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课文练习 >>
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梁思成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22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③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④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⑤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城郊、街市、汴河这三段景物又不尽相同,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人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⑦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        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⑧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⑨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1、  概括第①段的内容。(2分)
                                                                     
2、  副标题里“通感”在文中的意识是                                       (2分)
3、  根据第③段和第⑤段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的填空。(3分)

艺术门类
举例
重复与变化的内容
共同之处
音乐
《鳟鱼》五重奏
重复:音乐的主题
变化:           (1)           
(3)   
         
            
绘画
《清明上河图》
重复:音乐的主题
变化:城郊、街市、汴河这三段景物又不尽相同。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的尾句一个“看”字用得巧妙,打通听觉和视觉,富有画面感而十分传神。
B、第⑧段用“手卷”一词,形象表现了随时、空的持续,在故宫移步换景的感受。
C、“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是否平衡时检验建筑是不是优秀的关键。
D、从写作意图上看,音乐盒绘画史为了引出建筑艺术做铺垫。
5、把下列语句组织起填入第⑦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
②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
③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
④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
⑤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①③②④⑤
   6、本文谈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要讲究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其实诗歌创作也有此特点,举高中学过的一首诗歌为例加以分析。(3分)

答案:

1.(2分)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特别重要。
2.(2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具备相通的艺术规律,能够相互启发和影响。(事物间具有共性或共同特点的创作在人的认识上一致反映和相互影响。)
3.(3分)①音乐的变奏;②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③不断的重复,重复与变化和谐统一;
4.(3分)C
5.(3分)C
6.(3分)音乐、绘画、建筑之间要讲究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即讲究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就是通过字、句、段等形式的重复,加以布局内容的不同变化,两者和谐统一,表情达意。比如《蒹葭》、《采薇》、《再别康桥》、《雨巷》等。(分析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ppt课件6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7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学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ppt课件5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备课资料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6
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原文阅读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mp3音频朗读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ppt课件4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学设计ABC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5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4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3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同步练习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基础练习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ppt课件3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ppt课件2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ppt课件1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设计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