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案2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0-02-19


教学目的: 
一、理解和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揭示思想性格的写作方法。(个性化的语言) 
二、培养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鄙视伪君子与奴才,做英勇投入战斗的实干者。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思考题: 
1.这篇散文诗写了几个典型人物?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的?用恰当的词概括他们特有的思想性格。 
2.作者写这些人时分别倾注了怎样的感情?是褒还是贬?作具体分析。 
二、激发兴趣,引入课文。京剧讲究脸谱,颜色、线条,均有学问。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黑脸表示戆直无私,白脸表示内心*险。观众一看舞台上人物的脸,就能猜测其好坏,猜测其思想性格。这说明肖像描写是为人物性格服务的。 
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肖像描写是:高大身材,青白脸色,花白胡子,活画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自命清高,好喝懒做的性格。最后一次出场,黑瘦,破夹袄,蒲包,草绳,用手爬着走来,突出地塑造了这个受欺凌受摧残的苦人儿形象。可见外貌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中十分重要。 
然而,艺术高手有时不用外貌描写,只用人物语言的表达方法,也同样能深刻地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塑造出鲜明的形象。鲁迅先生这篇散文诗就有此妙处。 


三、理清段落。 
思考回答:课文通过三场对话描绘三个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哪三场对话?请划分一下。第一场谁与谁对话?第二场?第三场?用浏览速度看一遍。 
(板书) 
1.奴才与聪明人 
2.奴才与傻子 
3.奴才与聪明人 
四、分场朗读,理解内容。 
第一场对话:奴才与聪明人。奴才,诉苦。为悲惨生活而唉声叹气,不知反抗,不想反抗。由于安于现状,心灵深处有自我安慰,因而易为廉价的“同情”所满足。“诉”、“舒坦”,准确地披露了内心的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奴才的奴性、软骨,“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概括,精要,入木三分。 
聪明人,故作姿态,顺奴才的话,听话音,接话头,敷衍,不负责任。说了三句话,叹了一口气,故作“惨然”和“叹息”的样子。第三句话分明是叫奴才安于奴才的地位。 
对话中省略号有妙用,给读者以充分想象的余地。 
第二场对话:“奴才与傻子。奴才,诉苦。不思反抗,不敢反抗,反对反抗。“恭敬”驯服,卑躬屈膝,奴颜媚骨,向主人请功。“首先”、“得胜”揭露深刻。 
傻子.实干,正直。他义愤填膺,热情勇敢,英勇战斗。具有毁坏铁屋子的精神。(《呐喊》自序) 
然而,他不明事理,鲁莽从事,孤军作战,脱离群众,不考虑方法。 
第三场对话:奴才与聪明人。奴才,安于做奴才,居功自诩,为得到主子的夸奖而洋洋自得,十足的奴才本性。不仅奴颜,而且脊梁骨是弯的,骨头是软的,拍马,发臭。 
聪明人,敷衍。仍然接话,顺着奴才的意思,赞扬奴才安于奴才的地位,叫奴才永远做奴才。至此,灵魂深处的世界进一步暴露,原来是主子的帮凶。 
五、表情朗读。 
1.只读对话部分,连贯起来理解领会:没有服饰、外貌的描写,而是用对话揭示人物的心灵。为什么对话描写能揭示人物的心灵呢?言为心声,作者抓住了反映不同人物内心深处的关键性语言来表现,做到了语言个性化,使人听其声如见其人。要做到这点,须有很深的功力,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与感受,善于敏锐地捕捉。这种描写方法在古典小说中早已运用,如《红楼梦》中王熙风的出场,就是听其声如见其人。 
(板书) 
对话描写 
言为心声 
听其声如见其人 
2.进行对话描写时伴以简洁的叙述与神情描绘,轻轻一笔,画龙点睛,如闻其声,如见其态。 
3.不是孤立的几场对话,而是鲜明的对照,照出奴才的奴性,聪明人的伪善,傻子的憨直与莽撞。在比较中使假、恶、丑的可憎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六、理解作者褒贬的感情。 
1.对维护旧社会的奴才、聪明人揭露,讽刺,对毁坏旧社会的傻子既赞扬,又指出不足,激励人们更好的战斗。 
《野草》,1920年9月——1926年4月时作品,共23篇。作者在《题辞》中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面”就是产生野草的社会背景。1924年,国共两党结成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1925年“五卅”运动掀起全国反帝高潮,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但北方依然是军阀的黑暗统治。鲁迅对封建势力、买办思想深恶痛绝,展开英勇的战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勾画、塑造这三种人,(社会上确实存在)寄寓褒贬的感情。 
2.奴才与穷人、奴隶不同,此文中的“聪明人”与通常说的耳聪目明的人不同,概念不能混淆。 
七、思想意义:三种人具有典型意义,历史意义,不是张三、李四、王五,而是这一种、那一类,高度概括。可作为镜子对照,照到灵魂深处,教育人们认清、看穿“聪明人”与奴才的面目与本性,激励人们反抗,战斗,向旧社会旧势力进击。进击时要寻找合适的方法。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仍有艺术的生命力。 
八、作业:写一段对话揭示人物性格。 

教后: 
学生质疑有质量。一同学问:聪明人说的话不阴不阳,到底是什么意思?又一同学问:“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为何用两个“和”,不用顿号?另一同学说:最好讲讲时代背景,否则不懂。一个同学问:“代为高兴似的”,“似”起何作用?什么叫“头钱”? 
2.一个同学说:“奴才毕竟是奴才。”好。 
3.第一场对话,聪明人思想性格暂不下结论,引起悬念;时代背景放在后面讲,可突出思想意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导学案3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案6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练习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读后感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案5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学案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学反思2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学反思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案4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表格式教案4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高效导学案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学反思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ppt课件3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ppt课件2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mp3音频朗读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说课稿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学设计3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ppt课件
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故事欣赏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之奴才形象浅析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之奴才形象浅析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案1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同步练习(无答案)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同步练习
可憎·可敬·可鄙——读《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同步练习(无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