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童稚记趣》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1-08



此试卷无答案,请有做出来的朋友,把答案共享一下。。谢谢合作!

 童稚记趣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童稚(  ) 藐小(  ) 鹤唳(  ) 怡然(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项为之强(强:  )
⑵明察秋毫(秋毫:   )
⑶徐喷以烟(徐:  )
⑷果如鹤唳云端(果:  )
⑸怡然称快(怡然:   )
⑹昂首观之(昂首:   )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义。(4分)
⑴之:物外之趣(  )
   心之所向(  )
   项为之强(  )
   使之冲烟而飞鸣(   )
⑵为:项为之强(  )
   尽为所吞(  )
   以丛草为林(   )
4.本文描写了童年时代的哪两件“物外之趣”?(2分)
⑴    ⑵
5.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6.摘出文中表现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项为之强”写出了观察者怎样的情态?(2分)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⑵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8、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2005年武汉试题)(2分)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9、在下面情景中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2005年台州试题)(2分)
王芳在购书时,不慎将钱包丢在书店里,她连忙回去对售书阿姨说:
A、“阿姨,我刚才买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了,你是否看见了?”
B、“阿姨,请你将钱包还给我,我刚才是丢在你这儿的。”
C、“阿姨,我的钱包刚才放在书柜上的,你现在将它藏在哪儿了?”
D、“阿姨,求求你,将钱包还给我吧,我会加倍酬谢你的。”
第二部分: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本文选自   ,作者   。(2分)
11.表现作者探究世间万物强烈的好奇心的句子是     。(2分)
12.作者自言小时视力好、喜欢观察事物,所以“时有物外之趣”。是不是仅凭视力好、喜欢观察,就能“时有物外之趣”呢?你认为除此之外还要有哪些因素?(3分)

13.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2分)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⑵鞭数十,驱之别院(  )
14.文中“庞然大物”指什么?它是相对什么而言的?为什么说是“拔山倒树”而非“排山倒海”?(3分)


15.请你写出课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并分别造句。(3分)



16.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用“/”标出)(4分)
⑴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⑵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⑶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⑷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
     (二)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7、解释下列加线的字。(4分)
⑴谓其人曰(谓:  )
⑵今日病矣(病:  )
⑶予助苗长矣(予:  )
⑷其子趋而往视之(趋:  )
18、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⑴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⑵苗则槁矣。

20、本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两层,试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另外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层以     为主,第二层以      为主。(3分)
21、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3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40分)
幼时的你有哪些“物外之趣”?不妨写一写,与大家一同分享。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童稚记趣》教后反思
《童稚记趣》说课稿
《童稚记趣》导学案
《童稚记趣》ppt课件4
《童稚记趣》ppt课件3
《童稚记趣》学案
《童稚记趣》表格式教案(2份)
《童稚记趣》练习题
《童稚记趣》ppt课件2
《童稚记趣》ppt课件
沈复《童趣》原文和译文
河大版七年级上《童稚记趣》课堂教学实录
《童稚记趣》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