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课文练习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训练
作者:lyphm001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6-09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训练
2007、4
一、知识积累:
1、写出描写沙漠的古诗句三句(3分)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描写沙漠的名句,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诗扩展成一段写景的话。(不少于100字)(5分)
                                                                                             
                                                                                           
                                                                                            
3、文中提到《西游记》中的人物,请你选取一个人物,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并举例证明。(6分)
                                                                                              
                                                                                              
4、同学们你能讲一讲你所认识的沙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请从文中找出关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作业】
一、 请你比较一下,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1沙漠是这样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看不见)一只走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魔鬼的幻术(魔术)到了1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揭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对本文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        作者在文中解说了沙漠的几种奇怪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奇把“魔鬼的海”的形成原因归结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魔鬼的海”经常出现在大戈壁夏天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鸣沙山为什么成为当地人崇拜的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鸣沙能鸣的真相是什么?(请找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练习(4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一)
当时法国士兵在沙漠中见到这“魔鬼的海”极为惊奇,…………又叫做海市蜃楼。
9、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海市楼 ()      汪洋万()
10、“孟奇深深思考以后”一句中“深深”的言外之意是                                       
                                                                        (2分)
11、 这段文字引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4分)
                                                                                       
12、 简要说明沙漠中“魔鬼的海”的形成原因。(3分)
                                                                                                
13、 这里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2分)                                                  
14、“空中楼阁”我们没见过,现实中的楼阁你一定见过,请你用简短的文字介绍你见过的楼阁。
(要求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7分)
                                                                                             
                                                                                             
 
(二)阅读第五段答题
15、“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的意思是                                          
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4分)
16、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请你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要求现象和道理都说清楚)(6分)
                                                                                          
                                                                                          
17、这段文字说明了沙漠里的什么怪异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有哪四个?(4分)
                                                                                                 
                                                                                             
18、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沙漠里的这个怪异现象? (2分)
                                                                                             
19、从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看,这篇文章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说说这种文体特点。(4分)
                                                                                         
                                                                                           
 
课堂作业  答案(略) 
课堂作业   一、略  二、1.两种:魔鬼的海、鸣沙      2.光线的折光和反射       3.因为夏天日中,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的酷热,才能形成贴近地面一层空气温度比上面一两米温度高许多的现象,加之光线折光、反射作用,空中物体才能倒影地上。     4.对鸣沙的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认为它很神奇。     5.表面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热后,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 
课后作业   1.采用了记叙、描写、说明多种表达方式,但都是为说明服务的。同样为描写,但显得比较简洁,为说明原理而服务。选文:主要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文中记叙为描写服务;描写生动形象,充满了遐想。 
2.总结:科学小品,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上比较灵活,以吸引读者为宜。但是其他表达方式的运用都是为说明服务的。运用描写时,力求简洁明了。 
3.是因为写作意图不同,本文意图在于科学原理,选文则为突出“海市蜃楼”的美丽和神奇
 
课外扩展阅读(30分)
 【答案】chuō zàng shèn gēkù wèi qǐng dào
2、【解析】注意形似字,结合意思进行填写。
【答案】干燥  急躁 磨刀 摩登 戈壁 游弋 蔚蓝 安慰
3、【解析】结合意思正确填写短语。
【答案】匹陆 顷  阁 即 蜃
4、【解析】考查古诗的背诵和默写。
【答案】略
5、【解析】进一步熟悉课文。【答案】D
6【解析】正确运用关联词语。【答案】B 
7、【解析】 古诗的扩写不等于翻译,要运用描写。【答案】 略
8、【解析】 考查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答案】略
9、【解析】考查字音  【答案】shèn   qǐng
10、【解析】考查句子的言外之意。
【答案】揭示事物奥秘并非易事,科学发现需要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11、【解析】文学常识识记。
【答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
12、【解析】学会筛选信息。
【答案】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一层空气温度比上面一两米温度高许多;因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使人们产生了错觉
13、【解析】考查说明方法。【答案】作诠释
14、【解析】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清楚地说明建筑物。【答案】略
15、【解析】正确解释词语。引用法一般不能写作引用,以便与修辞手法相区别。
【答案】指见到怪异现象,要镇静对待,不必大惊小怪。引用法 
16、【解析】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和积累。
【答案】例如月食,古人认为是天狗吃月亮,实际是由于地球挡在月亮与太阳之间,使月亮无法反射太阳光的缘故。
17、【解析】要抓住说明对象,抓住关键语句。
【答案】鸣沙。⑴面部沙子细而干燥,⑵含有大量石英,⑶晒得火热,⑷沙粒移动摩擦。
18、【解析】事理说明文常用逻辑顺序。
【答案】由现象到本质。
19、【解析】说明文分两类,实体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事理 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阐述事物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解释原因,阐明事理,旨在不但使人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答案】事理说明文  20【解析】精读有关部分,捕捉信息,提炼要点。
【答案】①雨水多了,森林能贮水;雨水少时,人们可利用森林涵养的水源。②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空气。
21【解析】要通览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答案】①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以上被采伐和毁掉;②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
22【解析】注意语言的运用。
【答案】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3【解析】注意说明文语言的表达效果。时间之短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24 【解析】扣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这一主题,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答案】示例:①水土流失②动物家园遭受破坏,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
25【解析】建议要有一定的可行性;标语用语要简明、得体,有一定的警示性。【答案】略
26【解析】根据内容,填写成语。【答案】 B 
27【解析】联系实际,结合地方天气特点。
【答案】北方地区多次遭受沙尘暴袭击;南方的有些城市出现了泥雨天气。
28【解析】考查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内容。然后确定提取信息的范围在第②段。根据第①段提出的问题,抓住第②段开头“由于”这个词,就知道第②段是说明“愈演愈烈的原因”的。第②段共有4句话,前3句各说明一个原因。
【答案】 ①西北的许多地方在不具备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②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场放牧大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③荒漠化防治资金严重不足,建设力度不够。
 29【解析】理清结构层次。【答案】 D 
 30【解析】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心情。
【答案】忧虑(担忧、焦急),欣慰。
31【解析】 抓住语句,判断说明方法。
【答案】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1页)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10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9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教案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16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1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反思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读后感(3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27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实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7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导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练习及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10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竺可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原文阅读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效表格式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堂实录及点评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图片素材(32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9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7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练习(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练习(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练习(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6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5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6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5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后练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达标练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