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七年级语文 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试题
黄河化险2
1、阅读课文第1——8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分的内容。(1分)
(2)文中“风大雨狂,道路泥泞”属于 描写,交代了 。(1分)
(3)分析文中“顾不得拧干”、“忙”等词语的作用。(1分)
(4)“黑暗中一个颤抖的声音问”句中的“颤抖”一词体现了人们 的心情。(1分)
(5)文中“黄河!”“黄河!是黄河!”“我们到黄河边了”这些句子体现了战士们怎样的心情?(1分)
2、(1)“能过要过,不能过也要过”这一语言描写,表现了任弼时
的性格。“任弼时牙齿咬得咯咯响,腮上鼓起一道斜纹,两眼死死盯住那疯狂的浪涛。”这属于 描写,表现了任弼时 的性格。(2分)
(2)“周恩来望望山头,快步追上,走在毛泽东左侧偏后”这是 描写,
表现了周恩来 的性格。(1分)
3、课文以毛泽东唱出两句京剧结束全篇,这样写有什么深意?(1分)
4、本文记叙了毛泽东在 局势下,为了中国的革命大局,置 于不顾,以 化险为夷的经过,展现了 的风采。(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