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文学的趣味》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25


【教学目的】 

1.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设想】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简介: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二、词语解释: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方剂:简称方。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治病的药方。 


玩索:体味探求。 


纷歧qí:错杂;纷乱。 


绮靡: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笃dǔ嗜:特别爱好。 


三、阅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作者针对文学趣味方面的三种通病,着重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地阅读和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有助于我们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阅读本文,应首先运用既有知识(感知、理解、概括、筛选、比较等等)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辨析品味下边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本文论述的文学趣味的问题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作者运用“以喻明理”“现身说法”等技巧,使论述深入浅出,清楚明了。比如,在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鉴别力的道理时,作者以估计山的大小为喻,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把难懂的道理说得一清二楚。又比如,作者将战胜惰性,获取新的趣味比喻成“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不仅形象地说明了要想获得新的文学趣味,就必须战胜心理惰性,而且突出了惰性的“顽强”与获得新的趣味之不易。在阐明这一观点时,作者还不厌其烦地从初习文言文到改习语体文、学文言文、学诗、学外国文学等多方面结合个人经验反复阐述,令人倍感亲切,文章也深入浅出,增强了说明力。 


二是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疏密有致系文章技巧的要法之一。“疏”指文气舒徐、行文疏朗;“密”指文势紧迫、行文绵密。为文者应努力做到疏密有致,以显现文势文貌的腾挪善变,别生姿态。就本文而言,疏密有致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 


结构上,本文疏密相间,舒卷自如。孔子为至圣先师,其言论多被奉为圭臬。本文开头引用孔子名言,却并不像一般论者那样用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由其引出不同的见解,这就让文势为之一顿,亦令读者精神为之一振。及至转入说明三种通病,分三段排列,文章就变得疏朗起来。待到提出疗救的方剂,继而进一步论述如何才能获取新趣味,并从多个方面列举出自己的种种经验来论证,文貌则趋于繁密。结构上的这种疏密变化,使文章于不经意间透出自然活泼的灵气,不仅显现出大家风范,更增添了感染的力量。 


语言上,本文则视主旨表达的需要,行止自如,繁简适度。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阐明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而不在于批判文学趣味上的欠缺。指出毛病是为了疗治,所以,说明通病只是说出病相,点明危害,而未曾举例详述。而论述如何才能治疗三种通病,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是全文的重点,故时而以喻明理,时而现身说法,时而引言论述,用笔就较繁。至于需要不断创造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讲史”,因其不是本文论述的对象,所以只是一句带过。 


四、布置作业 : 


练习一、二、三、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文学的趣味》ppt课件(27页)
《文学的趣味》ppt课件2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的趣味》pps课件1
《文学的趣味》教案3
《文学的趣味》ppt课件1
《文学的趣味》《明湖居听书》同步练习
苏教版《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