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袁隆平的“寻梦园”》同步练习(二)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6


《袁隆平的“寻梦园”》 

一. 双基测评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睿智(  )           憧憬(  )           淳美(  )           蕴藏(  ) 

    贫瘠(  )           稻穗(  )           浩瀚(  )           翱翔(  ) 

    伊始(  )           功勋(  ) 

  

  2.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力充沛         义无反顾              睿智幽默              艰苦陌生 

    B. 神采换发         五彩缤纷              享誉世界              令人瞩目 

    C. 新年伊始         依依相随              古稀之年              功成名就 

    D. 亮丽登场         浩汉宇宙              蕴藏心底              憧憬未来 

  

  3. 对下面加点词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荣获最高科学技术奖。(“最”表程度,表明这个科学技术奖在国内的地位 ) 

    B.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仍”表示袁隆平从来不曾停止努力 ) 

    C. 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美丽?(“难道”表疑问语气,反映袁隆平对当时农村落后面貌的困惑) 

    D. 对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多么”一词强调了袁隆平的贡献,意义深远 ) 

  

  4. “美丽”是文中的关键词语之一。体会下面句中“美丽”的含义。 

    (1)从没想过把“美丽”这个词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 

    答: 

    (2)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中永远的梦幻,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 

    答: 

  

阅读课文“但当他第一次到农村……‘绿色革命’的新篇章”,完成5-8题。 

  5. 袁隆平到农村时“大吃一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6. 文章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袁隆平的“痴”?试简要概括。 

  

  7. 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他义无返顾的一头栽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 

  

  8. 文章最后说“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之梦”,这个“梦”指的是什么? 

  

二. 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3题。 

    月光如水。 

    枪刺在月光下闪烁出一道寒光。士兵威严地站立在哨位上。 

    将军踏着月光走来,身后跟着一大帮陪同和随从人员。哨兵以规整的姿势迎接将军的到来。 

    将军打量了一下哨兵,以几十年戎马生涯铸就的威严口吻发问:“想不想家呀?” 

    “报告首长:为了革命,不想家!” 

    “假话!”将军剑眉一竖,大声斥责。 

    哨兵的腿发抖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威严的将军是战争年代被称为“常胜将军”的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 

    “革命就不要家了?没有家哪来国?连家都不想咋保国?大话、空话、套话、假话!” 

    人们被震住了,在那突出政治的年代,谁敢说这样的话? 

    “不想家的兵不是好兵。”将军看出了哨兵的紧张,走上前去,拍了拍他还稚嫩的肩,“记着,要想着家里的父老,才能对得起肩上的钢枪。” 

    将军走了。 

    士兵的眼睛湿润了,不由得悄悄将手伸进裤兜里去摸那封已看了无数次的家信。 

  9. 将军听哨兵回答之后“剑眉一竖,大声斥责”,想一想他愤怒的原因是什么? 

    答: 

  

  10. 下面最能体现将军深邃思想的一句话是(  ) 

    A. 革命就不要家了? 

    B. 不想家的兵不是好兵。 

    C. 记着,要想着家里的父老,才能对得起肩上的钢枪。 

  

  11. 用横线画出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12. 跟“身后跟着一大帮陪同和随从人员”相呼应的是哪一句?作者反复写人群的目的是什么? 

  

  13. 给这段文字拟写一个标题。 

  

三. 创新运用 

  14. 走访身边的出色人物,写一篇小通讯在班上交流。 

自评反思(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交流园地(家长、学生、教师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 


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 

  1. ruì  chōng  chún  yùn  jí  suì  hàn  áo  yí  xūn 

  2. C 

  3. A 

  4. (1)袁隆平已过古稀之年,虽然外表谈不上美丽,但他精明能干,活力充沛,富有远见。 

    (2)袁隆平因他幼时对园艺场的美丽记忆而走上了学农道路。 

  5. 现实与梦想真是天壤之别。 

  6. 虽然农村很落后贫瘠,但袁隆平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 

  7. 这更加体现了袁隆平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达到忘我的境界。 

  8. 指造福全人类已成了袁隆平古稀之年的梦想。 

  9. 哨兵回答自己不想家,对于将军来说这是大话、空话、套话、假话。 

  10. C 

  11. 引发乡愁,引出下文,起铺垫作用。 

  12. “将军走了”目的说其他人不敢说真话 

  13. 有家才有国(月光下的故事 ) 

  14. 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4
《袁隆平的“寻梦园”》说课稿
《袁隆平的“寻梦园”》ppt课件3
袁隆平的小故事(5篇)
《袁隆平的“寻梦园”》ppt课件2
袁隆平《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学设计3
《袁隆平的“寻梦园”》flash课件1
《理想》《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及练习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2
《袁隆平的“寻梦园”》教案1
《袁隆平的“寻梦园”》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