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黔之驴》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4-08


《黔之驴》课堂实录

(一)导入 
1、 导言:一头貌似强大的驴为什么被老虎“断其喉、尽其肉”呢?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寓言《黔之驴》,共同体会其中的寓意。 
2、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一生留下600多篇作品,包括诗、文两部分,文的成就大于诗。他的寓言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实,推陈出新。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以寄寓哲理或表达政治见解。 
正课 
1、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朗读一遍课文? 
生:( 举手) 
师:(叫一名女生朗读) 
师:读的很好,很流利。 
师:哪位男同学再读一读。 
生:(有许多男生举手) 
师:(点名)你来读。 
师:(生读完,师纠正字音)“载”字读四声zài,不读zǎi。当表示“年”时读zǎi,如“三年五载”。“一年半载”。而表示交通运输时读zài.如“装载”。 
师:下面大家听一遍课文录音,要听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教师放录音) 
生:(静静地听) 
师:下面给大家时间,出声自由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生:(自己出声自由朗读) 
2、译 
师:读完课文后,请大家结合注释自己试译课文。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在试译的基础上,还译不准的句子,小组内可以互相合作互译。 
生:(看书,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词语手册》自己翻译课文) 
师:(巡视)。 
生:(开始小组内互译课文。) 
师:好了,现在谁能翻译课文 
生:(纷纷举手) 
师:你来翻译第一段。 
生:译(略) 
师:翻译很准,谁来翻译第二段。 
生:译第二段(略) 
师:(纠正)“技止此耳”译成“技能或本领不过如此罢了。” 
3、质疑、讨论 
师:下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背景是一片森林,前景是一只动态的老虎),讨论以下问题:你能分别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来吗? 
生:(学生看书,之后举手)心理活动的有:“虎大骇。”“以为且噬已也”。“以为神” 
师:嗯,这是心理活动,表示动作的呢? 
生:“蔽林间窥之” 
师:对,还有吗?谁能补充。 
生:“稍出近之”“跳踉大阚” 
师:好。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驴的吗? 
生:叫声。 
师:根据是什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生:“驴一鸣”。 
师:答得很好。除此以外,还有吗?谁来补充?好,你来说。 
生:还有动作。如“驴大怒,啼之”。 
师:好,看大屏幕。(出示课件)(flash,驴的后腿踢虎) 
师:不错,这是它的本领。除了这两点以外,还有吗? 
生:(在思考) 
师:(提示)大家别忘了,开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驴的外表的? 
生:(思考)哦,“庞然大物” 
师:对,那这是从哪方面来写的呢? 
生:是体形。 
师:体形?应该说是“形体”。 
师:就是说作者从声音、动作、形体三个方面来写驴的。 
师: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 
生:因为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以为神”,当作神奇的东西。 
师:虎后来为什么能吃掉驴? 
生: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会叫,会踢,所以能吃掉驴。 
师:嗯,老虎知道驴的本领只会“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师: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虎能做到“知已知彼,――― 
生:“百战不殆”。 
师:好,我们看一下屏幕,老虎吃掉驴的过程。(出示课件)(虎跳过去,咬住驴的喉咙,吃掉它的肉。) 
师:也就是文中所描述的,虎“跳―――― 
生:(齐答)“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 
师:很好。看来我们今后再做什么事的时候,一定要熟悉对方或这种事物,才能了解它,从而战胜它(他)。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为什么? 
 (这时候学生的想象思维、逻辑思维充分被调动起来,大家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生::驴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驴起初叫喊时,把老虎吓跑了,如果它这时候趁机逃走,就不会被老虎吃掉。 
生:驴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它没有什么真本领,只会踢,当老虎看清了它的真本事之后,就把它吃掉了。 
生: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驴能避免自己的悲剧,一种是驴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 
 师:嗯。有两种可能。好,请你说说这两种可能的原因。 
生:第一种可能,如果驴掌握了真本领,有真才实学,那么它就不会被老虎吃掉。第二种可能,老虎反复观察驴,已摸清了驴的底细,知道它只会踢,没有什么其它的本事,所以“断其喉、尽其肉”。 
师:第一个角度,是从驴的角度谈的,第二个角度,则是从老虎的角度谈的,很好。谁还能说说。 
生:我认为驴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老虎知道躲在树林子里观察驴,而驴却不知道观察老虎,就在那等的,所以被老虎吃掉。 
生:它不能做到知已知彼,虎非常了解对方,而它却不了解老虎,因此被老虎吃掉 。  
生:驴对老虎不感兴趣。驴是吃草动物,不是吃肉动物。所以它不会吃掉虎,只能被老虎吃掉。 
生:“好事者”如果不把驴运到贵州,把它运到别的地方,那它就不会被老虎吃掉。 
生:这不怨驴,而怨那个人。 
生:那不能这么说,动物不就是被人运来运去吗,那也不能动物给人运走吧。 
师:我们考虑的是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无非有两种可能,或者能避免,或者不能避免。不论哪一种可能,只要能说明你的理由即可。但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驴之所以最终被老虎吃掉,是因为它没有什么真本事。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掌握真本领,有真才实学,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总结寓意 
师:寓言往往通过一定的故事,讲明一个道理,寓含讽喻劝戒的意义。它常用动植物或非生物作为主人公,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那么这篇寓言借驴和虎这两个动物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师:(出示课件)从以下几个角度归纳寓意: 
从驴的角度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从虎的角度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从其它的角度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生:(讨论)从驴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掌握文化知识,有了真知识、真本领,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 
生:从驴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我认为应该谦虚。如果驴不在虎的面前叫、不“鸣”,那它也不会被老虎吃掉。 
生:从老虎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多观察,多了解对方的情况,才能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生:从老虎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认为做事要谨慎 。 
师:嗯,应谨慎。从哪能看出来呢? 
生:起初虎不了解驴的时候,它“蔽林间窥之”,躲在树林子里偷看,当驴一鸣,给老虎吓跑之后,它又回来继续观察,如“稍出近之”,“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师:嗯,老虎不貌然出击,不轻易出手,办事很小心谨慎。 
生:老虎认准一个目标,就不放弃,始终坚持。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它被驴的叫声吓跑之后,又回来继续观察,找机会下手,直到吃掉驴。 
师:(笑),虎不达目的不罢休。嗯,很好,有自己的见解。 
师:虎没有被驴的叫声吓倒,没有被驴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应该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也应该掌握真本领。通过这篇寓言的学习,我们应明确意识到:“真才实学”这四个字的重要。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要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黔之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二模)
《黔之驴》ppt课件(17页)
《黔之驴》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黔之驴》《日喻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黔之驴》ppt课件(21页)
《黔之驴》知识点荟萃
《黔之驴》《采莲曲》《爱莲说》《为学》《礼记一则》《卖炭翁》知识点
《黔之驴》ppt课件(14页)
《黔之驴》阅读习题及答案(三)
《黔之驴》教案16
《黔之驴》练习3
《黔之驴》ppt课件(28页)
《黔之驴》赏析
《黔之驴》教学设计15
《黔之驴》ppt课件(23页)
《黔之驴》ppt课件(24页)
《黔之驴》表格式导学案7
《黔之驴》教学反思
《黔之驴》导学案6
《黔之驴》故事新编
《黔之驴》学案4
《黔之驴》课堂实录3
《黔之驴》复习资料
《黔之驴》教案14
黔之驴课外练习《谄虎》、《长生猪》
《黔之驴》ppt课件(35页)2
《黔之驴》《爱莲说》复习反馈
《黔之驴》学案2
《黔之驴》ppt课件(35页)
《黔之驴》点击答案
《狼》《黠鼠赋》《黔之驴》点击答案
《黔之驴》教案13
《黔之驴》学习重点
《黔之驴》练习
《狼》《黠鼠赋》《黔之驴》期末复习练习
《黔之驴》练习题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黔之驴》导学案
《黔之驴》教学实录
《黔之驴》导学案2
《柳宗元》专题介绍ppt课件
《黔之驴》教案12
《黔之驴》阅读习题(2篇)
《黔之驴》ppt课件12
《黔之驴》ppt课件11
《黔之驴》教案1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