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斑纹》教学设计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8-04


一、教材依据 
依据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五“科学之光”专题,“奇异的自然”板块。 
二、设计思想 
  贯彻新教材,落实新课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意义上做到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本人设计了本节课,首先编者把它放在“科学之光”专题的“奇异的自然”板块中,我就在教学目标中揣摩编者意图,同时又顾及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特别是本文兼有散文 “绘形绘色”的语言和议论文理性的语言定出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材,引导学生,克服以往只拘泥书本,不重课外拓展;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人文关怀的缺陷,本节时时处处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席”位置,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意义上做到“快乐学习”,做到“育人”与“学习”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斑纹及关键语句的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  采用小组讨论、筛选要点 、 理清思路 
2、点拨法    针对课文难点,教者酌情指导 
3、竞赛激励法  通过四次活动分别决出“智者”、“勇者”、“哲人”、一双“慧眼”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意观察、勇于探索、热爱自然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训练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2、品读本文“绘形绘色”富艺术感染力的语言 
五、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形象艺术的表达能力,对哲理性阐述的理解能力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观察生活的“斑纹”,最好制成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科学世界真是缤纷多彩,需要我科勇于探索和发现,就让我们跟随周晓枫走进这奇异的自然,欣赏《斑纹》独特的美丽。 
(二)作者简介 
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过8年儿童文学编辑,2000年调入北京出版社,从事杂志编辑工作。一直从事散文写作,作品有《它们》、《鸟群》、《圣诞节的零点》、《种粒》、《斑纹》、《马戏与杂技》、《幼儿园》、《黑童话》、《你的身体是个仙境》等等。出版了个人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和《斑纹——兽皮上的地图》。曾获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 
(三)有关文体 
让同学们初读课文,感受一下文体,自由发言,说说是什么文体 
生1:散文,因为它取材广泛行文自由。 
生2:说明文,因为它主要围绕“斑纹”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类别。 
生3:议论文,因为它的语言议论性强、有理性。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这篇文章,文体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说它是散文随笔可以,说它是科学小品也不无道理,它反映了目前文学创作在文体上走向融合渗透的一种趋向。 
(四)解题   文章标题是“斑纹”,“斑纹”在文中究竟是什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生可解说: 
1、斑纹指的是蛇身上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澜的图案 
2、指的是水族馆里看到的一种鱼 
3、指的是螺壳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 
4、长颈鹿、斑马、老虎的皮毛 
5、大地也有斑纹 
6、人也不过是一个斑点 
师总结: 
“斑纹”含义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的意味,指一切存在。 
(五)整体感知 
1、体会作者如何细腻的体察自然的斑纹的从而体会行文思路,围绕问题展开: 
(1)文中提到了哪些斑纹作者有没有对这些动物的斑纹本身作具体描绘? 
(2)作者重点写这些动物的哪些方面? 
(3)作者以为动物的斑纹与其生活习性或生存状态有着怎样的联系 
(4)从大地的斑纹又体悟到了什么呢? 
(5)结尾的斑纹与前面的内涵有何的不同? 
(6)根椐前面问题,体会行文思路 
以上问题可采用抢答方式:分组计分计算各组成绩评出优胜者取名为“智者” 
师明确:(1)蛇,蓑蓑蚰等动物、大地、生活 
(2)没有对动物的斑纹本身作具体的描绘 
(3)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4)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5)由大地的斑纹体悟到了自然规律 
(6)“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我们”构成斑纹,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 
“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己记忆的斑纹,爱与恨的斑纹。”生活中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斑纹,那就是情感的斑纹,我们生活的不同感受。 
(7)思路: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形成板书) 
2、重点研讨:对斑纹形象描述和对斑纹的理性阐性 
(1)阅读下面句子,体会语言的表现力,看看谁有一双“慧眼”。(生评出关键词句的表现力) 
①它也是个生活中的几何爱好者:盘踞时螺旋上升的圆,沙漠中它的“S”形移动,草丛里的蛇像一条线那样笔直地滑入深处 
②水族馆里看到蓑鲉,树起的背剌和层层交叠的鳍叶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植物 
③鲑鱼被剖开的新鲜的肉    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可让生自由找出,(自由欣赏、评出谁是“慧眼”完成后表扬)。 
师提示:形象感强,描写细腻等 
(2)从文中找含有理趣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看看我们当中谁是“哲人” 
例: 
①镰刀的弧光闪过,庄稼留下短小尖利的根荐——这就是丰收。 
②冰雪融化,春天的斑纹将再次浮现,象征秩序,以及新的循环 
③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和斑纹,爱与恨的斑纹。 
④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师提示:由形象到抽象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3、质疑探讨:你认为“斑纹”艺术表现上存在哪些不足?评出谁是“勇者” 
   例:(1)意象过于稠密  选取对象繁多,让人感到缺乏主角 
(2)过分依赖于知识。削弱了人性与情感内涵 
(3)语言华丽繁复,设置对思想表达的障碍 
课堂小结: 
①读周晓枫的散文,我们不仅能领略到自然的神奇,更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中神奇生命的思考,我们当中不也有众多“智者”吗? 
②《斑纹》是一篇能够唤醒我们沉睡记忆的课文,这让我们想起许多还是的鲜活事物,即生命的目光最初遭遇的哲学命题,我们当中不泛“哲人”。 
③周晓枫的笔下,人与动物们的劳动爱情,壮丽的生和寂静的死,都浸着绚丽、壮观与诗意的内容,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慧眼”,世界就真的太美妙了。 
④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迎来更大的挑战。我们不也挑战过,成为“勇者”吗? 
(六)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逶迤    (2)盘踞    (3)剥落 
(4)伺机    (5)蝰蛇    (6)鹰隼 
(7)胆怯    (8)螫针    (9)蛊惑 
(10)犁铧   (11)碾砣   (12)镌刻 
2、文中写了哪些事物和现象?文中“斑纹”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课外准备的图片,思考下列内容是否也是斑纹 
①我解题时的思绪轨迹 
②我成长的某段故事 
③老师对我表扬时我的兴奋 
④人生短暂但可用有价值取得永恒 
(七)作业布置 
1、积累字词 
2、再读课文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用。 

板书设计: 
形象:蛇     其它动物 植物、大地…… 

斑纹 抽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                  一切存在 

   哲学: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斑纹》教学反思
《斑纹》课堂实录3
《斑纹》说课稿
《斑纹》导学案
《斑纹》ppt课件(14页)
《斑纹》学案练习
《斑纹》课堂实录
《斑纹》学案
《斑纹》ppt课件(34页)
《斑纹》教案7
《斑纹》读后感
周晓枫《斑纹》原文阅读
《斑纹》表格式教案
《斑纹》ppt课件3
《斑纹》教案6
《斑纹》教学设计5
《斑纹》教学实录
《斑纹》同步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教案及练习
《斑纹》教案3
《斑纹》ppt课件2
《斑纹》教案2
《斑纹》ppt课件1
《斑纹》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