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贾平凹《鸟窠》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贾平凹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5-1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鸟窠   贾平凹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了一所磨坊,矮矮的一间草屋,挨着场畔的白杨树儿,孤零零地呆着;娘是那里的磨馆,我跟着娘,在那里也泡过了我的童年。
过去了一个冬天,又过去了一个冬天,我们只是呆在这磨坊里。娘是经管箩面的,坐在笸篮边上,将箩儿来回筛着,面粉扬起来,雾蒙蒙的,她不说不笑,也不大变换姿势,眉儿眼儿就像个雪人儿一般的。我是专赶着那毛驴:它的眼睛被布蒙住了,套着磨杆,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的屁股,也走着一图,又一圈。石磨“呼呼噜噜”地响着,像在打雷,先还觉得有趣,慢慢就烦腻了:毛驴耷拉下耳朵,一圈比一圈走得慢了,我也走得慢了下来,歪过头去,无精打采地看那窗外的世界。
窗外五十米的地方,有着一棵白杨,是四周最高的白杨了,端端地往上长,几乎没有什么枝股,通身灰白灰白的,尤其在傍晚的时分,暮色里就白得越发显眼,像是从地里射上去的一道光柱。就在那稀稀的几根细枝的顶端,竟有了一个鸟窠,横七竖八的柴枝儿,筑个笼筐儿形似的;一对鸟夫妻住在那里,叫不上名字,是白的脑门、长的尾巴那一类的。它们一早就起飞走了,晚上才飞回来,常常落到磨坊门口,双脚跳跃着觅食;我撒一把麦粒过去,它们却“忽”地飞去了。
我觉得这些小生命可爱了,想它们一定也很寂寞,那么,来和我呆在一起,它们唱歌就有我听,我说话也有它们听了,它们可以一直飞到我的磨盘上,我一定会让它们把麦粒儿吃饱呢。我便从光溜溜的树身爬上去,一直爬到树顶,那里风真大,左右摇晃,使我更觉得这里不安全,就小心翼翼地抱下那个窠来了。用绳儿系着,棍儿架着,我把鸟窠安放在磨坊的门口,想晚上鸟儿回来了,就会歇在里边,赶明日我一到磨坊,就看得见它们了。
但是,第二天我来的时候,那鸟窠里却空落落的;从窗口看那白杨树,鸟夫妻在叽叽喳喳叫着,焦躁地飞上飞下。它们是在哭啼呢,还是在咒骂?我大声地说:窠在这儿,窠在这儿!它们却并不理会。飞过一阵了,双双落在一枝树股上,母的偎着头,欲睡未睡,公的却静静地盯着远方,叽叽喳喳了一阵,便又都飞开去;很快,它们分别衔着一根柴枝儿,又在那梢端儿上,筑起新窠了。
我真有些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傻呢,它们飞过磨坊,难道没有看见窠在门口吗?但它们还是不停地衔柴枝儿筑窠,一根,两根,横竖交错,慢慢看出有个窠形了。我想,它们一定会疲倦的,疲倦了就会飞进这门口的窠里来的。我再也不去看它们,只是赶我的毛驴,毛驴蒙着眼,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
一天过去了,那窠编好了底。一天又过去了,那窠编好了顶。鸟夫妻已经十分疲劳了,衔一根柴枝儿,要歇几次,才能衔上梢端;但放好一根柴枝儿,就喳喳地叫着,你一声,它一声的。
我很嫉妒它们,但终于内心惭愧了,觉得我不该移了它们的窠,苦得它们又去创业,便将那门口的鸟窠放到白杨树下,让它们不必远路去寻材料;一放下鸟窠,就立即飞跑回磨坊。害怕它们看见造孽的是我。
新窠又筑起来了,筑得比原先那个更好看呢。它们又在上边过它们的日子了,早晨依然是吵吵闹闹一阵,就双双飞了去。天总是晴朗的,有着微微的风,它们一前一后,斜着翅膀,一会儿飞得很高很高,一会儿又飞得很低很低,未了,就又一呼一应,倏尔在云天里消失了。
似乎又过了十天吧,母的再不去飞行了,它终日静静地躺在窠里,偶尔对着磨坊叫那么一声,公的时常飞回来,嘴里叼着小虫儿。我真有些奇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一次,我正赶着毛驴走,就听见那白杨树上一片儿喧嚣,扭头看时,那只公鸟正扑拉着翅膀,在窠边飞来飞去,挨着那窠沿儿,有了四个红红的小嘴儿。啊,它们是有了儿女了呢。
那儿女是什么模样儿,我看不清楚,我几次要爬上白杨树去捉一只下来,又觉得不忍,就这么天天看着它们:它们快活,我也快活;它们鸣叫,我也呼喊。终于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看见那小鸟儿们了,它们和它们的父母一样漂亮,而且全能起飞,啪啪啪地飞到云里去了。
它们飞走了,差不多的白天里,磨坊里外再没有什么好听的了,只是那无止无休的呼呼噜噜的石磨声。毛驴拽着磨杆,走着一圈,又一图。我跟着毛驴的屁股,也走着一图,又一圈,我不知道这个时候,鸟儿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毛驴渐渐套拉下耳朵,慢下来了,我并不去用树条儿打它,只是问娘:
“娘,鸟儿为什么不住到地上来呢?”
“它们喜欢住得高高的。”
“那么高的,经常有风,它们不害怕吗?”
“不怕,它们很快活;能飞呢。”
噢,我想,它们是不是以为住在这磨坊门口了,担心被我捉住呢?它们住在那高高的树梢上,是愿意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吧?哎呀,那天空全是它们的了,它们是够多快活呢!
“娘,”我又问道,“鸟儿为什么就能飞呢?”
“它们有羽毛的翅膀。”
“那人为什么没有呢?”
“人是要安分的。”
人为什么要安分呢?娘的话,我却听不懂了,想地上有山呀,房呀,湖呀,河呀的阻挡,所以鸟不住在地上吗?天上没有阻挡,空空旷旷的,但人要安分,所以才不能长出羽毛的翅膀吧?!我真想再一次上那白杨树去,住在那窠里,叫那小鸟儿做哥哥、姐姐,叫那老鸟儿做爸爸、娘娘,长一对羽毛的翅膀儿。
娘却骂我说疯话,直催我快赶驴,说再不赶紧,限天黑就不能磨完这些麦子了。我打起毛驴来,毛驴就又一阵紧跑,我也撵着毛驴屁股小不丢溜地跑。但是,毛驴又渐渐套拉下耳朵,一步一步地慢了,我也收下步来,又去看那窗外的白杨树了。鸟儿一家又飞回来,在那里吵吵叫叫地热闹,很快就又飞去了,有两根羽毛悠悠地飘下来,落在树下。
我终不能忍了,再不听娘的斥责,跑出去,在那白杨树下捡起了那两根羽毛,拿回来,一根别在我的头上,一根别在毛驴的臃脖子上……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对鸟夫妻将窠筑在磨坊旁,是因为这里有棵高高的白杨,而且还有人陪伴而不寂寞。
B.文中多次写“我”跟着毛驴“走着一圈,又一圈”的场景,突出“我”在磨坊里劳作的艰辛。
C.文末写鸟儿一家飞走后,“我”捡起羽毛别在头上,以此表达对心爱鸟儿的深切思念。
D.文中大自然鲜活,小鸟充满灵性,“我”从对自然的观照中获得了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动词的使用精炼传神,如“在那里也泡过了我的童年”中的“泡”字,蕴含着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深刻体验。
B.第三段对白杨和鸟夫妻的描写,既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有细节的生动描述,画面感强,体现出散文之美。
C.“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妇女,只知道安分守己,她不懂得鸟儿的快乐,更不理解“我”对自由的向往。
D.本文叙写的“我”与小鸟之间所发生的事情虽不复杂,但行文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呈现出一种叙事的节奏美。
8.请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简要分析题目“鸟窠”是如何统摄全文的。(4分)
9.鸟儿在鸟窠变动前后的表现不同,“我”的心理也不一样。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3分)
【答案】D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还有人陪伴而不寂寞”理解不正确。从原文第四段中看,鸟儿是否寂寞只是“我”的想法。B项,“突出‘我’在磨坊里劳作的艰辛”理解不正确。文中多次写“我”跟着毛驴“走着一圈,又一圈”的场景,强调的是磨坊里劳作单一、乏味和无聊。C项,文中说“人为什么要安分呢?娘的话,我却听不懂了”“我终不能忍了,再不听娘的斥责”,可见“我”是因为理解了鸟儿,向往自由的天空,才做出别羽毛的举动。D项,文章通过对自然的观照去还原生命的纯粹和本真,从对自然的观照中完成了对生命价值的感悟一一关怀其他生命即是关怀人类自己,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7.(3分)
【答案】C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情节、语言等的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选项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C项,“她不懂得鸟儿的快乐,更不理解‘我’对自由的向往”的赏析不正确。从原文“不怕,它们很快活;能飞呢”等处可以看出她不是“不懂得鸟儿的快乐”,而是长期社会底层的生活让她明白“人是要安分的”,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
8.(4分)
【答案】①“鸟窠”是本文的线索,串联起发现鸟窠、搬动鸟窠、重建鸟窠、欣赏鸟窠、向往鸟窠生活等情节:②“鸟窠”寄托了“我”对自由和飞翔的向往,突出本文的主题。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构思的分析鉴赏。散文标题的意义,一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标题本身包含的意义,标题的主旨意义,标题的情感意义,标题的作用意义,标题的结构意义。“鸟窠”是全文的线索,分别串联起发现鸟窠、搬动鸟窠、重建鸟窠、欣赏鸟窠、向往鸟窠生活,让行文结构清晰明了。“鸟窠”建于树梢,属于天空,“我真想再一次上那白杨树去,住在那窠里,叫那小鸟儿做哥哥、姐姐,叫那老鸟儿做爸爸、娘娘,长一对羽毛的翅膀儿。”鸟窠寄托了“我”对窗外世界的关心,对自由和飞翔的向往。结尾处“在那白杨树下捡起了那两根羽毛,拿回来,一根别在我的头上,一根别在毛驴的臃脖子上”,表达出“我”对自由与飞翔的向往,突出作品的主题。
9.(6分)
【答案】①鸟窠变动前,鸟儿自由自在地生活,“我”发现它时感到惊喜;②鸟窠搬动后,鸟儿不回旧窠,“我”感到不解并对鸟儿重建鸟窠感到愧疚:③新窠建成后,鸟儿重获自由快乐,“我”也感到快乐并对自由及飞翔充满向往。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简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情感的分析鉴赏。题目要求分析作品中鸟儿在鸟窠变动前后的表现以及“我”的心理变化。其中的重点是“我”的心理变化:(1)惊喜与期待。无聊的磨坊生活中“我”无精打采地看那窗外的世界,发现鸟窠时充满惊喜,自以为是地爬上白杨取下鸟窠,期待与小鸟的亲近。(2)不解与愧疚。当小鸟焦躁地飞上飞下,“我”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傻,不领会“我”的好意,当小鸟辛苦重建窠穴,“我”终于内心愧疚了。(3)欢乐与向往。新窠建成后,“它们快活,我也快活:它们鸣叫,我也呼喊。”与母亲对话后,“我真想再一次上那白杨树去,住在那窠里,叫那小鸟儿做哥哥、姐姐,叫那老鸟儿做爸爸、娘娘,长一对羽毛的翅膀儿。”作者内心充满了对自由与飞翔的向往之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酒》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名角》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钓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五味巷》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 燕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黄土高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穿过云朵直至阳光处——在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酒》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贾平凹《古土罐》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秦腔》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村里的电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访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安徽省中考题)
贾平凹《耍蛇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土炕》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残佛》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写给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相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拴马桩》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我有一个狮子军》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刘家兄弟》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风景》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壁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玻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贾平凹《走进塔里木》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在米脂》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极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玻璃》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草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老人与鸟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进山东》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猎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明月清泉自在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怀念金铮》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泉》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孙犁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遗璞》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冬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明月清泉自在怀》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书画集》自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父亲的半瓶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落叶》阅读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