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谨言箴》教案2
作者:   上传者:liweiyan  日期:09-09-06


教学目标
见教案(一)
教学重点
见教案(一)
教学难点
见教案(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曾国藩童年的一件趣事导入,让学生们了解他在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能力。
一天,天气晴朗,年幼的曾国藩从学校放学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里。刚放下书包,其父就焦急地说:“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怎么只有四个了?”于是就把曾国藩叫来,对他说:“煮熟的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现在少了一个,不知是哪个偷吃了,快帮你母亲查一查。”曾国藩思索了一下,答道:“这个很容易,我有办法查出来。”说罢,曾国藩端出一个脸盆,倒了几杯茶,把家里的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结果有一个佣人吐出的茶水里夹有鸡蛋黄粉。曾国藩的父亲高兴极了,觉得儿子聪明。
在学生对曾国藩有初步兴趣之后引入课文,进行作者介绍。
二、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洋坪(今属双峰)人。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十七年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1853年初,为对抗太平天国,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旋护编为湘军;至1864年7月,终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朝廷褒功,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1865年调任钦差大臣,围剿捻军,战败去职。与李鸿章、左宗棠等从事洋务,举办军事工业,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1870年任直隶总督,查办天津教案为舆论所谴责。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盛及衰,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曾国藩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自从跟着唐鉴学义理之学后,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修饬,并立下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自作诗文数首、谨言、保身、早起临摹字帖、夜不出门十二条。又作《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谨言箴》《有恒箴》各一首,高悬于书房内。《谨言箴》是五箴之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以“言”为纲,主张“谨言”,反对“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
然后带领学生走进这样一位近代中国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写的文章之中。
三、文体常识介绍。
箴言同“针言”,意为劝告、规诫,是古代常用于规劝他人或警示自己的一种文体。如唐朝韩愈作《五箴》,即《游箴》《言箴》《行箴》《好恶箴》《知名箴》,姚崇作《口箴》,宋朝吕本中作《官箴》、杨万里作《学箴》,元朝王恽作《忍箴》,明朝刘基作《守口如瓶箴》、方孝孺作《幼仪杂箴》……箴言浩如烟海,但九九归一,均是作为家教、治学、养性、修身、处世、居官之用也。
四、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正字。
2.学生自读,然后齐读,初步熟悉课文。
3.让学生参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
五、深入理解。
1.文章虽然短小,但点到的关于“言”的方面很多,要带领学生先抓住脉络。
全篇围绕“言”展开,说一说,都出现了哪些关于“言”的现象与说法?
“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
2.作者以什么样的顺序展开全文?
先谈“巧言”, 再谈“闲言”,又写“夸言”,再写“传言”,最后写“铭言”。
3.对待这几种现象,试着让学生从课文中总结出作者认为这几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巧言”自扰,“闲言”无用,“夸言”不解,“传言”自欺而欺人,“铭言”而自攻则无信。
4.总结性的提问:作者的主张是什么呢?(对全文中心的明确)
谨言、慎言。
这也是全篇明确的主题,作者最终所要表达的观点。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之一。
六、拓展。
1.生活中要谨言、慎言,言多必失。夸夸其谈所造成的后果与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可以叫同学举几个例子。
2.曾国藩致力于程朱理学,模仿韩愈的《五箴》,也写了一篇《五箴》,如果有时间与精力,可以让同学了解他写的《五箴》中另外四篇(见教案一)。
(东北师大附中  张研博)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谨言箴》学案
曾国藩《谨言箴》ppt课件3
曾国藩《谨言箴》ppt课件2
《谨言箴》导学案
《谨言箴》教学反思
曾国藩《谨言箴》ppt课件1
曾国藩《谨言箴》原文和翻译
《谨言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