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满井游记》课堂实录2
作者:抱石过河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4-20


会员:抱石过河 友情提供
 
《满井游记》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跟袁宏道同时代的张岱说:古人写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也就是说:古人写山水文章最好的是郦道元,其次是柳宗元,与他同时代的就是袁宏道了。
师:你怎么知道是袁宏道呢?
生:根据课下注释。
师:你可真会学习啊!请你来给大家读出来好吗?我们也用实际行动来感谢这位同学,边听边划出来吧。
生读课下注释作者介绍部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袁宏道的代表作《满井游记》。
二、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跟着古人游览名胜,有两道门槛必须迈过去:一诵读课文;二疏通文意。昨天,布置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入手,温故知新。
师:首先,我要给大家一个挑战的机会,请看大屏幕。(出示两句没有标点的话)
师:这两句话缺了点什么?
生齐答:没有标点。
师:其实,古文本就是没有标点的,学习古文会断句那可真是基本功!没有标点还能读的通顺,那才叫真功夫!看谁是第一个勇敢的挑战者!
生加标点读大屏幕中的两句话。
师:我要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读的这么好,我敢断定,这篇文章你肯定是反复诵读了好几遍,对不对?
生点头笑。
师:那老师要恭喜你了,你掌握了学习古文乃至于学习语文的诀窍。那就是反复诵读,才能读出节奏。
师: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话,不过,这回我把“之”字去掉了,感觉怎么样?
生:不加之读起来感觉很生硬。
生:加上之,读起来感觉很舒缓。
师:是的,古人常常用这之字来舒缓句子的语气,这样读起来也更有韵味了。另外,要想读出古文的韵味,还特别要注意语速稍慢,就像国画中的留白,给读者留有一定的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师:下面小组合作朗读全文,组长分工,每人选择一段或一部分。听读时,互相纠正字音。
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师:迈过了第一道门槛,我们再来疏通文意。昨天大家已经自己根据课下注释初步了解了大意,现在同桌两人合作一人一句把大屏幕的句子大意疏通一遍,互相倾听、启发、提示,解决不了的别忘了还有我。(大屏幕出示文中重点句子)
学生同桌二人合作翻译。
生问:“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怎么翻译?
生问:“山峦为晴雪所洗”是什么意思?
学生合作讨论解决。
三、讲读第一段:
师:迈过了两道门槛,我们终于可以和袁宏道一起游满井了。谁来翻译第一段?
一生翻译第一段。
师:听说过花朝节吗?在我国古代,花朝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的生日,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比如结伴赏花,踏青,游园,唱歌,跳舞……《红楼梦》里有一个人的生日就是这一天,林黛玉。可见作者是多么偏爱他的林妹妹,居然点她为百花的主人。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过花朝节了?
生:忘了。
师:近几年我们是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中秋节、清明节还有了公休假。
生:花少了。
师:是花少了呢,还是我们少了赏花的心情?
生:少了一份闲情雅致吧!
师:可见我们更多的关注了与人有关的节日,却忽略了身边的花,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
师:花朝节后,北方的天气很寒冷。哪个字看出是北方?
生:燕。
师:寒到什么程度?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生1:余寒犹厉。生2: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生3: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师:“局促”怎么解释?生:拘束。
师:人受拘束是什么感觉?
生:压抑,无奈
师:谁来读这一句?读出无奈的感觉。
生读。
师:备受压抑的袁宏道终于选了一个良辰吉日走出来了。哪天?
生:廿二日。
师:袁宏道感觉怎样?
生: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师:怎么翻译?
一生翻译。
师:“鹄”怎么解释?
生:天鹅。
师:我们听说过飞出笼中的鸟,却很少听说飞出笼中的天鹅,为什么?
学生沉思良久,没有回答。
师:没关系,语文课就是要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后面我们再接着聊这个话题。
师:作者感觉怎么样?
生:心情轻松愉快。
师:把这种感觉送到这句话中,读出来。
一生读。
生:我觉得他读的感情不到位。
师:那你来读试试吧。
生读。
生读的感情依然不到位。
师:“一望空阔”能不能改成“一望无际”?
生:“一望无际”只是写出了看到的广阔。“一望空阔”除了写看到的,还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开阔。
师:太棒了!你体会的非常细腻。我们咱再来读这句。
生齐读。
师:袁宏道从笼中飞出来,一路飞来一路看,他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水、山、柳、人、动物、麦田。
师:看到如此美景,于是他长叹一声,发出了一句警醒后人的肺腑之言,大家一起读出来。
生齐读: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师:谁来翻译这句?
一生翻译。
四、品读:
师:现在,你就是脱笼之鹄,你最想在作者笔下的哪种景物中驻足流连?为什么?把驻足流连的理由写在一旁。选定句子后,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把文字变成画面。(大屏幕出示要求)
学生自己批注读书。
一分钟过去了,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动笔。
师:看来大家遇到难题了,这样吧,老师给你们做个示范。(大屏幕出示)
“麦田浅鬣寸许”:我最想在那一望无际的麦田中盘旋。因为浅绿的麦苗已经从微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像短短的马鬃一样。微风吹来,麦田变成了一匹飞驰的骏马,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学生继续批注读书。
四分钟后。
师:我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之前大家还是眉头紧锁,现在都写了很多字,太棒了。同桌先交流自己的想法。
同桌二人交流一下你的理由。
师:咱们一起来聊聊。
生1:我最喜欢写山的句子。融化的雪把山洗干净了,就像少女刚洗了脸梳了头一样。我想在山上驻足流连。
师:山是很高大的,所以我们通常喜欢把山比作巨人、父亲,袁宏道却把山比作少女呢?很奇怪,为什么?
生:因为积雪消融,山峦转翠,青山显得格外清新、娇艳。
师:哦!也就是说:袁宏道不仅抓住了早春山的特点:鲜妍明媚,而且还领会了山的情感,看到了山的内在,为什么呢?
生:因为袁宏道用心感受自然。
师:是的,他把山水视作知己了,他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然中了,爱屋及乌,所以他恨不得用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来形容眼中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师:我们为什么只看到了山外在的高大伟岸呢?
生:我们很少用心去看山,太忙了。
师:“忙”字怎么写?心亡了,心丢了。(板书:忙)我们少了一份闲情雅致,对身边的美好景物熟视无睹了。
生2:我最想在水中流连。因为春风泛起河里的层层“鳞浪”,很自然地联想到新打开的一面面亮晶晶的镜子。这个新奇的比喻准确写出了春天到来之时河水“清澈”的特点。波光与镜光都给人以冷的感觉,“冷光之乍出于匣”,又极为贴切地写出了早春水冷的特点。
师:中国文字是很迷人的。我们用换词法来试试。(大屏幕出示)
生: “始”“乍”写出了初春冰面开始融解,水波开始发出亮光,更加突出了早春水的特点。
师:可见袁宏道是非常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来写。字字珠玑呀!
师:我们来想象一下,是谁在打开了镜子?
生:女人,少女。
师:为什么?
生:女人都喜欢照镜子,爱美。
师:因为她们都有一颗爱美之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师:我们也充满希望的来读这句。
生读。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很有韵味。
生3:我最想在海面上飞翔。因为这里的鱼自由自在,这里的鸟还悠闲地晒着太阳,我很羡慕。春天来了,它们终于都高兴的出来了,我也想和它们一样快乐起来。
师:哪些字可以看出它们是悠然自得的?
生:曝。
生:呷。
师:我们来看这个“呷”字,怎么解释?
生齐答:吸。
师:能改为“喝”吗?
生:不能。“呷”更写出了鱼的悠然自得,乐以忘忧嘛!
师:你看,这里的动物内在悠然自得,外在不受拘束,无忧无虑,它们达到了绝对的自由。所以令我们无限向往。
师:谁是第一个感知到动物之乐的呢?
生:袁宏道。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用心感受自然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师:此时,他是乐在山中,乐在水中,乐在鱼中,乐在鸟中,乐得不亦乐乎!读出这种快乐吧!
生读。
师:我最想在柳枝上驻足,你猜为什么?
生:柳树有一种特别的美:柔美。
师:我们真是知音啊!哪个字看出柳树的柔美?
生:柔梢披风。
师:“披风”怎么解释?
生:在风中散开。
师:柳树随风飘拂,有一种飘逸之美。我觉得此时袁宏道的心情也随风飘拂起来了,因为他的心情是快乐的。
师:谁来读出这种快乐。
学生读的没有感觉。
师:怎么读出这种快乐呢?我倒有个办法,大家不妨试一试:一模仿古人的情态,边摇头边读;二模仿现代人的情态,让身体左右摇摆起来,让形体快乐起来。
学生齐读。(学生有摇头的有摆身的也有不动的)
师:很好。大部分同学都摇动起来了,而且还面带微笑的读。很有味道,有感觉。没摇动的同学心里也在偷着乐吧。
师:大家都体会的这么深刻,那咱们推荐一位同学有感觉的读读这一部分。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脱笼之鹄,尽情飞翔在满井早春的上空,时而掠过水面,时而飞过高山,时而择柳而栖,时而俯嗅麦香……
生读。
师: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感觉!
五:解题:
师:也谢谢袁宏道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感觉!他的弟弟袁中道曾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出示片)中郎文章“出自灵窍,吐于慧舌,写于颖,潇潇泠泠足以荡涤尘情,消除热恼。”—袁中道(弟)
师:能写出这样清新脱俗的文章的人,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结合全文以及你所了解的袁宏道谈谈你的看法。
生:他是个热爱自然的人。
生:他是个崇尚自由的人。
生:他是个很浪漫的人。
生:他是个很悠闲地人。
生:他是个高雅的人。
师出示作者介绍:袁宏道,25岁中进士,不.愿做官,请假归家。又与兄宗道、弟中道遍游楚中,纵情山水,访师问学,引领“存真去伪,独抒性灵”的“公安派”写作风格。
师:结合材料再来谈谈,他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他是个豪放不羁的人 。
生:他是个潇洒地摆脱官场的束缚的人。
师:那么,之前,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有答案了吗?为什么是鹄而不是鸟呢?
生:袁宏道不愿做官,崇尚自由,他认为自己就是一只高雅的鹄,而不是追名逐利的鸟。
师:也正是因为他甘愿做一只脱笼之鹄,而不屑做忙于世俗的鸟,他才恍然大悟:
学生齐读: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师:也正是因为他投身自然,纵情山水,他才有了意外的惊喜。再读这句,我给大家起个头。师:啊!(读出惊喜的语气)
生齐读: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师:也正是因为他潇然物外,超凡脱俗,他才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再读这句,我给大家起个头。
师:啊!(读出沉思的语气)
生齐读: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师:我们还得感谢袁宏道,因为他给忙忙碌碌的我们一种深刻的人生启示,我认为这是一种:回归(出示片)
这种回归不同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
这是对轻松自然的崇尚,
这是对自由和谐的向往,
这是对欢乐生命的礼赞。
 
他全心拜佛,参透人生苦辣,
他致意养花,寄托诗意情怀,
他淡泊高雅,厌倦世俗名利。
向外发现青山绿水,
向内叩问本心深处。
在污浊官场中孤独漫步,
在嘈杂喧嚣中葆有诗意。
 
我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
让劳心苦形的生命在和风细雨中再次展露迷人的笑靥,
让粗糙冰凉的心灵在杏雨微润中重新吐出嫩绿的枝芽,
让追名逐利的疲惫在诗意浪漫中稍稍放慢匆忙的脚步……
谢谢!
 
 
 
 
附:本课获山东省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二名,授课教师为威海市的刘秀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醉翁亭记》《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满井游记》《新城游北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题)
《满井游记》《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满井游记》《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
《满井游记》ppt课件(38页)
《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满井游记》课后反思
《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2
《满井游记》教案15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14
《满井游记》ppt课件(28页)
《满井游记》表格式教案(2课时)
《满井游记》教学课堂对话回顾
《五柳先生传》《马说》《满井游记》练习题
《满井游记》课堂实录4
《满井游记》ppt课件(57页)
《满井游记》ppt课件(17页)
《满井游记》教案13
《满井游记》表格式导学案
《满井游记》教学模式操作卡
《满井游记》ppt课件(25页)
《满井游记》ppt课件(21页)
《满井游记》学案3
《满井游记》ppt课件(11页)3
《游恒山记》《满井游记》教学反思
《满井游记》复习资料3
《满井游记》复习资料2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12
《满井游记》ppt课件(32页)
《满井游记》ppt课件(24页)
《满井游记》ppt课件(49页)
《满井游记》一词多义
《满井游记》知识点总结
《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
《满井游记》ppt课件(11页)2
《满井游记》ppt课件(15页)2
《满井游记》ppt课件(23页)
《满井游记》ppt课件(15页)
《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文:脱笼之鹄及其它……
《满井游记》作业练习
《满井游记》导学案3
《满井游记》预习导学
《满井游记》表格式导学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