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布衣总统”孙中山》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17


设计思想] 
《“布衣总统”孙中山》是一篇传记,文章以小见大,通过记叙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他甘于淡泊的非凡品质。因此,我从“布衣”切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辅以多媒体,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感受孙中山的人格魅力,进而引导他们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并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整个过程分为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迁移和巩固练习五个阶段。 
[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影片(用多媒体播放孙中山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的场景)。孙中山作为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的第一位伟人。那么,根据你对一般国家元首的了解,你认为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生1:我觉得他的生活应该是很奢华的:吃最好的,住的也一定是最好的。 
生2:我觉得他应该是像以前的皇帝一样有“三宫六院”。(众人大笑) 
生3:我觉得他吃的应该是山珍海味,住的也应该是很豪华的,穿着制作精良的总统服,然后出门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好多随从,风风火火的。 
师:这位同学谈得很具体,但“风风火火”用于形容做事很有劲头,形容场面热闹应该用——“风风光光”(生齐答)对!还有同学愿意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4:我也认同他们的看法,我觉得孙中山有绝对的权利要求别人为他服务,因为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有学生点头) 
师:我想刚才几位同学的看法应该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意见,(学生点头)我们觉得孙中山无论享受绫罗绸缎,还是山珍海味,都无可厚非,因为他是总统。然而现实中的孙中山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请看陈廷一的传记《“布衣总统”孙中山》。(教师板书课题,多媒体展示) 
师:题目中“布衣”是什么意思? 
生5:“布衣”古代指平民百姓。 
师:对!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6: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贵族可以穿绫罗绸缎,而普通百姓只能穿粗布衣服,于是“布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 
师:非常正确!其实除了“布衣”之外,还有一种更劣等的衣服,就是我们在《五柳先生传》中接触到的,是什么?──“短褐”(学生大声齐答)。 
师:所以这个“短褐”在古代就成了穷人的代称。但课文中“布衣”和“总统”又怎么会结合在一起呢?从课文就可知道孙中山这个称谓原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前四段。(学生朗读) 
师:非常整齐,声音很洪亮。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字──“崇”(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正确读音是“chóng”,请与“祟(suì)”区分开来。 
通过朗读,我们知道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称谓来源于早年他与张之洞一段交往的故事,可见,孙中山早已胸怀“非布衣”的大志,并且很有伟人气质。但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并不是他“非布衣”的大志,而是他的“布衣”情结。“布衣”在文中的意思是──简朴(学生齐答)。 
那么,作为大总统的孙中山,他身上具有哪些“布衣”色彩?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并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加以体会。(多媒体展示问题) 
(学生阅读课文,并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生派代表回答。) 
生7:我们认为孙中山先生的“布衣”色彩主要体现在他的居住、衣着、饮食和出行四个方面。 
师:大家同意吗?(学生都表示同意,教师板书)能结合相关词句说说吗? 
生8:孙中山先生的居住条件非常简朴,体现在这句话上“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一张沙发”。 
师:这句话中最富表现力的词有哪些? 
生8:“不大”、“四把”、“两张”和三个“一张”中的几个数词写出孙中山先生的房间摆设很简单,说明他住的地方很简朴。 
生9:我补充。还有一句“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做饭厅”中的“兼”字写出孙中山先生的住房面积很小,这也体现了他的“布衣”色彩。 
生10:孙中山的衣着很简朴,体现在他把“学生装”改为“中山装”作总统服这件事上。 
生11:我觉得文中最能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简朴”的,就是关于“食”这个方面的内容。 
师:为什么? 
生11:因为在这个方面,既有正面表现,又有反面衬托。 
师:能具体些吗? 
生11:第9段从正面表现他吃的很简单、很普通,然后用唐绍仪、伍廷芳饮食很奢侈来进行反衬,更加突出了孙中山先生在饮食方面的简朴,很有表现力。(学生频频点头) 
生12:孙中山出行的“布衣”色彩体现在“为避免惊扰群众,他总是悄悄出巡,不声不响”这句话上。 
师:他有没有风光出行的条件? 
生12:有,这句话“总统府内有……24辆汽车”,其实他完全有条件风风光光地出行,但为了老百姓他只是悄悄地出行,令我很感动。 
师:这里除体现他的简朴之外,还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学生小声交流一会儿后,有学生举手) 
生13:还体现了他的“平等”、“博爱”的思想。 
教师肯定后归纳:孙中山先生的“布衣”色彩主要体现在他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的住、衣、食、行等生活细节上,尽管他贵为总统,但是日常生活中依然保持“简朴”,体现他作为世纪伟人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质和精神──甘于淡泊,关心群众,由此辐射出他永不褪色的人格魅力。(根据学生分析,用多媒体展示详细板书) 
师:孙中山一生东奔西走,漂洋过海,南征北战,可写的材料有很多,可作者为什么只是选取这么几个生活片断来写呢? 
生14:因为的文章的中心是为了表现孙中山先生的“简朴”,所以…… 
生15:因为要根据文章中心选择材料,东奔西走、漂洋过海这些事例与中心关系不大。 
师:概括地说,就是围绕“简朴”这一中心,用住、衣、食、行等日常生活片段来反映人物甘于淡泊的思想品质,可谓以小见大,选材精当,这正是传记文学的特色。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知道了孙中山的“简朴”生活,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名人的“简朴”的事例?你是怎么看待“简朴”的?你认为在现今社会怎样才算做到了简朴?请任选一到两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多媒体展示问题) 
生16:我知道的有周总理的事例,他的那件睡衣穿了20多年,总是补了再补,已经补得无绒无色了,衫衣也换了领子和袖口,补得深浅不一。 
生17:还有毛泽东也是这样,衣服破了也不舍得丢,总是补了再补,体现了他的简朴。 
生18:香港的首富李嘉诚至今佩带着一块26美元左右的廉价手表,并自豪地说现在花在自己身上的钱越来越少了。他也是很简朴的。 
师:几位同学谈的都是第一个话题,那么另外两个话题有同学愿意谈谈吗? 
生19:我觉得“简朴”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精神,但时代不同,“简朴”的含义也不同。现代社会的“简朴”并不是要求我们穿破衣服或打补丁的衣服,而是不铺张浪费,必需的花费不是浪费,关键要用之有度。 
生20:“简朴”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应该大力提倡,但过度的节约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过分节约,就会使消费量降低,那么国家的经济就得不到持续的发展,(众大笑)所以我觉得“简朴”也应适度。 
生21:我认为现今社会讲简朴,就是对于物质不能过分追求,但要有适度的欲望。(众感惊奇)对于钱要“当用就用”,用之有度不铺张浪费,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如买书、参加培训等。 
生22:我想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看法,就是“不该讲究的不讲究,该讲究的尽量不讲究”,即使在现今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年代,也应该像这句话那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 
师:“简朴”是我们每个时代都需要的,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现阶段来说就是要量力而行,用之有度…… 
小结: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断言:“简朴是一种力量,一种魔鬼式的力量。它是胜利之本,是兴国之兆”。可见,无论历史还是现今,无论国家还是个人,“简朴”都不可忽视,正所谓“成由节俭败由奢”。 
再回到课文。课文引用了北伐军的军歌,其中“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格? 
生:运用了比喻和比拟。 
师:试用同样的修辞格,仿写句子。(多媒体展示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并动笔写写,教师指点。学生感觉较困难,教师举例:红旗一舞哗哗哗,巨龙正腾飞。) 
生23:钟声一响铃铃铃,我们都起床。 
师:注意“我们”这个地方应该用比喻。 
生24:闹铃一吼铛铛铛,睡虫齐翻身。(众大笑,鼓掌) 
生25:雄鸡一唱喔喔喔,花儿齐开放。 
生26:号声一吼嘟嘟嘟,猛虎向前冲。比喻战场上战士作战勇猛。 
…… 
师:同学们说的太有意思了!如果时间允许话,我真想继续听下去。最后请允许我用黑格尔的一句话作为本节课的结语。他说:历史题材有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品就永恒;而在人的身上,同样也有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人便成了永恒。孙中山作为一带伟人,他的思想,他的精神都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点来看,我们相信,孙中山先生也是可以成为永恒了。下课! 
[评价] 
这是一堂较成功的阅读教学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和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时,教师先让学生设想总统的日常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再问他们实际上作为总统的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这便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形成矛盾,因而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自主性和能动性。二是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教师围绕教学目的设计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思维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较好地达成了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是学科特色鲜明,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整堂课紧紧围绕孙中山的人格魅力这一中心,或梳理内容,或揣摩语言,或领悟写法,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自然而紧密。四是重视课内向课外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又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五是运用多媒体能注意与学科内容的有机整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凸显了教师个性。当然,这堂课还可进一步完善:一是增强探究性问题设计的挑战性,二是优化课堂评价,体现评价的多样性和发展性。 
                                 清远市第一中学语文学科主持人  朱立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布衣总统”孙中山》自主学案
《“布衣总统”孙中山》练习题
《“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9
《“布衣总统”孙中山》说课稿
《“布衣总统”孙中山》《留取丹心照汗青》比较阅读ppt课件
《“布衣总统”孙中山》ppt课件5
《“布衣总统”孙中山》ppt课件4
《“布衣总统”孙中山》ppt课件3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学反思
陈廷一《“布衣总统”孙中山》原文阅读
《“布衣总统”孙中山》ppt课件2
《“布衣总统”孙中山》同步练习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8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7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6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学设计5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学设计4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3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2
《“布衣总统”孙中山》ppt课件2
《“布衣总统”孙中山》重点、难点与对策及同步练习
《平民总统孙中山》ppt课件1
《“布衣总统”孙中山》ppt课件1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