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沪教版《汗血马》教案1
作者:王俊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1-29


二八 汗血马
上海市南汇区万祥学校 王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鼓励学生为追求精神的自由而奋斗不止。
说明: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汗血马》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从1946年的《在牢狱》起,诗人牛汉就执著地追求一个永不退色的主题:即受难灵魂的挣扎与不屈的抗争,他的一行行诗,一首首诗充满血性,他以他的血点燃你的血。
《汗血马》(1986.8).描写了汗血马极尽奔驰之耗尽汗与血,从飞奔到自燃到扑倒的过程,悲壮而奇美:“它只向前飞奔/浑身蒸腾出彤云似的血气/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和凝冻的云天/生命不停地自燃//流尽最后一滴血/用筋骨还飞奔一千里//汗血马/扑倒在生命的顶点/焚化成了一朵/雪白的花.”它是诗人“生活境遇的危难和心灵得抑郁不舒,更能激发一个人对命运抗争的力量,而诗就是在这种抗争中萌生的”极其生动的写照.
然而牛汉的境遇、生活毕竟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所以课前应要求学生收集牛汉及汗血马的背景资料,为学生顺利走进诗歌作铺垫,因为语文学习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的理解,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及作者特殊的生活背景。同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诗歌本身的特点,然学生通过朗读、对意蕴深刻的诗句的把握,理解汗血马的象征意义,获得智慧与道德的成长。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读诗歌,通过诗歌意象把握诗歌的意蕴
2、难点:理解诗中汗血马的象征意义。
说明: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借助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朗读是把握文本、体会情感的有效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圈划,抓住关键句感受文章内容。同时,结合课文后“学习建议”中的知识点,渗透一定的朗读方法。诗歌是最古老、最优美的文学形式,它语言精美,形象、节奏感强,具有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的特点。在语文的地位日渐“式微”的今天。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品味语言,增加对语言美的感性认识,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可谓适当其时。
《汗血马》这首诗,语言传神,感情浑厚,节奏舒缓却有力,是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美的很好材料。而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的中学生也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所以把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朗读,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意在通过美读训练,让学生品味揣摩语言,领悟哲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介绍背景
1、谁来介绍一下汗血马是一种怎样的马?
2、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和风格。
学生自由发言,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让学生了解诗人生平和诗人写作内容、风格,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
2、抽一学生读,让学生比较评价:谁读的更好一些?
3、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把诗歌读好?
朗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第一、三、六小节语气稍缓声音稍轻;二、四、五小节声音由低沉到激昂,读出汗血马飞奔的雄姿和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最后一节是诗人感情的深沉流露,要读出诗人那种为实现理想,追求自由死而后已的精神美,声音低沉一字一顿。
4、继续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5、你们读到了什么?(重点:内容的把握、诗句的联想)
1、学生倾听
2、学生个别读、比较评价。
3、学生谈朗读方法。
4、学生散读。
5、交流朗读体会。
1、诗歌的音乐美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兴趣;教师的范读便于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
2、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了解和掌握一些朗读方法,为他们的可持续学习诗歌提供物质基础。
研读赏析
合作探究
1、给出阅读要求:请用直线画出你你喜欢的或含义深刻的诗句,并作旁批;用○划出你表现力强的词语;用~划出你不理解词语或句子。
2、形象探究
这是一匹怎样的汗血马?
3、理解象征
汗血马的飞奔象征什么?
4、合作探究
诗歌的最后一节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5、总结。
1、学生自主阅读,对关键词句反复朗读品味。
2、学生合作探究。
3、交 流。
1、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他们养成圈划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2、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在实践、欣赏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汗血马的意蕴,从而把握诗歌主旨。
迁移拓展
诵读比较
1比较阅读:牛汉的《华南虎》
从内容、情感、主旨等方面谈谈这两首诗的区别及文章的情感。
明确:两首诗歌让我们感到人在不同的生存状态下会表现出相同的精神境界,那就是独立的精神、个性的追求,这也正是我们的追求。
1、学生诵读
2、学生交流
加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背诵全诗
2、联想和想象练习:以《汗血马的独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象,表现汗血马的内心世界。
3、摘抄自己喜欢的诗句。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思路点拨】
歌是配乐的诗,诗是没有曲的音乐。因此在师生朗读的过程中,配上了节奏与诗歌节奏相配的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的兴趣及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兴趣。老师的朗读一方面便于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另一方面注重于“导引”,为学生提供朗读的外化要求。“你们读到了什么?”问题的设置则是为了达到对诗歌内容、主题的感性理解的目的,因为这是领悟诗歌所蕴涵的人生哲理的前提。
整体感悟”和“研读赏析”中的朗读是同一教学目标的两个不同的朗读要求,前者注重于“导”,后者注重于“悟”,如果说整体感知中的朗读注重于“导”那么这一模块教学的朗读注重于“悟”,通过语言的赏析、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读的内化要求,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能使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在“研读赏析”中,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欣赏,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圈划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迁移拓展”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是为了方法与技能的时间和运用,还为了加深对情意目标的理解课堂延伸。努力使学生各个方面都有所收获
【练习举隅】
1、你喜欢这首诗歌吗?请有感情的朗读给你的父母听,让他们和你一起走进牛汉的情感世界!
2、收集一些关于汗血马的传说、故事给同学听听
3、尝试写一首小诗,写出你下的小动物的形象气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汗血马》同步练习
《汗血马》预习练习
《汗血马》ppt课件3
《汗血马》学案
《汗血马》mp3音频朗读
《汗血马》ppt课件2
《汗血马》教学设计4
《汗血马》教案3
牛汉《汗血马》原文阅读
《汗血马》ppt课件1
《汗血马》参考资料
《马》的跑步声及叫声
《汗血马》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