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8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7-07


会员:pingpingyue 友情提供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胡同文化的基本方法。

2:体会汪曾祺对胡同文化所怀的情感。

3: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

l       同学们,知道放的图片是哪里吗?

答:北京

l       具体点。

答:北京胡同。

l       有同学去过北京吗?提起北京,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答

l       那,去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三绝。

这第一绝,就是古老精致的石狮子。威猛的狮子,总是会令人肃然起敬。我国最有名的石狮子,当数北京天安门前的两对巨型石狮,庄严威猛,与端庄的华表共同映衬雄伟的城楼,象征中国古老的文明。

第二绝是北京的小吃。去北京旅游,有句话:“到北京,不吃北京小吃,那不白来了吗?”其中又已北京烤鸭最为著名,我国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的他的作品《冒号》里面这样形容:这个北京烤鸭啊,烤的焦黄焦黄,咬一口滋滋冒油。

北京的第三绝就是——胡同也有文化。有人说,没去过北京的胡同,算不上真正的了解北京。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虽然没办法目睹北京石狮子,也无法品尝北京小吃,但我们可以通过汪曾祺先生的小品文来感受北京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l       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pp显示)

汪曾祺:(1920-1998)现代作家。先后曾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为北京京剧院)任编辑。主要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评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三、字词分析

摄(shè)影  镊(niè)子  房檩 (lìn)  棱(léng)角  网络 (luò)

蛤蟆(há ma)陵  腌(yān)    摞(luò)    噌(cēng)的一声

 

四、课文分析

(1)   默读1-5段,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pp板书)

(2)  学生朗读6-9段,教师范读10-12段
概括住在胡同里的人有怎样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pp板书)

 

(3)讨论 课堂高潮

l       提问:我们刚才概括了北京人的特点,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北京人易于满足表现在哪?

明确:第8段。

请学生朗读重点语句,(pp显示),并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虾米皮熬白菜,嘿!

l       讨论:说出北京人的“忍”的事例,谈谈你对“忍”的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

l       提问:汪老对“忍”的态度?

“睡不着眯着……真有你的!”

 

(4)品位语言

    学生对话朗读,找出对话中有感触的句子。教师范读,体会。

    概括本文的语言特色:平淡朴素口语化,表现力强。

 

(5)思考:胡同和人的关系

l       提问:前面我们分别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生活在胡同里的人的特点,

         那么,胡同和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l       提示,板书(pp显示)

l       进一步深化。(pp显示,教师语言概括)

 

(6)胡同文化的没落

学生齐读最后三段。

l       思考: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l       明确:伤感,无奈,坚决告别

举例:

西风残照。。。。。。。。。。。伤感

在商品经济大潮。。。。。无奈

再见吧,胡同。。。。。。。坚决告别

 

五、布置作业

“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比,哪一个更封闭,你更喜欢哪种居住氛围,为什么?试阐述理由。写一篇小短文,不少于200字。

 

六、板书设计

方正:—— 影响生活,影响思想    封闭:

原意(水井)                  居住环境:安土重迁

取名(多种来源)              饮食条件:易于满足

宽窄(区分阶层)               处世哲学:明哲保身

作用(方便、安静)

       胡同与四合院一体——形成文化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胡同文化》ppt课件(65页)
《胡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胡同文化》公开课ppt课件(11页)
《雅舍》《胡同文化》练习题
《胡同文化》ppt课件(45页)
《胡同文化》阅读专项训练
《胡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同文化》高效导学案
北京胡同的取名
《胡同文化》导学案
《胡同文化》ppt课件(17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40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15
《胡同文化》ppt课件(44页)
《胡同文化》ppt课件13
《胡同文化》表格式教案
如何激活语文教学《胡同文化》教学反思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2篇)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9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7
《胡同文化》公开课教案16
汪曾祺《胡同文化》课文原文欣赏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胡同文化》mp3音频朗读
《胡同文化》教案15
《胡同文化》教案14
《胡同文化》教案13
《胡同文化》教案12
《胡同文化》教案11
《胡同文化》教案10
《胡同文化》教案9
《胡同文化》教案8
《胡同文化》教案7
《胡同文化》教案6
《胡同文化》教案5
《胡同文化》ppt课件12
《胡同文化》练习题
《胡同文化》说课稿(五)
《胡同文化》说课稿(四)
《胡同文化》说课稿(三)
《胡同文化》说课稿(二)
《胡同文化》说课稿(一)
《胡同文化》flash课件1
《胡同文化》rm音频课文朗读(男音)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