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江苏省 >>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3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人迹板桥霜。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④学而不思则罔,        
⑤伤心秦汉经行处,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        
       ,留取丹心照汗青。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⑨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日暮斜阳来显示相思之情或别离之苦。请列举一句完整的诗词:
⑩写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下面诗句反向立意的相应古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根据拼音完成词语。(2分)
 ①粗制làn      ②海市shèn   
 ③衣衫1ánlǚ       ④繁yǎn   生息
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故不错意也       ②将军身被坚执   
③吾妻之美我者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4.对下列这音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卜算子·咏梅    [宋]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A.首句中的“驿外断桥边”,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荒凉和冷落,梅花就在这样的景况下寂寞地开着,无人欣赏,无人怜惜。
B.一个“更”字使得在黄昏暮色中的梅花越发显得凄凉无比。
C.词的下片礼赞梅花的高洁坚贞、顽强不屈的品格。
D.全词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托物言志,咏物而不拘泥于物,刻画梅花的风格神韵,同时也是爱国词人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中两个短语的内部结构,使原文句式连贯。(2分)
    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经济的不断衰退。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A.序号   ,调整后的短语为:          
B.序号————,调整后的短语为:          
6.星期天下午,刘涛同学来到校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刘涛不知如何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从作品主题、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自己的阅读惺苋矫嫦蛩樯堋?3分)
备选书目:《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红楼梦》《简·爱》《雷雨》
①作品      主题                       (15字左右)
②人物形象    特点                       (15字左右)
③阅读感受                                 
                              (25字左右)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为它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2分)
    据《中国环境报》10月11日报道,世界银行最近在纽约发布报告称,贫困国家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中,约有1/5是因全球变暖等环境因素导致的,有数百万人因此而失去生命。
    据英国《卫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约有15万儿童夭折。约有11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26亿人缺乏安全的卫生设施。这导致每年大约有40亿腹泻病例,其中180万人死亡,大部分都是5岁以下的儿童。
    报告提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结论,即癌症与环境状况有很大关系,并指出全球变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报告表示,气候的这种变化加速了疟疾和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全球变暖也使得部分庄稼产量减少,沿海地区土壤盐化现象加重。
标题:                                 
8.根据下面的天气预报材料,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从西双版纳到昆明的游客以提醒(35字以内)。(2分)
西双版纳                 25℃~32℃
        多云转小雨     7℃~12℃
                                       
 
二、阅读分析(共38分)
                          (一)(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④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㈣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河干:河边。    ②圮(讲):倒塌。    ③阅:经历。 ④设帐:设立讲坛。 ⑤柿:木片。 ⑥河兵:水手。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二石兽并沉焉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盖石性坚重     ④求之下流,固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非木柿  如再啮   B.岂能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用者
C. 一老河兵闻之   当求之于上流  D.山门圮河  果得数里外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12.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二)(13分)
            远“水”近“红”
    ①我不喜欢《水浒》。虽然,《水浒》从艺术上说,结构严谨,语言生猛,主要人物性格鲜明,白描处出神入化,渲染处酣畅淋漓,光是记诵一百单八将的绰号,便能获得极大的乐趣。但是,总的来说,《水浒》让我产生一种虽敬之宁远的阅读心理。
    ②我读《水浒》,只觉得这本书跟《红楼梦》大不一样。《水浒》只承认那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的生存价值,可是一般的个体生命,也就是占社会总人口中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过小日子的小人物,在书里常常是一钱不值的,忽略不计的。梁山好汉开店,是随便杀人剁咸肉馅包包子卖的,除非他们动手杀人以前,及时发现你是江湖上大名流传的好汉,那才会给你解缚,甚或倒头便拜,随之称兄道弟;如果你只是普通的客商旅人,那就一定会被不眨眼地剁咸肉泥,即便碰巧他们不缺人肉。不把你麻翻杀死,那他们也会若无其事地把人肉包子卖给你吃,让你成为“人吃人”的一员!至于梁山好汉为了私刑解决一己恩仇,或为了某一具体苦主打抱不平,或为了其哥儿们劫法场,他们除了杀贪官污吏,也会很随意地连带杀掉一些普通的人、无辜的人,像李逵就常常一时性起,挥动一对板斧,不分青红皂白地一路砍去,那被砍下的头中,恐怕是无辜者的比坏人的要多得多。《水浒》毫不尊重、怜惜普通的个体生命,读来令我心中闷闷,设身处地一想,便不禁冷汗淋漓——作为一名老百姓,落在贪官污吏或恶霸地痞手里固然是惨事,但旅行投宿落在梁山好汉所开的店里。岂不也万分恐怖?
    ③周汝昌先生有个观点,认为曹雪芹在艺术构思上受了《水浒》很大的影响,《红楼梦》最后也是要为“脂粉英雄”立榜的,不过那是“情榜”。虽然艺术上有这种承继关系,思想内涵上,《红楼梦》却与《水浒》大相径庭,《红楼梦》不仅蔑视皇帝,而且不以成败、也不以出身地位的尊卑贵贱论英雄,在曹雪芹笔下,个体生命,尤其是女奴的个体生命,闪烁着生命的尊严,并且通过主人公贾宝玉之口,公开发出了“世法平等”的呼吁,读来令人深思,使人振奋。当然,《水浒》比《红楼梦》要早四百多年,时代不同,我们不好苛求。《红楼梦》之所以有“人本位”(个体生命本位)的思想萌芽,之所以连刘姥姥的外孙子板儿,以及偶一闪现的农村纺线女“二丫头”,笔下都充满着呵护爱怜、尊重祝福之情,那是因为时代已经发展到了那一步,而作者曹雪芹又自觉地站到了时代思潮的前列。
④我经常翻阅《红楼梦》,一再反刍,好比是终身好友,与之亲密无间,而对于《水浒》,我懂得那是一本必读书,是一种不能不知晓的常识,好比是随时可去求教的严师,就我这个体生命而言,远“水”近“红”是一种性格的必然吧!
    (选自刘心武《春梦随云散》,有删改)
13.对本文题目“远‘水’近‘红’”中的“远”和“近”怎样理解?(2分)
答:
14.请简要概括第②段中作者对《水浒》一书的评价者又用了——论证方法来证明上述观点。(3分)
 
15.第②段中为什么说我“设身处地一想,便不禁冷汗淋漓”?(2分)
答:                        ;接着,作者又用了     
论证方法来证明上述观点。
16.阅读第③段,概括在思想内涵上,《红楼梦》超越《水浒》主要体现在哪里?(不超过25字)
 
 
17.文章中提出,《红楼梦》具有“个体生命本位”思想萌芽的原因是什么?(摘录文中原句回答,2分)
答:
18.第④段中“反刍”一词本来是指“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这里指                     。 (1分)
   
(三)(15分)
               你遗失感动了吗    何爱兰
    ①上课时,跟学生们谈起“感动”这个话题。我问:“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让人感动吗?”
    ②他们就像回答明天有没有劳动课一样爽快,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③“那么,被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我难以置信。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
    ④“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
    ⑤“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被感动啊。”有嘴快的孩子回答。
    ⑥还有的孩子在沉默。
    ⑦是这个世界变得冷漠,还是他们的年纪尚还稚嫩?或许是,我们一向都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以致他们渐渐丧失掉感动的能力我们都不心惊?而成人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已经不会感动?
    ⑧我的心,被什么敲打着。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而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毫无记忆,又是多么遗憾。
    ⑨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我坐上人力车,催促母亲赶紧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走回巷口。半天,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刚灌的,焐好就不冷了。”车子发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
⑩那次,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杀。
    ⑾20岁时,我曾经待业,想读书,又没钱交电大的学费。一位好友来看我,不厌其烦地劝我振作,陪我一个下午。临走时,她将一张50元(那时可不是小钱)搁到桌子上,看见我的惊愕,她微笑着说:“不要拒绝我,去买书吧,快乐地生活。”
  ⑿感动就这样悄悄延伸。
  ⒀刚参加工作,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紧张慌乱,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哑了。后面听课的是一位优秀教师,却一直微笑着,给我鼓励的目光。下了课她走到我身旁,真诚地说:比我当年强多了!
    ⒁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
    ⒂不久前,又在“感动中国’’的晚会上看到徐本禹,一位放弃读研、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他说:“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作文,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道,2008年,如果他能到北京去看一看,住一住北京的平房,他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这里我流泪了。很多次面对着孩子们我都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⒃然而,我知道他的眼泪为何而流。                    。   即使素不相识,我跟许多人一样,也被徐本禹深深感动。
    ⒄如果没有感动,我们的心灵将盛放些什么?我们的幸福如何延伸?肖复兴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感动,其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检测。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
    ⒅生活里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才会懂得世界万象,何为表里。
              (选自《中国青年》,略有改动)
19.“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联系全文,揣摩句子中“盐碱地”的含义。(1分)
 
20.你认为,文章中孩子们失落感动的原因有哪些?(2分)
 
21.阅读①—⑧段,回答“我”的内心为什么会沉重起来、被敲打着,进而深感遗憾?(1分)
 
22.文中列举了几件让“我”感动的事,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23.请在第⑩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议论性的文字,来揭示徐本禹被感动进而又感动他人的内在精神品质。(2分)
 
24.文章用“你遗失感动了吗”为题,好在哪里?(2分)
 
25.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1分)
 
26.“生活里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曾经有让你感动的人、事或某个瞬间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写成50字左右的片段,并用一句话点出其感人之处。 (3分)
感人之处: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27.阅读下面i塞测材料,请用40字左右的文字加以点评,给人以哲理I生启示。(3分)
   有一个小孩,当他六岁时,父亲开车超速被警察抓到。他当时正坐在车上,看见父亲递了一张二十元的美钞给警察。父亲对他说:“没问题,大家都这么做。”
    八岁那年,在开家庭会议时,每个人都想一些法子来逃税。伯父对他说:“没问题,大家都这么做。”
    十四岁时,他参加足球比赛,教练教他在阻挡别人时,如何去抓住对方的衣领而让裁判看不到。教练笑着对他说:“没问题,大家都这么做。,’
    十六岁时,他去超市打工,经理告诉他,将过熟的草莓藏在每个盒子的最下层,把好的铺在上面。经理对他说:“没问题,大家都这么做”。    。
    十八岁时,他参加毕业考试,有一位学长告诉他,花五十美元可以买到试题解答。学长对他说:“没问题,大家都这么做。”
    结果,这个孩子的舞弊被校方查获,遭学校开除。当他回到家里时,父母亲、伯父、教练、经理都来探望他,大家都摇头叹息道:“这么乖的孩子,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
    (选自《中外文摘》第20期作者佚名)
28.下列三条格言选自2005年“上海诚信活动周”诚信格言大赛获奖作品,请你围绕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自拟一条诚信格言,以阐明你对“诚信”的感悟。(2分)
 获奖作品:①诚是心的写照,信是行的准绳。
        ②花可以不结果,但不可失去色彩:人可以不得志,但不可失去诚信。
        ③为官者诚信,国泰民安;为民者诚信,和谐发展;为商者诚信,商机无限;为友者诚信,高朋满座。
我的格言:                                        
 
四、作文(60分)
29.青少年的成长,除了自己努力外,还凝聚了父母的心血,老师的鼓励,朋友的关怀……同学们,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时,你可曾想到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感激老师,感谢朋友,感恩生活呢?“学会感恩’’已正式写进《上海市中(小)学生守册》中,成为社会对全体学生提出的新要求。请围绕“感恩”写一篇作文。(60分)
    要求:1.题目自拟,但题目中要包含“感恩”一词。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文体不限。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否则要扣分。
    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6.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7)
1(10)(每题1分,一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就不给分。)
①鸡声茅店月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④思而不学则殆⑤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⑥在乎山水之间也⑦人生自古谁无死⑧山重水复疑无路⑨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颓洲(温庭筠《望江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2)①滥②蜃③褴褛④衍
3(4)①通“措”,放置,安放②指武器③以……为美④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答对一题得1)
4(2)D(全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而非比喻。)
5(2)A.⑨不断衰退的经济 B.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每题1分,如只答对序号则不得分。)
6(3)示例:①《鲁滨孙漂流记》 面对困境要敢于冒险,开拓创新(1)
    ②鲁滨孙 顽强不屈,是一个性格刚毅的硬汉子。(1)
    ③主人公的形象激励我们要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挫
    折。(1)
7(2)全球变暖影响人体健康。(“全球变暖”1分;“影响人体健康”1分。)
8(2)参考答案:各位游客,昆明气温将降到10℃左右并伴有小雨,请添加御寒表服,带好雨具。(得分点有三:要有称谓,语气亲切友好,提醒加衣和带雨具。回答不完整,酌情扣分。)
二、阅读分析(38)
    ()(10)
9(4)①一起,都②事物的道理⑧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④本来  
10(2)B(本题要认真审题,注意意义和用法两项都要相同,只有B符合。)
11(2)(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关键词为:已、遂、溯)
12(2)示例: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只答要重视实践得1分。)
    ()(13)
13(2)疏远,不喜欢 亲近 (一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
14(3)只承认英雄好汉的生存价值,毫不尊重(或无视)一般的个体生命价值。举例(论证方法)(前一问2分,意思对即可;后一问1分。)
15(2)像我这样普通的老百姓,若落在梁山好汉的店里跟落在贪官恶霸手里一样恐怖。
16(3)(不仅)蔑视皇帝,而且不以成败及出身地位的尊卑贵贱论英雄。(每点1)
17(2)因为时代已经发展到了那一步,而作者曹雪芹又自觉地站到了时代思潮的前列。
18(1)反复阅读、品味。
    ()(15)
19(1)指人丧失“感动之心、恻隐之情、敬仰之爱”后仅剩的一颗“无情”的铁石心肠。(意思对即可。)
20(2)埋头于书海,过于看重学习成绩,使他们缺失生活中人间真情的体验,因而渐渐丧失“感动和被感动”的能力。意思对即可。)
21(1)学生们对“感动与被感动”的惊人的麻木。(意思对即可。)
22(3)(1)风雪中,母亲为“我”送来热水袋;(2)在“我”经济拮据时,好友给了“我”50元钱,让“我”渡过难关;(3)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紧张谎乱时,面带微笑的听课老师给了“我”鼓励的目光;(4)徐本禹心甘情愿到边远地区支教。(任答其中的三点就给满分。)
23(2)这绝非脆弱,而是大爱。正是这大爱,才让他有勇气,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要求紧扣“爱”与“奉献”来讲。意思对即可。)
24(2)标题一语击中当前人们情感世界的要害,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能启发读者去思考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意思对即可。)
25(1)让读者学会感动别人与被别人感动,找回被遗失的感动和失落了的人性。
26(3)叙述宜简洁,要有动人之处。评点要“一言以蔽之”。
三、综合性学习(5)
27(3)不设统一答案,示例:(1)一个人如果经常用毫无道理的“借口”,来逃避自己的责任,掩饰自己的错误,最终只能使自己堕落。(2)负面教育的影响,往往会误导人,长此以往,会让人失去做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紧扣材料的中心点评,并能给人哲理    启示。)
28(2)不设统一答案,示例:(1)宁做诚信的傻子,不做虚伪的智者;(2)取信需十年,失    信在一刻。(要有劝戒和教育意义,语言要精练,实而不空。)
四、作文(60)
29.评分参考意见略,同模拟试卷()
(附参考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着河寻找它们,不是荒唐吗?”大家佩服()是正确的道理。
    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07年5月份前洲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二)
2007年3月前洲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一)
无锡市崇安区2007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
2006年无锡市滨湖中学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宜兴市十一校联考2006年度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金湖县2006年中考科目摸底测试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七)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五)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
江苏省江阴市璜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一)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