炮弹箱摆在周围……这时,我才更觉出梁三喜判断的准确,决策的正确!如果不攻占这炮阵地,我们坚守在无名高地上是会全连覆没的!
山顶上到处是巉岩怪石。我们沿着堑壕南边向西搜索。
段雨国兴冲冲地来到我和梁三喜身边:“连长,指导员,胜利啦,我们终于胜利啦!这次战斗,能写个很好的电影剧本!”
我望着段雨国那副乐样儿,真没想到他也攻上了主峰!
“隐——蔽!”只听身后的梁三喜大喊一声,接着我便被他猛踹了一脚,我一头跌进堑壕里!跟着传来“哒哒哒”一阵枪响……
当我从堑壕里抬头看时,啊!梁三喜——我们的连长倒下了!
我不顾一切地扑过去。
“连长!连长!”我一腚坐在地下,把他扶在我怀中……
他微微睁开眼,右手紧紧攥着左胸上的口袋,有气无力地对我说:“这里……有我……一张欠账单……”
一句话没说完,他的头便歪倒在我的胳臂弯上,身子慢慢地沉了下去,他攥在左胸上的手也松开了……
我一看,子弹打在他左胸上,打在了人体最要害的部位,打在了他的心脏旁!他的脸转眼间就变得蜡黄蜡黄……
“连长!连长!”战士们围过来,哭喊着。
“连——长!”段雨国扑到梁三喜身上号啕起来,“连长!怪我……都怪我呀……”
梦,这该是场梦吧?战斗就要结束了,梁三喜怎么会这样离开我们!当理智告诉我,这一切已在瞬息间千真万确地生了时,我紧紧抱着梁三喜,疯了似的哭喊着……
讲到这,赵蒙生两手攥成拳捶打着头,泪涌如注。他已完全置身于当时场景中了。
(节选自《高山下的花环》)
【注】《高山下的花环》是以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节选部分内容是赵蒙生回忆9连攻打越军阵地时的一场殊死战斗。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土“北京”“弹药手”都没有出现真实姓名,说明连长、指导员在工作中过于粗枝大叶,对战士的情况了解不够。
B.“我”没想到段雨国能攻上主峰,因为“我”缺乏战斗的经验,对战事判断不准,同时也表达了对段雨国平时表现的不满。
C.梁三喜用炮炸毁敌碉堡,掩护战士们顺利冲上山顶, “上来了!上来了!”表明了他们此时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
D.结尾写到“梦,这该是场梦吧?”,是因为“我”和众多战士不愿相信硬汉梁三喜已牺牲的事实,是极度悲恸的心理表现。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见(3分)
A.小说中“山顶上到处是巉岩怪石”的环境描写与“注意搜索残敌”这句话暗中呼应,为下文写梁三喜牺牲埋下伏笔。
B.小说以赵蒙生的回忆展开叙事,语言朴实顺畅,在张弛有度的叙述节奏中展现并讴歌了战争中的英雄群像。
C.小说用铺排手法,抒发了“北京”牺牲后“我们”的悲痛之情,强化因“臭弹”而产生对敌人的愤怒情绪。
D.攻占364高地后,段雨国正沉浸在胜利的兴奋中,连长却意外牺牲了,这一情节的突转,扣人心弦。
8.关于《高山下的花环》的创作,作者说他力求塑造“合乎兵的美的规范的形象”。请结合小说节选部分,简析文中塑造的人物体现了“兵”的哪些美?(4分)
9.虚构是小说的显著特征,而真实是虚构的源泉。小说中哪些方面的真实为它的虚构提供了支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二)(16分)
6.(3分)D    7.(3分)C
6.D【A错,“北京”“弹药手”没有出现真实姓名,是体现了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无名英雄们其实都是平凡的中华儿女,而非表现连长、指导员工作的粗线条;B错,“‘我’缺乏战斗的经验,对战事判断不准确”于文无据,“同时也是对段雨国平时表现的不满”属于对文本的过度解读和主观臆测;C错,“上来了!上来了!”两次的反复体现了大家获胜后的欣喜若狂,而不是冲昏头脑。】
7.C 【“因‘臭弹’而产生对敌人的愤怒情绪”是错的,“臭弹”的制造者并非敌人。】
8. (4分)
【示例】
①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美。无论是战场上身先士卒的连长梁三喜,或是面对敌人的密集炮火沉着冷静的小“北京”等,都展现了他们保家卫国,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
②战友之间的人情美。连长梁三喜为掩护战友献出年轻生命,“我”和段雨国等对牺牲战友的悲恸之情等,都表现了残酷战争中纯洁深厚的战友情。
③高贵的人性美。英雄梁三喜的那张“欠帐单”, 彰显质朴守信的人性光辉。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满分。如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
9.(6分)
①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我的回忆”,“我”是连队的指导员,是这场战斗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体现故事的真实性。
②取材真实。小说故事取材于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有历史的真实性。
③细节真实。文中“臭弹”“欠账单”等多处细节描写都具有生活的真实。
④情感真实。文中人物舍身为国的决心,团结一致、奋勇杀敌的慷慨悲壮,失去战友的悲痛等情感,都是现实中真实的情感。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满分。如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