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课文练习 >>
《壶口与龙门》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2-02


(一)
三峡之秋
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现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色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轮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过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
1.三峡秋天总的特征是                             。(从文中摘要填空)(5分)
2.本文在写法上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转移观察点并选择富有特征的典型景物,多角度表现三峡之秋的各自情态。请你根据选文填空。选文描写三峡秋天的早晨、中午和下午的景色,分别突出了它                                   的特点,多角度表达了作者                        。(5分)
3.“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蒙眬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这句话意思是(  )(5分)
A、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B、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时,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C、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4、指出文中第3、4、5自然段加点的三个代词所指代的是什么?(6分)
⑴“它”指
⑵“这”指
⑶“它们”指
5、“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这是因为(  )(4分)
A、长江到这里便窄了,像小溪一样。
B、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C、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溪。
(二)
泰山一片月
泰山山腰的柏洞,月景又是另一番韵味。这里是古松古柏的世界。涧水清清,滋润着满山森森的古树林。二三百年的老树,只能屈居小字辈。莽莽苍苍的树林中,极少野草和杂生的小树,勤快的山风,就像是不辞辛苦的清洁工人,洒扫庭除。月光遍地,树影婆娑。细细看去,斑驳陆离的坡地上,仿佛还有扫帚留下的痕迹,给人一种如返古朴故园的暖融融的感觉。从山上俯视,月下松林,一派素装,高洁雅致;从山下仰望,浓墨如泼,虚实相间,恰似一幅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泰山的月亮,也贪恋这块净土,从浩渺遥远的天庭中,竟忘情地落在那剪影似的逶迤的山脊上。走着,走着,仿佛只要紧走几步,就可以走进明镜般的月亮里去。
泰山山脚,有一座普照寺,曾是冯玉祥先生隐居过的地方。当年,抗日战争爆发,正值国家民族危亡之秋,冯先生深明大义,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力挽狂澜,不幸屡遭暗算,失败以后,便来到这里。一页悲壮而苦涩的历史,永远镌刻在这块土地上了。寺中的筛月亭,是赏月的佳处。逝者如斯夫,只有一轮明月,深情而依恋地辉映着一片琼楼玉宇。一棵相传是六朝老僧种植的千年松,虬枝弯曲如盘龙,英气逼人,枝枝丫丫,旁逸斜出,松叶如针,令人肃然起敬。月行中天,丝丝缕缕的月光,从枝繁叶茂的缝隙中筛落而下,骤然间,掠过几丝晚风,树梢一阵沙沙地颤动,摇落的月光,似片片雪花,使人通体生凉。待定神看时,杳无踪迹,树影又恰似凝住了。那一棵棵历经沧桑劫难的古树,竟看不到一丝枯枝败叶,它们抖擞精神,悄然屹立着,是独享这圣洁的佛国之乡的清幽和恬静,还是悉心期待着那日出东方,普照大地的气势恢宏的一幕?
曾听一位青年散文家说过: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月亮的时代。乍听起来,新奇之中未免有点茫然。上了泰山,才真正理解这话中的诗味和哲理:月亮是美的,美化着山,美化着水,美化着严峻的历史和人人向往的未来,也美化着一颗颗不泯的心哩!
泰山月,是很美的。那空明澄碧的月色,令人想起潺潺的清泉。坐在泰山极顶的观月峰上赏月,云淡风轻,玉盏般的圆月,悄无声息地悬在空中,那样的清,那样的静,恰似一泓蓄满琼浆的晶亮亮的湖,恍如一伸手,就可以掬下一杯清冽冽的甘露哩!
我见过西子湖畔的平湖秋月。十里荷花,一派烟云。月儿刚露脸,漫天就抖下迷迷蒙蒙的雾,那月色总是潮润润的,妩媚中颇有几丝缠绵;泰山月的韵致,却迥然不同。万里平畴,独尊一岳。那月光,明朗得很,干净得很。上了南天门,便是“天街”,凡尘淘尽,一碧如洗。“天街”两侧,庙宇,古道,高楼,绿树,剔透玲珑,纤尘不染,全浸润在脉脉的月色里。极远的地方,有一缕洁白的云霓,轻盈而扶摇直上,欲乘风飘去,那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么?游目骋怀,你不得不赞叹古人创造的“月华如水”的妙喻。泰山一片月,消融了山的险峻,树的苍凉,消融了古庙的寂寞,峡谷的幽深。白日里,“云端挂天梯”的“十八盘”,此刻,也完全失却了峭拔和威严,而幻成泛着银晕的飘带,宁静而温柔地飘浮着,万籁俱寂。
6.请用三个字概括泰山月的特点。(5分)
7.说说“泰山月”与“西湖月”有何不同? (5分)
8、泰山山腰柏洞的月景具有怎样的特点?(5分)
9、对山脚普照寺月光的描写,突出了                        的美;对泰山顶天街月色的描写,突出了                          的美。(4分)
10、“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月亮的时代”,联系全文,说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6分)
 
(参考答案:1、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2、明丽;热烈;明亮;对祖国锦锈河山的无限深情。(大意对即可) 3、B 4、⑴指长江⑵指雾⑶指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 5、C 6、美、静、清 7、泰山月明朗、干净;西子湖畔的月潮润、妩媚、缠绵。 8、古朴、高洁、雅致。 9、“清幽和恬静”“宁静而温柔” 10、美丽的时代,充满希望的时代。(意近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壶口与龙门》ppt课件(13页)
课外阅读《运河与扬子江》 《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助读资料
比较探究《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2
《壶口与龙门》教案6
《壶口与龙门》教案5
《壶口与龙门》表格式教案4
《壶口与龙门》教案3
《壶口与龙门》ppt课件2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导学案
《壶口与龙门》ppt课件1
《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学参考
《壶口与龙门》教案1
《壶口与龙门》教案及练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千古涛声》教学指导
北师大版《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