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黄河化险》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8-23


《黄河化险》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因阅读感受的不同而几易其稿。最初设计为三主版块:《黄河化险》之“险”、《黄河化险》之“烟”与《黄河化险》之“人”。并在“烟”部设计练笔,当堂写作展示。二次设计为两主版块:《黄河化险》之“险”、《黄河化险》之“化”,教学重点放在人物的研讨上。后又抛开设计,重新反复阅读课文,感觉表现伟人在危急关头的思考决策才是文章要表现的重点,也是故事的关键环节。于是本着这样的认识,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如上所示。
从授课效果看,这样的思路易于被学生接受,也产生了相应的效果。从课题入手,在梳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险”上做足功夫,借助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体会当时的险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让他们跨越时空的距离,感受到生死关头领袖决策的重大意义。然后借助吸烟这个细节,引领他们更深入地体会险情之急迫、决策之重要,体会决策的艰难和慎重,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至于决策后的行动及对行动原因的辩论,均是为体现决策的正确、揭示伟人的大智大勇而服务的。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有失误存在。
    大处而言,首先是“拖堂”问题,——“教师投入了感情,跳进去了,但出不来,在里面一个劲地扑腾”。叶老师的话诙谐而形象,说出了我自涉足长课文教学后的一贯不足。这也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大忌。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收放自如,机智灵活,才算是真正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吴老师和时老师的帮助下,我认为自己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课文不管长短,设计要抓关键;文段不必过多,一个能说明问题的,不用两个,揣摩得深入,体会得深刻,以点带面,不必面面俱到(如本节课“吸烟”环节的分析体悟,仍有不透不精之憾);宽备不一定宽用,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而选择使用。二是欠缺写作方法的总结(虽在最后设置了一个练笔,感受并学习本文写人物思考的方法,但因时间问题,匆忙展示而过,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也许是个人意识的偏差,我总是以为用情很深的文章或课堂,若插入写作方法的归纳,就会中断师生酝酿起来的感情,不能一气呵成。而且好的写作方法,学生一定可以通过文段的朗读和感悟而有所体会,有所发现,不待师言,自可领会。但听了一同上课的沈贝贝老师的课,发觉写作方法的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缺一不可。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写服务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情不可少,因为“文以情动人”,但也要“以理服人”,让学生掌握方法,从而达到来日自己也能“以情动人”的目的。
    细处着眼,问题有三:一是舌尖前音的积病,有“复燃”迹象。经过一段有意识的训练,略有好转,但这次授课,盖因较为投入缘故,“忘乎所以,不辨东西”,所以就“原形毕露”。——没有别的办法,唯有更加刻苦而持久的练习。二是学生朗读,出现字音错误,其中两个未能及时更正提醒。未能做到“心细如发,眼明如镜”。第三个错误是我至今耿耿于怀,不能原谅自己的“低级错误”。——毛泽东在慎重思考后,断然决定:“不过黄河!”结合当时人物心理(果断而决绝)和语境(“蓦地,毛泽东立起了身,那支烟头奋力掼在地下,用脚踩去,嘴里迸出一声”),这个句子应该读得短促而坚定,声音不必太响亮(我自己在备课时就一直是这么读的)。可当时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的情绪越来越高涨,争相朗读这个语段,且声音越来越高,我听出了问题所在,但感动于他们的热情和投入,竟然没有用恰当的方法随即予以更正,反而连续找学生读(简直是在鼓励他们“吼读”该句)。这样的失误不但会影响到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而且这样的误导会影响到以后他们的朗读能力的发展提高(读得最多的那个女孩和敢于挑战的那个男生是多么热爱朗读,而且读得多好呀,这样的误导如果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朗读敏感度和准确度,那将是多大的过错呀!)一想到这些,我就恨不能回到他们班,用上几分钟更正这个不该有的错误。
    走过《百合花》,走过《一条大河》,走过《黄河化险》,终于在碰撞和磨砺中悟出一丝微薄的经验:再长的课文,只要反复研读,一定可以找到突破口,从而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一举击破。对教师而言,没有参考资料不可怕,只要课文在手,静读、精读、反复读,就是法宝。在读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合适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成长本身却是一种幸福。
    好课,——永远在下一节。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黄河化险》教案5
七年级下《黄河化险》导学案
《黄河化险》练习题
《黄河化险》教学设计4
《黄河化险》教案3
《黄河化险》ppt课件(32页)
《黄河化险》ppt课件(26页)
《黄河化险》课堂检测
《黄河化险》教案2
《黄河化险》学案(3篇)
《黄河化险》ppt课件2
《黄河化险》教案1
《黄河化险》赏析(多篇)
《黄河化险》ppt课件
《黄河化险》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