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立交桥》教学设计4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02 |
教案示例之四
讲读课 北京立交桥(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欣赏生动细致的描写。2、体会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区别和联系。3、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了《中国石拱桥》一文,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石拱桥是桥的一类,同学们在生活中自然见过不少的桥,那么,根据自己的理解,请大家谈谈,什么是桥?(估计一般学生都认为:桥是架在水上的方便通行的一种建筑。或许也会有学生指出桥有不架设在水上的,教师见机行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抛出比较科学的定义)好,刚才大家都作了积极的发言,桥的准确定义是:供铁路、道路等跨越河流、山川、障碍物或其它交通线而修建的架空通道(据《新华词典》)。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种新型的桥梁不断涌现。这节课我们见识一种新型桥——北京立交桥。
2、板书课题及作者。
3、常规检查:
①读准字音:匝道 浊流 翌日 鸟瞰 湍急
老妪 疏浚 惬意 徜徉 迥异
②解释词义:
孩提
窥见
并行不悖
姹紫嫣红
偃旗息鼓
4、听读课文。由学生2—4人轮读,学生注视课文细心听读,进一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5、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结构,写出结构提纲:
6、指导学生重点新闻记者第三部分。要求:①弄清本部分文字在结构上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好处。②细心品味语言,作者是如何描绘出立交桥的美丽姿态的?③明确文中插图与哪段文字对应,要求学生根据图画和文中的描写,用说明性的语言对其进行说明。
7、问题讨论:①课文开头的写法和末段中的插叙有什么作用?②课文描写北京立交桥表现了什么?
8、献疑解疑。学生提出疑惑之处,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解答。
9、课堂练习(事先印好,分发全班)。
(1)读拼音写汉字:
yì( )日鸟 kàn( ) qiè( )意
tuán( )急 chà( )紫yān( )红
并行不bèi( ) yǎn( )旗息鼓
(2)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
①十年间,长虹飞架遍京华。 ( )
②每座都是一件艺术品,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字的诗。 ( )
③“大道通天,各走一边”纵情地行,痛快地跑,何等顺畅、惬意! ( )
④街心公园里栽有松柏,植有鲜花,立着雕塑,置首坐椅,俨然一座立体花园。 ( )
(3)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①矗立在京都东大门的三元桥,又别具风格,开阔、舒展、豁亮。 ( )
②它是桥群组成。8座跨河桥,6座匝道桥,4座通道桥…… ( )
③一座座桥,组成一只巨大的振翅欲飞的蜻蜓,仿佛是刻意创作的超大型艺术雕塑。( )
④1974年,复兴门立体交叉桥,一种我从未见过的陆地桥,闯入了我们的生活。 ( )
10、课外作业: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