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4-03-06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被抽空的空间 在城市里,生活的空间正在被抽空,曾经具有地方特性的空间正在通过复制和标准化而成为空洞的空间。已经20多年的城市扩展过程就是一个时没有本源的、抽象的和标准的“现代城市”的复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凡是不符合它抽象化、标准化这一原则的地方建筑语汇及其民族风格都被抽空了。 比如这个夏天,进入乌鲁木齐,或者你也可以说,进入任何一个地方,尤其是城市,这种感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使人失望的经验:只有城市的名称是异质的。一切都曾经在别处见过。面对这种情境,人所体验的首先是“失去现实感”。它随着失去陌生感一同到来。你看到的是没有本源的复制品,不只是一座建筑物,而是全部城市空间都成了移植过来的二手货。在乌鲁木齐,除了二道桥一一但它现在已经远不如小南门的一座数百年前的清真寺——一个勉强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大巴扎”,勉为其难地支撑着人们到这里来寻求异质性的事物与空间的意愿。然而这个空间已经不是异域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空间,它是按照商业和旅游需求建筑起来的,它的存在主要是针对外地游客,为了购物和观光。它只不过是模仿了宗教建筑风格,然而却是一个十足的商业场所。它不再是原先的二道桥,不再是一个原住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虽然以商业方式复制了其自身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了物质利益,人们失去的会更多,而且无以补偿。世界随着城市的空洞化而空洞化。随之丧失的不只是我们关于地方的知识,还有记忆、信念、感知力与想象力。 本雅明曾经分析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怎样使艺术作品失去了唯一性和围绕着的“灵韵”,而今天,机械复制时代的城市也正在使城市失去它自身的独特空间,失去其地方所特有的“灵韵”与“氛围”。它正在成为我们文明空洞化的见证,成为我们自身空洞化的一种形式。在日常世界里,几乎没有人去想我们在获得了舒适的居住条件之外,失去了什么东西。也许人们只想有一个居住的地方,一个“旅馆”,而不再期望拥有家园感。 卡尔维诺曾经借马可·波罗之口说:“你到过的地方越多,你所知道的就越少。”这似乎是对今天世界的一个预言。你没有到过的地方至少还有你的想象,可当你到达之后,连想象力也会丧失。当所有的地方成为一个地方,当一个地方成为所有的地方,世界就在极度缩小,变轻,非实体化,变成影子:世界在虚无化。 | |
| 标题: |
辽宁省沈阳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185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