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叶》专题——一片树叶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4-22


盐阜中学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20115    
课题
《叶》专题——一片树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
1.通过品味散文《一片树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由衷热爱和对身边人和事物的珍惜,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了解叶的功用,认识叶和人类的关系。
3.通过专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了解散文鉴赏的方法】散文是一种潇洒活泼、优美空灵的文学样式。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是人类以艺术的语言对自己日常心态、生活、存在作审美的提取,舒卷自如的驾驭,自由自在的展开,让读者得以赏心悦目的观赏。当我们在散文的世界里作美的徜徉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领悟立意。立意就是作品所确立的主旨。它可以是对事理的昭示,对人生的感悟,亦可以是作者心绪与意念的流露。可以说,立意是散文作品的灵魂。
品鉴和领悟散文的立意,1、知人论世,掌握一些背景资料从而对整篇文章的欣赏和把握就有一个基础2、对课文的行文思路和脉络,做一个清晰地把握。了解每部分内容派什么用处,干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样才能很好地去揭示文章的主旨。海明威说过:“散文是建筑物,不是内部装饰”。“形散神聚”是散文构思的最大特色。3、我们能从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关键字词加以认真仔细品味,比如概括性的词句充满蕴藉情思的语句等,从中体味作者抒写的情与理。
【作者简介】东山魁夷,是日本当代著名的风景画家和散文家。
1908年生于横滨,从1923年进入美术学院,到战后第三年(1947年)为社会所承认登上日本画大师宝座,长达二十五年,其时已经39岁。历经留学德国,旅行北欧、南欧,日本各地以及中国,所一生富有东西南北各方面的体验和素养。家族生意破产,战争,至亲全部死亡等变故,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他被强征入伍,亲眼目睹日军屠杀别国人民,也看到了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结束后,虽难逃贫困,但他满怀喜悦,没有抱怨长期不能进入专业圈子的失落,反而将孤独时候的落寞,与大自然的美妙融为一体,为后来的散文创作建立了深厚的基础,与同时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称为文坛“双璧”,1999年逝世,一颗画坛和文坛巨星陨落了。东山的美文成就很高,代表作有《一片树叶》《听泉》。
1.解释词语:
1)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2)积攒:一点一点地积累。
3)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4)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2.填空:
《一片树叶》是一篇         ,作者是              
他是日本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等。
(抒情散文   日本  东山魁夷   风景画家、散文家  《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本的美》)
一.导入课文
漫步校园,一枚枚褐色的枯叶,打着旋儿,凋零飘落,告别了最后的秋天,扑向大地。此时此刻,不知你有何感触?
日本作家东山魁夷很善于和风景对话,让我们通过《一片树叶》,走近东山魁夷,让我们倾听一下,一片树叶对东山魁夷说了些什么?
二.学习《一片树叶》
东山先生是著名的风景画家,被称为大自然的歌手。他的画气势恢弘,清隽秀丽。他专画风景不画人物,以其宁静、高尚、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色打动读者,风格是很独特的。东山先生主张“景乃心境”,他要通过风景来描绘自己的心灵。欣赏他的画,可以感受丛林中的风响和泉声,感受到日月闪烁的律动,在波涛中似乎传出了静悄悄的节拍。所以有人说“站在他的作品面前,是看画,又像是读诗,仿佛来到了清新、舒畅和美好的大自然中。”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一片树叶》一文,用文学的笔触生动记叙了叶从萌生到消亡的过程,让我们领悟到生命过程的意义。
2.理解本文的重点应放在哪一段?
最后一段。
3.在散文《一片树叶》中日本作家东山魁夷由一片树叶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一片树叶》中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我联想到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
4.你认为“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中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明确:作者从宏观的视角指出一叶坠地,换来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一叶坠地,标志着生命的又一个轮回。在此基点上由树及人,延续生死话题,笔锋落在人的生命上“一个人的死,也和人类生存休戚相关”应当在宝贵的有生之年“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惜他人的生命。”当作者用他那贮满深情的笔写道:“这样,在结束生命,返回大地时,一定会感到幸福。”这是 多么博远!多么洒脱。
5.怎样理解“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
明确:死亡像落叶回归大地一样自然,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只要珍爱生命,那么就会拥有完整的生命。
6.作者由一片树叶得出了怎样的启示?
1)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哪怕是庭前的一树一木
2)对一片树叶的感悟:生和死是自然和人同的规律,生命在不断地轮回,我们应该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
7.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一片小小的树叶),反映的是(有关人的生命的意义)。
8.读了本文,你的联想和感悟是什么?
珍惜生命,生命中每一缕阳光的普照,让我感觉大地的温度,我扬起自信的头颅;
珍惜生命,生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发挥联想造句)
珍惜生命,生命中与我相逢的一草一木,让我感觉大自然的神秘,我走上探索的征程;
珍惜生命,生命中每一次成功与失败,让我感觉旅途的丰富,我积累笑到最后的资本;
珍惜生命,生命中友人的握手与误会,让我感觉集体的召唤,我步出独享的孤独;
珍惜生命,生命中双亲的微笑与泪水,让我感觉即使走在荆棘遍野的小径,我也不觉得疼痛。
小结:同学们,珍惜生命吧,象北杨一样傲立寒霜,象樱花一样虽短暂却开得灿烂,象湖一样表面平静内心汹涌着求知的热情,象一片树叶即使离去也蕴含着新的生命。
9.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1)以小见大,借小小的一片树叶 传递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渴望,揭示了生命的燃烧与寂灭,道出了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具有憬悟人生,启迪心智的艺术感染力。
读着它,仿佛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启示,人间的净福,犹如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心间。——川端康成
 2)“托物言志,借景抒怀”。
10.同样写树叶,这篇文章与刘湛秋的《绿叶》有哪些不同?
明确:内容上看:《一片树叶》表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生命观,《绿叶》表现了作者对顽强生命力的歌颂。形式上看:《一片树叶》是散文,注重形散神不散;《绿叶》是诗歌,注重韵律节奏。
三.探讨“叶的非凡本领”
思考:
1.叶子有哪些功能?并就某一方面稍作简述。
明确:(1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能源:光合作用
2调节气候,净化环境 :增加湿度,吐雾播雨,分泌杀菌素,降低噪音。
3可做饮料(酿酒),可做饲料(养蚕),可加工成药材 (枇杷叶治肺热咳嗽,大青叶治咽喉)
4检验大气污染:虞美人的花叶对空气中的硫化氢非常敏感,一旦空气中有硫化氢,它便花容失色;米兰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氯气。植物生态学家授予绿叶“绿色检验员”的光荣称号。
5建筑学上的放生利用:叶脉惊人的支撑力——世界博览会博览馆大厅,悉尼歌剧院
6勘察矿藏,预报气象,预报地震 :含羞草自动闭合预示暴风雨即将来临。
7作为书写纸张,作为工艺材料
2.叶除了物质方面的作用还有哪些作用?
明确:叶在精神上对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启发借鉴作用。他点缀自然、培补童年、启发思念、引发幽情、激发赞颂、呼唤热情,它是生命的象征,是青春活力的展现,它有着落叶归根的无私奉献,优质扶持红花、甘当配角的精神等等。
 
四.动手制作
选取你所钟爱的叶,动手制作叶脉书签,送给你最喜欢的人,最好能创作小诗一首,随书签赠送。
 
五.结束语:同学们,学了“叶”专题,我们知晓了叶的有关知识,感受了叶的精神价值。叶是普通的,又是高尚的;叶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来衬”正是它最好的写照。让我们学习叶的精神品质,做一片发光发热的绿叶吧!
某校八年级某班开展了题为“绿色 生命——叶”的专题系列活动,今天进行成果展示。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明确:示例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以“绿色 生命——叶”的专题活动。为了这次活动,大家都进行了充分准备,有的同学采集了各种形状的叶片,有的同学收集了“植物与环境”的资料,有的同学还专门写了关于“叶”的诗歌,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示例二: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大千世界因为有了绿色而变得生机盎然,人类社会因为有了绿色而充满勃勃生机,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里没有了绿色,那世界将会变得怎样的黯然无光,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保护绿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以“叶的联想”为话题,写出你由叶的某种现象联想到了什么?
示例一:①由叶芽破土而出,联想到生命的力量。②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想到了落叶归根的无私奉献。③由“红花虽好仍须绿叶扶持”想到了绿叶扶持红花的衬托精神,甘当配角的精神。④由“秋风扫落叶”想到了叶子的悲凉,联想到许多孤苦伶仃的老人。⑤由成语“绿叶成阴”联想到了默默奉献的老师,感谢他们的辛勤培养。
示例二:由叶的精神进行联想。由叶芽破土而出联想到生命的力量。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想到落叶归根的无私奉献。由“红花虽好仍须绿叶扶持”想到绿叶扶持红花的衬托精神和甘当配角的精神。由“秋风扫落叶”想到叶子的悲凉联想到许多孤苦伶仃的老人。由成语“绿叶成阴”联想到默默奉献的老师,感谢他们的辛勤培养。由叶子联想到天下的父母和所有关心我们成长的亲人。由红叶想到热情燃烧的岁月。由落叶想到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由叶落归根想到无数为了祖国发展,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科学家们。由叶子的平凡而又伟大地装点世界想到无数普通的劳动者。
 
格言警句: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东山魁夷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专题“叶”》同步练习
《专题“叶”》教学设计3
《专题“叶”》学案
《专题“叶”》学案4
《叶》专题——诗三首导学案
《叶》专题——四首古诗导学案
《专题“叶”》flash素材
《叶》专题教案3
专题《叶》练习题
第五单元《专题叶》ppt课件4
《落叶》图片素材(4张)
《专题“叶”》ppt课件3
《专题“叶”》教案2
《“叶”专题》课堂实录
《专题“叶”》教学实录
《专题“叶”》ppt课件2
《专题“叶”》教案1
《专题“叶”》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