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课文练习 >>
《内蒙访古》知能同步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0


知能同步训练

 

1.下列加粗的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q9)岖

ji%ng)乎

y^u

B.屏zh4ng

呼韩y6

q*

Cch2n)于

s4i

xi3ng)殿

D.绵g8ng

zh7ng

qu8

2.选词填空:

1)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a.扩展b.延伸c.伸展d.发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

2)大青山是一条并不很高但很(a.辽阔b.宽广c.广阔d.宽阔)的山脉。

3)正因为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a.攻占b.占领占有d.占据)这个沃野。

4)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a.称赞b.赞颂c.歌颂d.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

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1)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答:________

2)对画线部分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屏风”用的形象,贴切地表现出阴山的“屏障”作用。

B.“青铜”用的准,与秋天的阴山颜色一致。

C.“青铜”与作者翦伯赞先生历史学家的身份及此行考古的目

的暗合。

D.这处文字使用了比喻,本体是“阴山”,喻体是“青铜的屏

风”。

3)对“风浪最大”一语的正确理解是:

[    ]

A.汉族与匈奴多次发生激战。

B.寒流南侵,风势恶猛,飞沙走石。

C.剧烈的民族纷争。

D.游牧民族异军突起,盛极一时。

4)这段话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

A.放眼壮丽山河,追怀历代风云变幻。

B.抚今追昔,说不尽的感慨浩叹。

C.歌颂塞上风光,谴责游牧民族南侵。

D.赞美之情掩不住遗憾之意。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T,错的打F

①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②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③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④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A.第①句是递进复句,第②句是条件复句,第③句是假设复句。

   

B.①②③与④构成了第一层次的对比,强调沃野的重要性。

   

C.①、②与③构成了第二层次的对比,强调沃野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D.第④句是一个二重复句,第一个层次从“……威胁”后边切开。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然而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②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③因为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主要的是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而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又主要的是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④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⑤当然,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些和亲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⑥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⑦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1)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层次,下列划分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作者不同意“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这一看法的理由有哪些?

[    ]

A.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B.在封建时代建立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不可能靠共同的阶级利益、

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

C.昭君出塞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

D.封建时代各民族间力量对比和封建关系的改善,主要依靠统

治阶级之间的和解。

E.昭君出塞有利于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利于改善封建

关系。

F.封建时代没有促使民族和解的更好的办法。

 

参考答案

1C  

2.(1c  2d  3d  4d

3.(1)比喻、拟人  2C  3C  4D

4AF   BT  CT   DF

5.(1)⑦  2C  3CE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内蒙访古》说课稿
翦伯赞《内蒙访古》原文阅读
《内蒙访古》ppt课件3
《内蒙访古》flash课件1
《内蒙访古》教学设计4
《内蒙访古》ppt课件2
《内蒙访古》同步训练
《内蒙访古》ppt课件1
《内蒙访古》教案3
《内蒙访古》教案2
《内蒙访古》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