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风筝》教案2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11


 4、风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作品主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由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 孔尚任 )

    2、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预习检查:读准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    憔悴qiáocuì    模样mú    嫌恶xián wù    可鄙bǐ    什物shí    惊惶huáng    

    瑟缩sè     惩罚chéng     虐杀nüè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堕duò   蜈蚣wúgōng    

    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   嫌恶       怒nù   愤怒      堕duò堕落
    赚zhuàn  赚钱      恕shù  宽恕      坠zhuì下坠
    3、多音字
      è 凶恶            shí什物                mó  劳模
  恶                 什                    模

      wù嫌恶            shén什么               mú 模样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朗读课文:

    1、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③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

(二)思考:

    1、“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2、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3、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不同?(对待自己当年的行为,深深地谴责自己。不因自己当年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时间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合作探究:质疑、讨论、答疑
    (一)1—2段(第一组问题)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二)3—4段(第二组问题)
    1、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2、对我流露出什么感情?鲁迅是在自责自己当年扮演了冷酷无情的精神虐杀者的角色,言辞中流露出了同情、后悔、自我谴责之意。
    3、朗读:

    (1)你能读出明显表现出作者忏悔心情的文字吗?
    (2)应用怎样的情绪和语调朗读?(沉重的)
    4、小结一:本文的一个重要的情绪是忏悔,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自我遣责的意味。
    5、如有条件可配乐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注意着重号词语)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三)5—8段(第三组问题)
    1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不幸”?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些事情?
    3、有条件可配乐朗读。(用沉重的语调读出忏悔的感情)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4、核心问题探讨: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四)9—12段(第四组问题)
    1、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
    2、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3、小结二:本文的另一个重要情结——悲哀。朗读时,语调应是沉重的,包含强烈的社会遣责意味。
    4、试着饱含情感地配乐朗读这部分。
    (五)课堂总结
    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三、探究文意
    整篇文章看完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思考一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要告诉我们什么?
    参考(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1、鲁迅对于小兄弟的感情
    2、对于自己的错误该怎么办
    3、怎样看待游戏
   (知错就改、手足情深、反抗封建教育)
四、自由感悟——向生活延伸
    1、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概念。
    2、有关天性的名言。
    3、说话训练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很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五、作业。

    小作文训练:我受到的一次挫折(250字了左右)

【板书设计】                4、风筝

                                      鲁迅

              少时: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补过————永恒悲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风筝》教案23
《风筝》ppt课件(48页)
三年级上《风筝》说课稿2
三年级上《风筝》教案3
三年级上《风筝》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风筝》ppt课件4
三年级上《风筝》ppt课件3
三年级上《风筝》ppt课件2
三年级上《风筝》ppt课件1
三年级上《风筝》说课稿
三年级上《风筝》教学实录
三年级上《风筝》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风筝》教案1
《风筝》导学案3
《风筝》ppt课件27(32页)
《风筝》 《金色花》《世说新语》课外扩读资料
《风筝》《羚羊木雕》练习题
《风筝》《爸爸的花儿落了》《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谈生命》练习题
《风筝》《羚羊木雕》教案及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