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课文练习 >>
《药》综合能力测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03


药·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song)然        ne
进(pi5         ju8)取
B.板zh@         di4n
z&ng        su^
C.搭sh4n        开(3o
ku@         y(
D.褴l(          淡(4n
j!          ch*
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
A.渲染气氛  窸窸窣窣  呕心沥血  百无聊赖
B.踉踉跄跄  磬竹难书  淋漓尽至  明察秋毫
C.礼尚往来  恍然大悟  运筹帷幄  不知所错
D.恭恭敬敬  循规蹈矩  通宵达旦  契而不舍
3.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A.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
B.“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C.老栓看看竹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D.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4.选出填入下列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
①华大妈在枕头底下□了半天,□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了两下。
[    ]
A.摸    抖抖         B.掏    抖抖 
C.掏    慢慢         D.摸    抖抖 
a.黑的人一手________过洋钱,________,转身去了。
b.那人一只大手,向他________着;一只手却________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    ]
A.抓  按了按         B.抓  捏了捏   
C.抓  按了按         D.抓  捏了捏   
5.以下对鲁迅作品按体裁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件小事》②《论雷峰塔的倒掉》③《藤野先生》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⑤《社戏》⑥《祝福》⑦《为了忘却的记念》⑧《药》⑨《拿来主义》⑩《记念刘和珍君》
A.③④⑦⑩|②⑨|①⑤⑥⑧
B.①③⑦⑩|②④⑨|⑤⑥⑧
C.④⑦⑧|①③⑤⑨|②⑥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6.下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最符合人物性格的是
[    ]
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________”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A.要不要?还不快拿!     B.干什么?为什么不拿?
C.怕什么?怎的不拿!     D.别怕,拿走吧。
7.请选出下列一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
[    ]
①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
②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PGN0057.TXT/PGN>
③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④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8.填空
《药》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____,是以1907________革命家秋瑾就义为背景,反映了________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小说中悲哀的革命者是________,愚昧而麻木的群众有________,丑恶的爪牙、帮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文中夏瑜坟上的“一圈红白的花”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以一个花圈足以表现当时革命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他的精神将永存。
B.有了这一圈花,可以让在阴冷的地狱中生活的革命者看到人间的革命烈火,以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C.只有一圈红白相间的花,说明了花不多,表明当时的人们不理解革命,揭示了人们对前途充满了胜利的渴望。
D.说明了革命者仍在怀念着他,革命的火种还没有被扑灭,它在黑暗中仍给人以希望。
10.夏瑜说阿义“可怜”的原因是什么?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夏瑜是个罪犯,挨了打也无法还手,也就只能用这样的话来回击阿义。
B.夏瑜认为阿义只会打人逞能,简直不可理喻。
C.夏瑜认为阿义十分糊涂,连好人坏人也分不清。
D.夏瑜认为阿义顽固不化,甘当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走狗。
11.“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________搭赸着走开了。”请填入最恰当的一句
[    ]
A.但又不好意思说         B.但又立刻堆上笑
C.只得露出一丝苦笑       D.只是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12.小说中“古□亭□”用“□”这个符号的用意是
[    ]
A.为了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猜测,写得含蓄深刻
B.有意制造一种神秘的气氛。
C.为了符合特定的情景(破匾、字迹黯淡),同时又起了暗示作用。
D.为了回避忌讳的字眼儿。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药》的片断,回答1316题。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迭迭,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她的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13.在 两处各应填入的词语是
[    ]
A.也  踌躇               B.却  忙乱
C.已  踉跄               D.仍  害怕
14.这个女人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为什么?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    ]
A.自己家境贫寒。         B.自己衣衫褴褛。
C.自己的纸锭太少。       D.自己的儿子是被官府杀死的。
15.华大妈的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是因为
[    ]
A.多年来生活艰难,再加上丧子之痛。
B.一年来生活艰难,再加上店内的生意不好。
C.半年来的生活艰难,再加上丧子之痛。
D.二年来的生活艰难,再加上丧子之痛。
16.对画横线的句子判断正确的是哪两项
[    ]
A.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的丛冢。
B.此处有嘲弄阔人家的意思,将其享乐祝寿讥讽为走向坟墓。
C.这句话说明此处坟地已历时很久,所以坟冢多而杂乱。
D.这里不仅写了坟冢之多,而且暗示了死亡的原因,从而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PGN0059.TXT/PGN>
(二)阅读课文的一个片段,完成1719题。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地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17.夏瑜坟上那一圈红白的花,是有人放上去的。从这段文字中找到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华大妈看到后,“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己的儿子坟上都没有一圈红白的花,觉得对不起儿子。
B.自己儿子的坟在路的右边,却不如左边,没有那一圈花,有一种莫名的嫉妒。
C.想起了儿子吃了人血馒头,却没治好病的伤心事。
D.被官府杀了的人都会有花环,而自己的儿子却没有,华大妈对此很茫然无措。
19.第三段中的三个“他们”分别指
[    ]
A.都指诬告陷害夏瑜的人
B.都指清朝统治者
C.前一个指清朝统治者,后两个指诬告夏瑜的人
D.前一个指诬告夏瑜的人,后一个指清朝统治者
(三)阅读鲁迅的《狂人日记》完成2024题。
 
狂人日记
鲁迅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闷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甲)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PGN0061.TXT/PGN>底细。
……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乙)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地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20.第一部分中加粗字“他”是指
[    ]
A.赵贵翁                 B.赵家的狗
C.街头的人               D.月光
21.第二部分画线的句子表明
[    ]
A.“狂人”曾经是个反封建战士
B.“古久先生”与“狂人”确有私仇
C.“狂人”承认自己的狂暴行为
D.“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踹不得的
22.第三部分画横线的甲句中“他们”是指
[    ]
A.受封建势力迫害而又不自觉参与迫害“狂人”的人
B.受封建势力迫害而又自觉参与“吃人”的人
C.受封建势力迫害而又没意识到的人
D.受封建势力迫害并已经意识到了的人
23.第三部分乙句表明
[    ]
A.“狂人”对中国的历史有钻研到底的精神
B.“狂人”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清醒认识和揭露
C.“狂人”向赵贵翁等人进行宣战的决心
D.“狂人”在清醒时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24.文章结尾“救救孩子”的涵义是
[    ]
A.唤醒人们救救“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B.唤醒人们起来改变吃人社会,消灭吃人现象
C.唤醒人们救救已被吃的人,消灭吃人阶级
D.唤醒人们保护那些未被吃的孩子
【参考答案】
1CA项“蹩”应读bi6,“攫”应读ju6B项“锭”应读d@ng,“冢”应读zh%ng,“嗽”应读sou(轻声),D项“褛”应读l[
2AB项中“磬”应为“罄”,“至”应为“致”;C中“错”应为“措”;D项中“契”应为“锲”)
3DABC为借代,D为比喻)  4.①B  D  5A(散文/杂文/小说)  6C  7A
8.《呐喊》;资产阶级民主;辛亥革命;夏瑜;华老栓夫妇、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花白胡子等;康大叔、红眼睛阿义、夏三爷
9D  10D  11B  12C  13A
14D(夏四奶奶并不理解儿子所从事的事业,反而因为儿子是被官府所杀,不是“良民”而羞愧。)
15C(文中有“秋天的后半夜”和“第二年的清明”,应是半年)
16AD  17.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  18B  19C  20D
21A  22A  23B  24B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鲁迅《药》ppt课件(40页)
《药》评点ppt课件1
浅谈《药》中人名暗示的艺术
《药》教学设计(四课时)内含练习
鲁迅《药》备课札记
鲁迅《药》ppt课件13
鲁迅《药》mp3音频朗读
《药》说课稿
《药》缩写
《药》中的“看客”与“茶客”
《药》写作时代背景
《药》课堂实录
《药》公开课教案8
《药》ppt课件12
《药》评点·教学设计2
药中的动物描写
《药》教学设计7
《药》ppt课件11
沪教版《药》评点·教案1
《药》能力训练
《药》基础训练
《药》练习题
《药》练习测试题(二)
《药》练习测试题(一)
《药》教案6
《药》教案5
《药》教学设计4
《药》教案3
《药》同步练习
鲁迅《药》wma音频课文朗读
《药》flash课件1
《药》ppt课件10
《药》要点讲解
《药》的暗示艺术举隅
《药》关于“如何理解花环?”的思考
《药》的续写
《药》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药》教案2
三个标点一堂课——《药》的教学设计
《药》每一课时
《药》教案1
《药》简案
《药》ppt课件9
《药》ppt课件8
《药》ppt课件7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