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25 |
文学的趣味
教学目标:1.能解读文章,找出中心论点,理解文章论证思路;2.能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培养自己文学趣味的方法。
教学重点:论述技巧。
教学难点:论述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解
“文学的趣味”,这里是指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欣赏趣味,喜好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趣味高低、雅俗。作者在文章中分析了一些人在文学欣赏方面的“没有趣味”“趣味低劣”“趣味窄狭”,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的阅读、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的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有助于我们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作者对文学趣味的解释是:“文学作品在艺术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普通所谓趣味。”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德]黑格尔《美学》等。
二.引导学生读书,初步感知课文。
分段。全文6节。
1/2—4/5—6;
提出知、乐、好是欣赏,欣赏的依凭是趣味/分析一些人文学欣赏趣味上的毛病/论述解决毛病的方法。
三.学生读书,讨论:
1.一些人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2.如何解决这些毛病?
明确:
第一节文字,引用孔子的话说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靠知、乐、好,而要知、乐、好,就要有趣味。这是正面分析。然后说:“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在知上有欠缺。”突出了欣赏作品时“知”的重要。
这里已经提出了论点: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
第二节文字,分写了一些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在知上有欠缺”的表现即毛病:“精神残废”“中毒”“短视”。
残废
板书: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无知的毛病 中毒
短视
如何解决这些毛病呢?到了第5、6节文字,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方法有哪些?
明确:针对第一种“残废”即无知的毛病,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这里用的是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山作喻,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针对第二种“中毒”和“短视”的毛病,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开疆辟土”,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这里作者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用自己的真实事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
残废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板书: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无知的毛病 中毒 广泛阅读
短视 开疆辟土
四.小结。
主体是解决问题。针对三种毛病,作者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那既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玩索的作品越多,”“种类越发杂,风格越纷歧,”“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作者还认为培养文学趣味要“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读者也须时常创造它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这些关于文学鉴赏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学会辨析、品味、提高欣赏水品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五.随堂检测:
见《相约在高校》语文复习用书(中),第57页1——11题。
六.作业。
见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默写生字词
绮糜 笃嗜 囿于
写出本文的论证提纲。
二. 授新课
研究课文的论述方法。
讨论:
1.课文用了哪些论证技巧?
2.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听学生答问,给以评价。
明确:技巧:首先,论述技巧上深入浅出。文学趣味的问题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但作者运用了“以喻明理”“现身说法”等技巧,使论述深入浅出,清楚明了。比如以大山为喻,以开疆辟土为喻。作者以学习文言文、学诗、学外国文学来说明道理。
其次,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疏,指文字舒徐,行文疏朗;密,指指文势紧迫,行文绵密。
结构:疏密相间,舒卷自如。引孔子话,不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而是为了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一些人的毛病,显得疏;论述疗治那些毛病时,渐趋繁密,显得密。
语言;为了表达的需要,行止自如。主旨在于论述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不在于批判文学趣味上的欠缺,指出毛病是为了疗治,所以,列举毛病只是点出病相,点明危害,没有举例论述。论述如何才能治疗三种病,获得获得可靠的文学趣味时,以喻明理,现身说法,引证论述,用比较繁。
三. 小结
略。
四. 随堂练习
见《相约在高校》语文复习用书(中)第59页二阅读训练。
五. 作业。
见练习册。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