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大凡:大体上。
B、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 惟:语气词,这里表判断语气。
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诮:责备。
D、而周用以兴 用:用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粗糙(cāo) 卓(zhuó)越 肖(xiào)像 侮(wǔ)辱 B.不妨(fāng) 街坊(fāng) 脂肪(fáng) 妨(fǎng)碍 C.载(zǎi)体 载(zài)重 角(jué)逐 角(jiǎo)力 D.哈(hǎ)达 哈哈(hā)镜 混(hùn)乱 混(hùn)水摸鱼
3、下列字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人材 人才难得 题名 金榜题名 B.平心 平心静气 漂泊 飘泊天涯 C.漠然 漠然处之 安详 举止安详 D.自立 自立更生 零丁 瘦骨伶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快乐其实很简单,可能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条默契的短信,也可能是一次大快朵颐后的酣畅。
B.紧张的日本媒体也风声鹤唳,11日一大早就急匆匆推出“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消息。
C.我国目前患听力障碍的人数与时俱进,许多青年人在生活中缺乏保护耳朵的意识,有的喜欢长时间戴着MP3听音乐,有的年轻人喜欢拿着手机煲电话粥……
D.亨特是台球界少有的天才球员。他给“老气横秋”的斯诺克注入了流行与时尚的元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B.'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C.在江主席访美期间,美方曾以不安全为由,试图劝阻江主席不去顾毓秀老师家,但江主席坚持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决意登门拜访。 D.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不是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所以应当满怀信心,去争取胜利。
6、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 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__ __________。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二、阅读原文,翻译下列句子,然后说说哪一句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1、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
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3、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
4、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
5、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
本文的观点是: 。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少达而多穷 达:显达,得志。
B.而为穷者之诗 穷:困厄,不得志。
C.世徒喜其工 工:工巧,精巧。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尤:尤其,特别。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欧阳修为诗集作序理由的一组是
①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②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③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④予尝嗜圣俞诗
⑤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
⑥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A.①②是欧阳修为之作序所要阐明的问题和观点,④⑤则是作序的具体原由,③⑥与作序无关。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的议论看似与梅圣俞及其诗集无关,其实这正是作者有感于梅圣俞的遭际而发,以此领起全文,高屋建瓴,不同凡响。
B.第二段对梅圣俞生平的叙述则成为首段“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 观点的有力佐证,且内容完全属于序言的题中应有之意。
C.本文题为诗集作序,却对诗集评论甚少,不无遗憾。
D.后两段叙述诗集的收集情况并交代作序的原由,简明得体,要言不烦。
4.本文由梅圣俞的遭际发出了诗歌“殆穷者而后工”的感叹。对此,你有何联想?除了梅圣俞以外,你能再举出例子来吗?
答:
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译文:
⑵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译文:
一、写作实践
以“论交友”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因此
2、A【全解详析】B项妨fáng;坊fang;妨fáng;C项载zài;角力”读jué; D项“混水摸鱼”的“混”同“浑”读hún。
3、选D。D项'自立更生'中的'立'应为'力','力'意为'力量';'立'意为'存在,生存'。词意为'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情况而发展兴旺鹄'。
4、C(应改为“与日俱增”)
5、选C。这是一组考'否定不当'的题。A项'避免不犯'等于要犯错误,应改为'避免犯错误'。B项反问也是一重否定,三重否定又成了否定,应去掉'没'字。D项也是三重否定,应去掉'不是'二字。
6、解析:要求所仿句形神兼备。仿写的两个句子,既要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与开头一句话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式,又要使文段语意完整,也就是都能表现一种坦然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果我们无法伟大辉煌,也不惧怕平凡普通,热爱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阅读原文,翻译下列句子,然后说说哪一句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1、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说法是自古就有的,只希望吾君能辨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2、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成朋党。
3、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
4、所以做君王的,只应该废退小人虚伪的朋党,而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大治。
5、这些治乱兴亡的史迹,做君王的很可以引为鉴戒呢!
本文的观点是: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三、拓展阅读。
1.D,应释义为优异,杰出。
2.A.①②是欧阳修为之作序所要阐明的问题和观点,④⑤则是作序的具体原由,③⑥与作序无关。
3.由梅圣俞死后作者“哭而铭之”、“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之语,可知C项为答案。
4.司马迁《报任安书》列举了许多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只要符合题意的例子,都可以。
5.⑴既然如此,那么就不是诗能使人困厄不得志,恐怕是困厄不得志的人,才写得好诗。
⑵我曾十分喜爱圣俞的诗,就是愁不能全部得到,得知谢景初能将它分类编次出来,顿时感到非常高兴,立即写了这篇序,和他的诗集一起收藏起来。
附:参考译文
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困厄,应该是困厄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庐陵欧阳修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