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斑纹》教学设计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8-04


《斑纹》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精神。 
          培养学生解读社科类文章的能力 
培养学生形象艺术的表达(记叙描写)和对哲理性阐述的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形象艺术的表达能力,对哲理性阐述的理解能力。 
教学设想:1、第一专题,在“科学之光”的前提下,编者们是打破文体的界限来选文的。打破文体的界限归属一个专题,也许是江苏新教材的一个特点,或者说新思路,《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景泰蓝的制作》,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可以按照说明文的一般体式去讲,但《<物种起源>绪论》《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其实都是札记或者学术论文,而《斑纹》,通体上说,又是散文。因而,解读《斑纹》,应从散文的角度出发更为合适。 
2、安排两课时 
         由阅读感知斑纹的形象特征到领悟对斑纹的理性阐述 
教学内容及情境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建议以本专题课文内容间的联系为话题设计 
二、 关于作者:(有选择的介绍) 
周晓枫,女,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后调入北京出版社,现任《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等。曾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 
  2004年,周晓枫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散文:《后窗》(《散文》11期)、《黑夜书》(《花城》4期)、《渗透》(《天涯》6期)、《针尖上的天使》(《美文》1期)、《某年春》(《作品》12期)。周晓枫认为,散文应该是“活性的、音乐性的、解放性的”,她的散文独抒性灵,表达真我,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如《后窗》是关乎电影的精神叙事,更关乎个人生命中那些细小的转折、真实的片段;《黑夜书》中,谈到了与黑暗相连的月亮、鬼怪、角落里的妓女、流浪儿、梦里的小仙等,这一切都存在于作者诡秘的意识、无边的想像、在梦幻与现实间飘荡的精神梦呓之间,各种感官、欲望、图像因黑夜而变得如此敏感丰富、摄人心魄。青年评论家谢有顺认为,“当散文写作日益成为文人养病的方式时,周晓枫的散文却依旧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加上她那鲜明的散文文体意识、语言探索精神,她的写作在当代散文界已经独具一格”。 
近年来,作为新散文运动的一员主将周晓枫,以其独特的极具痛感的文字(尤其是众多信手拈来、云谲波诡的比喻)和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以及被智慧的光芒照亮的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颇具先锋意识的散文文本和真实、新鲜的人生经验。被称为感性的思想者 
三、 阅读体会作者如何细腻的体察自然的斑纹的 
1、 文中提到了哪些斑纹? 
蛇、蓑蚰等其他动物、大地、生活。 
2、 作者有没有对这些动物的斑纹本身作具体的描绘? 
没有 
3、 那么,作者重点写这些动物的哪些方面? 
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4、 作者以为动物的斑纹与其生活习性或生存状态有着怎样的联系? 
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 
5、 动物斑纹暗示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那么,作者从大地的斑纹中又体悟到了什么呢? 
自然规律 
6、 结尾的斑纹与前面的有何内涵的不同? 
“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我们”构成斑纹,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 
“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生活中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斑纹,那就是情感的斑纹,我们生活的不同感受。 
7、 根据前两个问题,你能否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 
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四、 小结,布置练习:找出文中议论性语句,体会其意义。(或找出你不懂的句子揣摩讨论) 
第二课时:体会对斑纹的形象描述和对斑纹的理性阐述。 
1、 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形象语言的表现力。 
①它也是个生活中的几何爱好者:盘踞时螺旋上升的圆,沙漠中它的“S”形移动,草丛里的蛇像一条线那样笔直地滑入深处 
②水族馆里看到蓑鮋 ,树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鳍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酋长,蓑 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使蓑 同其他鱼种显著地区别开来,加之它傲慢得极其懒散的泳姿,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植物。 
③鲑鱼被剖开的新鲜的肉。螺壳丰富变化的色彩和花纹。瓢虫排布的圆点。鹰隼翅翼上深浅交替的羽色。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瞩目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斑马的黑夜和白天。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独特的视角、恰当的修辞尤其是极具个人感悟印记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其语言极具质感和表现力。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答案仅供参考) 
①大型食肉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又胆怯,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生存的需求往往决定其个性特征。 
②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道德和尊严不能给生命以生存的权利保障,强权从来就是无视道德和尊严的 
③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面对恶,我们只能以牙还牙。 
④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善恶两者间,善往往是弱者,善从来就难得到真正的公正。 
⑤斑纹无处不在,将两极秘密地衔接,像族徽,凝聚着世袭的生和死,荣与辱。 
生命中到处充满强弱、美丑、善恶,这就是生命的两极,构成生命的斑纹的最基本的底色。 
⑥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在死之前,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 
就象有形的斑纹被不同的生命个体选择一样,不同的生命感受给不同的生命个体留下不同的情感的斑纹,这是生命的又一神奇处。 
3、 小结:读周晓枫的散文,我们不仅能领略到自然的神奇,更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中神奇生命的思考。有人说周晓枫的散文主要表现了“对天地自然持久的热情关注和对世间诸多存在的悲悯及敬畏之心”。这或许正是她散文能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是不是也能从中得到些启示呢? 
4、 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周晓枫的散文《鸟群》或毕飞宇散文《人类的动物园》  

补充资料:被删除的有关蛇的议论 
 “人有理由推猜蛇是一种热衷享乐而丧失亲情的动物──它是冷血的,注定与温暖的物质无关。” 
  “蛇诡异得令人恐惧,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弱点在哪儿。世间最大的迷宫是沙漠,最小的,是蛇让人猜不出地址的冷酷的心。” 
“更让人注意的是蛇蝎美女:妖娆的腰肢、盎惑的欲望、骄傲到无动于衷的心,携带着致命的神秘感和破坏力──她的漫不经心掀动波澜,她的无所事事酝酿风暴,将我们安宁的生活程序一举摧毁。” 
“色彩鲜艳、图案绚丽的蛇却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蛇改写美的悲剧,它给予我们另外的教育──美到极致,其实可以选择两种出路:成为罪恶的粮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斑纹》教学反思
《斑纹》课堂实录3
《斑纹》说课稿
《斑纹》导学案
《斑纹》ppt课件(14页)
《斑纹》学案练习
《斑纹》课堂实录
《斑纹》学案
《斑纹》ppt课件(34页)
《斑纹》教案7
《斑纹》读后感
周晓枫《斑纹》原文阅读
《斑纹》表格式教案
《斑纹》ppt课件3
《斑纹》教案6
《斑纹》教学设计4
《斑纹》教学实录
《斑纹》同步练习
《南州六月荔枝丹》《斑纹》教案及练习
《斑纹》教案3
《斑纹》ppt课件2
《斑纹》教案2
《斑纹》ppt课件1
《斑纹》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