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珠宝》教学设计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8-19


出处:http://gbjc.bnup.com.cn

比较•探究 珠宝教学设计


比较·探究 珠宝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珠宝》和《项链》互为姊妹篇。在《项链》中,一个漂亮女子为满足一时的虚荣心,付出了10年惨重的代价;凑巧的是,《珠宝》里也有一个漂亮女子,她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小说讽刺婚姻缺乏忠诚,妻子的用情不专和对丈夫的欺骗,极为美满的婚姻变成了一个丑恶的骗局。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虚伪和对金钱的追逐。

【教学目标】

1.分析朗丹夫妇形象,体会作品的讽刺意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3.体会心理分析的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

2.理解作品构思的精巧。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心理分析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珠宝(第1课时)

【教学建议】

1.导入示例。前几天我们刚刚学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今天我们要学莫泊桑的另外一个短篇《珠宝》,几乎是一样的题目,能否写出不一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看一下这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是如何编写这个故事的。

2.请同学复述这个故事。

3.讨论主人公性格特点。提问(1)你觉得朗丹夫人是一个怎样的女人?画出文中描写评价朗丹夫人的句子。

(2)在学生对朗丹夫人进行评价后,教师再提问:这些珠宝为什么会变成真的?这背后有一个怎样的故事? 那么,她的丈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分析清楚。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之后,让学生详细研读朗丹先生确定珠宝是真的之后的心理变化过程。画出能够表现他心理变化的关键词语、句子。通过分析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3)作者对朗丹夫妇是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4)这篇文章中,哪个人物是作者主要的批判对象?

(5)朗丹夫人的不忠在前文也隐约透露出,文章中可以找得到吗? 

4.讨论。《珠宝》的背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写出来好还是不写出来好,为什么?
珠宝(第2课时)

【教学建议】

1.请同学简述《项链》和《珠宝》的情节。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述感受到两篇小说在情节设计上的异同点。)

2.比较探究。

(1)莫泊桑的这两篇小说,哪一篇的情节构思你更喜欢?哪一篇的人物心理刻画你更欣赏? 

(2)看完这两篇文章,你对这两篇文章的主人公看法一样吗?相对来说,你更喜欢哪一篇文章中的主人公?说说理由。

(3)在这两个故事中,一个是失去了钱财,一个是得到了钱财,你觉得谁内心更幸福?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设计这一题,引导学生对两篇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课文中涉及的图片:比如朗丹夫妇的图像、珠宝的图片等。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故事的内容,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2.播放有关的音频、视频。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进入小说情景,从中生发出自己的感受。

3.展示本节课应完成的探究及训练任务。

课件使用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资料要求

1.有关的音频、视频。

2.评析资料

客观真实的描写,意味深长的讽刺(阮航)



笔者对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理解,是从著名的《项链》开始的。一般的读者大概亦然。一个贪慕虚荣的少妇为了参加一个豪华宴会,从其朋友贵妇人处借得一条钻石项链赴会,结果却于宴会后丢失,为了赔偿,夫妇两人到处借贷筹款,买回一串酷似原来的项链归还友人,然后节衣缩食,吃尽千辛万苦还债务。十年后,债务居然还清。一天,少妇快乐地走在公园里,碰到当年借首饰的友人,才得知原来她借的项链是假造的人造金钻!如此的结局实在令人难以忘怀,而亦有一定可信度,可谓“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然而,笔者认为,《项链》并非作者的最上乘之作,而《珠宝》(或译《首饰》)当置于莫泊桑“最好的短篇”之列。这篇和《项链》甚为酷似的故事也与首饰有关。

中产阶级贤淑的朗丹太太有两种嗜好为丈夫所不满,一是爱看戏,二是爱假珠宝。一个冬天的晚上她看戏回来受了冻,害了肺炎,一个星期后便去世了。拙于理财的朗丹先生“捉襟见肘,陷于窘困之中,情急之余,打定主意变卖东西,换点法郎来过日子。他首先想的是妻子的那些叫他生气的假首饰,决定卖掉她似乎特别喜欢的那串大项链,因为那假东西做工还考究,估计可以值七八个法郎。怎知假首饰拿到珠宝店估价,竟发现是真首饰,朗丹惊得愣住了。当他把首饰拿到另一家店时,店主认出这首饰是他们店里卖出去的。经过询问,查账簿,这是件真首饰确凿无疑。朗丹先生惊讶得简真要发疯,以至于回家时几次走错路,最后竟昏倒在地。幸有过路人把他抬进药房里,醒后送他回家,伤心、疲乏似一击击重锤,使他昏睡至第二天。他无法再工作,权衡再三,再度走入首饰店,卖了那串大项链,并将妻子留下的珠宝(几乎全都是这店卖出的)全部卖给这家店;辞了职并告诉科长。说他继承了一笔五十万法郎的遗产,同时向同事宣布他未来的计划,晚上和几个妓女混了一夜。半年后他再婚,继室是个淑德女人,但臭脾气让他苦不堪言。

表面看来,这是一篇乏味而平铺直叙的小说(除了假首饰变成真珠宝的惊奇之外,其他便见惯不怪)。但是,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细细阅读的话,读者可以发现所谓简单的事件不尽如此单纯。

。。。。。。

正如左拉在莫泊桑墓前所说的:“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在作品中,莫泊桑为主人公的生活和行为,留下了最多的空隙与空白,可以让读者用联想来补充,用思索来完成创作,并使读者仔细地玩味其中的丰富底蕴,去思索复杂的人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莫泊桑小说《项链》与《珠宝》比较谈(高方)

莫泊桑的《项链》与《珠宝》两篇小说有着太多的相似。首先,题目相类,都是用女性惯用的装饰品来命题,突出女主人公对于故事展开的重要意义;其次,道具相近,一为项链,一为珠宝,都是展开情节的重要线索;第三,故事背景趋同,都是从一个家庭、一对夫妻展开的,而且这个家庭的丈夫都是一个收入不高的公务员,妻子都是一个受过良好教养的美貌贤慧的家庭主妇;第四,情节结构相似,都是在故事接近结尾处才将全文中最大的“包袱”抖开,从而让读者对小说的创作主旨有一种豁然开朗和恍然大悟的惊讶。但《项链》和《珠宝》到底是小同大异,其在各自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意图上迥然有别,并最终凸显了作家丰赡的、多个取向的美学旨趣。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珠宝》导学案
《珠宝》教学设计7
比较·探究《珠宝》教案6
《珠宝》教案5
《珠宝》ppt课件4
莫泊桑《珠宝》ppt课件3
莫泊桑《珠宝》ppt课件2
莫泊桑《珠宝》ppt课件1
《珠宝》教案4
《项链》《珠宝》比较阅读
比较•探究《珠宝》教案3
《珠宝》教学设计2
莫泊桑《珠宝》原文全文阅读
比较·探究《珠宝》阅读练习
《珠宝》《挖荠菜》教案及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