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鄂教版九年级上《事事关心》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02


第9课《事事关心》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教学目的:①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作者阐明观点的思路。
②理清文章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
③从材料中引出论点,正反对比论证;
④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的论述方法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从材料中引出论点,正反对比论证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时间  教学过程
一、    导向:
1、导语:
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从学习本文的重要性方面,导入新课
2、揭示目标:
①积累相关文学常识和字词
②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作者阐明观点的思路。
③理清文章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和论证结构,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    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撰zhuàn写   颇pō   天籁lài   功名利禄lù   颢hào   嫡dí亲  衣钵bō   不可思议yì
2、积累下列词语:
①天籁齐鸣②功名利禄③衣钵④不可思议⑤正宗嫡传⑥恢复⑦撰写⑧抱负⑨限制⑩透彻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马南邨:原名邓拓、邓子健、邓云特。1912年出生在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1961年应《北京晚报》的要求,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以马南邨为笔名。
《燕山夜话》包括一百五十多篇文章。由于林彪、江青等人出于整垮北京市委达到乱中夺权的目的。《燕山夜话》变成了“反党黑文”邓拓因此含冤自尽。成为“四人帮”1966年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燕山夜话》。《燕山夜话》是时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同志(笔名马南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表的一系列杂文的汇集。《燕山夜话》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不同层面,表达了作者的独立思考,针对性很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针对当时青年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读书”与“关心政治”的关系,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3、感知内容:快读83面《谈谈议论文的阅读》思考:
①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②常用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引证、喻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
③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有几种:并列式——横式    层进式——纵式
④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单元导读,分清段落结构,归纳出段意并板书。
第1部分(1—6)从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入手,在分析上下联的意思中引出了作者的观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
第2部分(7—10)对东林党人的读书和讲学做了历史的辩证的评述,并阐述了“努力读书”与“关心政治”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
第3部分(11)提出观点并发出号召。
⑤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第9课《事事关心》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第2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时间  教学过程
一、    导向:
1、导语:
复习上课时内容,导入本课内容
2、揭示目标:
①从材料中引出论点,正反对比论证;
②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的论述方法
二、    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阐明作者的观点的?
先引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进行评析,得出古人“一面致力于读书,一面关心政治”的结论,然后分析东林党人“关心政治”的内涵,再从正面阐述“读书”和“关心政治”不可偏废,最后提出观点并发出号召。
2、文章认为东林党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里?作者这样分析评述东林党人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进步性:一面致力读书,一面关心政治,强于那些只知道读死书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局限性:东林党人仍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而且他们只知道用“君子”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没有反封建的因素。
启发:作者评述历史人物,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并能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佐证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其间展现出来的学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分析鞭辟入里的做学问的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这篇文章让我们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品格?
这篇文章提出的论断至今还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虽然作者邓拓为了写作这一类文章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在那个“突出政治”“政治挂帅”的年代,作者敢于如此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独立思考直抒己见的高风亮节。
4、本文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死读书、闭门读书、不关心社会、不关心时事的现象在青年学生中还是较为普遍的。我们有必要重温本文的观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结合刻文谈谈本文在论证上的特点。
对历史人物的评述,文章有其独到之处,既没有一味肯定他们的进步作用,也没有全盘否定。作者先肯定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然后由追溯了东林党人思想和学说的渊源,指出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
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作者也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既指出“不读书而只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又指出“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也是无用的书呆子”,最后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这样评述历史人物和阐明自己的观点,表现了作者辩证的思维特点,克服了片面性,使文章的论述既全面,又严密。
三、    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四、    自测:
1、请对下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孟姜女庙对联)
2、分析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试着仿写。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
3、请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对“努力学习”与“关心政治”的关系的认识。
五、    自结:
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自由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    教后记:
 

此 教案 是由 汪启洲 发表 联系EMAIL:plcyz@163.com


标题: 鄂教版九年级上《事事关心》教案1
文件大小: 45K
文件格式: doc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事事关心》教学设计4
邓拓《事事关心》原文阅读
《事事关心》ppt课件2
《事事关心》练习
《事事关心》教案3
《事事关心》教案2
《事事关心》教案及练习
《事事关心》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