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钱钟书先生》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3-13


   闸北二中     初二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执教人:____丛艳丽______
                                                                                  执教日期:2011年月日
教学课题
钱钟书先生
课时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运用高超的白描手法,凝练、生动地将钱钟书先生的形象展现。
过程与方法: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白描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钱钟书先生淡薄名利、学贯中西的独特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崇敬之情。
 
重点
了解作者运用高超的白描手法,凝练、生动地将钱钟书先生的形象展现。
难点
体会钱钟书先生淡薄名利、学贯中西的独特人格魅力,感受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练习设计分层
 
教具
 
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
 
绿色教育结合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有一本书被喻为“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当它的作者辞世时,评论家们感慨“怎样一盏智慧的明灯熄灭了,怎样的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作家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走进他。
二、钱钟书简介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代表作长篇小说《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三、读文积累词语
掌故   三教九流    凤凰涅撒   伤天害理   谅解 
四、分析课文
1、思考:文章一共写了钱钟书先生几件事情?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明确:5件(常去图书馆借书、婉谢同事拜年、拒绝江青之邀参加国宴、名人轶事信手拈来、为“我”解围)
(1~3)钱先生经常向图书馆借书读
(4~6)钱先生拒绝权威人士来拜年
(7~13)钱先生拒绝“四人帮”的邀请参加国宴
(14~16)钱先生对名人逸事能信手拈来
(17~26)钱先生为“我”解围
2、通过这些事件,说说你对钱先生的印象:
“我认为钱钟书先生是一个                          的人,我的依据是……”(圈划文中具体的描写进行分析)
例:①珍惜时间、钻研学问
第4-8小节,主要讲述了他不接受拜年和参加国宴,把时间花在了做学问上,对待同行是婉言谢绝——四个“谢谢”;对待江青的邀请则是五个“我不去”的反复,三个“不”连用的拒绝。
②淡泊名利
“家里四壁比较空,只挂着一幅很普通的清朝人的画”;“书架和书也不多……”
③学识渊博(信手拈来章太炎先生的掌故——佐证)
3、在文中,作者对于钱钟书先生有没有正面的评价呢?他对于钱先生是怎样一种感情?
明确:没有正面评价(白描的特点);他对钱先生是一种崇敬的态度(第三小节三个“惊叹号”;他不极少打搅钱先生,而且对别人打搅钱先生表示了反感)
五、拓展练习
补充补充原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对于钱钟书先生的敬仰,以及对其逝世的惋惜。(《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中被删节的部分)
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的句子:“真正的学问和智慧往往是黑夜里的星星”;“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他的逝世我想得开,再高级、再高级的人物总是要死的,不过,我以为钱先生这位人物真不平常,读那么多书都记得住,作了大发挥,认认真真地不虚度时光地劳作,像这样的人剩下的不多了。”
小结:大师的离去是中国文化界的损失,后来人要纪念钱钟书先生只有再读他的作品了。
六、作业布置
1、尝试运用“白描”的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通过他的语言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2、完成课后练习
3、搜集关于钱钟书先生的资料,写关于钱钟书先生的个人生平资料,约100字。
课后小结
 
 
补充资料: 
钱钟书先生的经典名言
钱钟书,一代文学大家,他的文字多富有哲理,能够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下面是他作品中最富哲理的名言。
   1、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2、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3、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
  4、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5、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
  6、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7、考古学提倡发掘坟墓以后,好多古代死人的朽骨和遗物都暴露了;现代文学成为专科研究以后,好多未死的作家的将朽或已朽的作品都被发掘而暴露了。被发掘的喜悦使我们这些人忽视了被暴露的危险,不想到作品的埋没往往保全了作者的虚名。假如作者本人带头参加了发掘工作,那很可能得不偿失,“自掘坟墓”会变为矛盾统一的双关语:掘开自己作品的坟墓恰恰也是掘下了作者自己的坟墓。
  8、“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说交付出去,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
  9、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鱼片里示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10、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港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处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11、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12、方鸿渐还想到昨晚那中国馆子吃午饭,鲍小姐定要吃西菜,说不愿意碰见同船的熟人,便找到一家门面还像样的西馆。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外,面包、牛肉、红酒无一不酸。
  13、当着心爱的男人,每个女人都有返老还童的绝技。
  14、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也许在洋行、青年会、扶轮社等圈子里,这并没有什么奇特--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么Α?
 15、世界上大事情像可以随便应付,偏是小事倒丝毫假借不了。譬如贪官污吏,纳贿几千万,而决不肯偷人家的钱袋。
    16、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17、有些所谓的研讨会其实就是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干不净的饭,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开一个不伦不类的会!
    18、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有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
    19、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20、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21、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22、恋爱跟火同样的贪滥,同样的会蔓延,同样的残忍,消灭了监牢结实的原料,把灰烬去换光明和热烈...时间对友谊的磨蚀,好比水流过石子,反而把它洗濯的光洁了。
    23、我们称那位衣着暴露的S小姐为\\\'局部真理\\\',因为真理都是赤裸裸的。
    24、老年人恋爱,就象老房子着火,没的救。
    25、假使爱女人,应当爱及女人的狗。那么真心结交朋友,应当忘掉朋友的过失。
    26、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27、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28、情妇虽然要新的才有趣,朋友还让旧的好。
    29、经提倡而产生的幽默,一定是矫揉造作的幽默。
    30、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将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解为创作才能。
    31、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也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
    32、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3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华访问时想见他,他说:\\\'跟她不是一路人,见了面没话说!\\\'
    34、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35、不料你的见识竟平庸到可以做社论。
    36、你不会认识我,虽然你上过我的当。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只有拒绝我引诱的人,像耶稣基督,才知道我是谁。
    37、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
    38、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39、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40、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
    41、侯营长有个桔皮大鼻子,鼻子上附带一张脸,脸上应有尽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高声说笑,一望而知是位豪杰。
    42、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
    43、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
   44、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45、笑的确可以说是人面上的电光,眼睛忽然增添了明亮,唇吻间闪烁着牙齿的光芒。
    46、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
    47、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48、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的地方:话多。
    49、对于丑女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她是坏人,你要惩罚她。
   50、奶是孩子吃的饭,所以也该在饭堂吃,证明这旅馆是科学管理的。
    51、为什么爱情会减少一个人心灵的抵抗力,使人变得软弱,被摆布呢?
    52、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接近,蜘蛛就要挂网。
    53、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的心里,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声息全无,直到\\\\\\\'妙\\\\\\\'的一叫,你才发觉它的存在。
   54、误解,圣解也!
    55、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样也是死的样品。
   56、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57、“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
    58、把忍受变成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也可以自欺。
    59、要想结为夫妻,先去旅行一次。
    60、诗有意义是诗的不幸。
 
钱钟书简介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1933年大学毕业。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同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曾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钟书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钱钟书从小就聪明过人,但他的天赋主要表现在文学上。他喜欢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特别不愿意按部就班地逻辑推理,因此对数、理、化等课程深恶痛绝。钱钟书进入中学读书后逐渐喜欢上了英语。钱钟书所在的中学是美国圣公会办的教会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是用英文讲授。他的英语成绩很好,但是他从不上英语课,也不看英语教科书,上课也不记笔记,而是低头看外文原版小说。因此,他的英文几乎完全靠自学,充分表现了他卓异的语言天赋。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钟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涂”,这就是叫人难以捉摸的钱钟书。
钱钟书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与吴晗、夏鼐被誉为清华“三才子”。与陈衍老人的交往更体现了这一点。陈衍,号石遗,晚清“三大诗人”之一,在当时的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石遗老人对当时的诗人学者甚少许可,但是对钱钟书却另眼相看。每年寒暑假钱钟书从清华回无锡,石遗老人都要邀他去自己家。有一次,石遗老人说起清末大诗人王运:“王运人品极低,仪表亦恶,世兄知之乎?”钱钟书对曰:“应该是个矮子。”石遗笑说:“何以知之?”钱钟书说:“王死时,沪报有滑稽挽联云‘学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以此得之。”石遗老人点头称是。又说王运的著作只有《湘军志》可观,其诗可取者很少,他的《石遗室诗话》中只采用某两句,但已记不起是哪两句了。钱钟书马上回答:“好像是‘独惭携短剑,真为看山来’”。石遗老人不由得惊叹:“世兄真是好记性!”
钱钟书先生作为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成就举世瞩目。晚年的钱钟书闭门谢客,淡泊名利,其高风亮节为世人所称道。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他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还有一个外国记者因为看了钱钟书的《围城》,想去采访钱钟书。他打了很多次电话,终于找到了钱钟书。钱钟书在电话里拒绝了采访的请求,并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中央电视台开辟了一个面对大众的颇受欢迎的《东方之子》栏目,许多人拚死往里钻,以一展“风采”为荣,但当节目制作人员试图去采访钱钟书时,却遭到了他坚决的拒绝。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想邀请他去讲学,时间是半年,两周讲一次,一次40分钟,合起来大约是8个小时的时间,而给予的报酬是16万美元,但钱钟书丝毫不为所动。还有人在巴黎的《世界报》上著文称:中国有资格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非钱钟书莫属。钱钟书对这个评价不但不表示接受,反而在《光明日报》上写文章质疑诺贝尔文学奖的公正性。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按照钱钟书先生遗愿,先生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两三个亲人送别就行了,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火化当天,在现场送行的,始终只有20多个人,包括钱钟书的女婿、外孙、外孙女,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一些朋友。还有一些人是听说后自愿赶来的。钱钟书的遗孀、著名学者杨绛把一小朵紫色的勿忘我和白玫瑰放在钱钟书的身体上。火化间的门关上时,别人劝她离开,她说:“不,我要再站两分钟。”她眼睛里隐隐有泪花。钱钟书的遗体火化后,根据他生前的意愿,骨灰就近抛洒。“这样的大学者,代表了一个时代。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光海外来的,可能就会有上千吧?”社科院外文所的薛先生说,“钱钟书走了,我们还是读他的书吧。先生就活在书里。”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钱钟书先生》教学反思
《钱钟书先生》说课稿
《钱钟书先生》教学设计2
黄永玉《钱钟书先生》课文阅读
《钱钟书先生》ppt课件3
《钱钟书先生》ppt课件2
《钱钟书先生》ppt课件1
《钱钟书先生》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