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发、志、矢、”等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谨言箴》所表达的主旨,养成谨言、慎言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作者在《谨言箴》所表达的主旨
三、学习难点:曾国藩富有争议的一生。
四、学习方法:讲授法 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与预习展示:
1、简介作者
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洋坪(今属双峰)人。
2.解题。
道光甲辰(1844)年,曾国藩正致力于程朱理学,模仿韩愈的《五箴》,也写了一篇《五箴》:《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谨言箴》《有恒箴》, 本文节选的是其中一箴。作者认为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都是言谈的大忌,告诫自己必须改悔,并用以训勉兄弟。
3、解释下列词语
女: 解人: 贾欺: 矢: 尤悔: 蹈: 耄: 贾欺:
辱教: 治:
4、结合书下注释掌握本文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二)课上合作探究:
1、作者认为“巧言”的危害是什么?
2、作者认为“闲言”何以“搅神”?
3、“解人”和“不解”的对比用意何在?
4、作者为何用较长篇幅指斥“传言”?
5、作者为什么要反对“铭言”呢?
6、作者在文中怎样论述题目中的“谨言”的?
(三)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曾国藩的《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有恒箴》,把握其主旨。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当堂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