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周邦彦《苏幕遮》教学设计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0-11


苏幕遮
授课人:姚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情感,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值炎炎夏日,如果我们走到路边看到一枝荷花、一片清新的荷叶,会感到丝丝清凉,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情思。历代文人咏荷诗词多不胜举,但周邦彦的《苏幕遮》清新淡雅,浑然天成,成为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品味他的这首好词。
二、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三、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节拍)
   3、读出情感。(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词语的抑扬轻重,文句的舒缓起伏)
四、整体感知
   1、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思乡之情
五、课堂探究<</span>分析上片>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的前面后者后面有一个动词,请同学们找出。
   3、这些动词很好的体现了景物的意境,请同学们赏析动词的作用?
   4、王国维认为“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明确:1.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
     2.燎   呼   窥  
     3.燎:烧,点燃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呼/窥:拟人的修辞手法
       呼:充满人性化,表现了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举: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4(1)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构造,让读者过目不忘。
      (2)这两句用词精炼,“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色勾勒出来。“举”字最为人们称道,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    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找一个学生画出“雨后荷塘”图
 
上片小结:上片写景,词人用这些动词把它们生动的联系起来,整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全班同学有感情的齐读上片
 
六、课堂探究<</span>分析下片>
1、在这么美好的景物下,作者产生什么样的情思呢?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的这种情思?
明确:思乡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2、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
    明确:风荷。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看着眼前的荷塘美景,此时家乡的湖畔,必定也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致。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自然过渡到思乡之情。
3、欣赏“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明确:“五月渔郎相忆否?”对写法,反客为主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
 
下片小结:全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以虚写实,虚实结合。
全班有感情的齐读下片
4、深化主题
词中除了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外,还寄托了其他什么情感?(小组合作讨论)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全班同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有感情朗读这首词。
 
总结:周邦彦这首词清新自然,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成为咏荷的绝唱,我们再来看一首北宋柳永的《干草子》。
六、拓展延伸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这首词描绘了什么景象?
    2、这首词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感情,哪些句子最能体现?
七、课后作业
    1、请将“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之景扩写为一段6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
    2、背诵并默写《苏幕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词两首《虞美人》《苏幕遮》ppt课件(15页)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理解性默写
范仲淹《苏幕遮》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16页)
周邦彦《苏幕遮》pptx课件(24页)
周邦彦《苏幕遮》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范仲淹《苏幕遮》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5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14页)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4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28页)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13页)
周邦彦《苏幕遮》教学案
周邦彦《苏幕遮》学案2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19页)
《苏幕遮》《八声甘州》学案
《苏幕遮》《八声甘州》练习题
韦庄《菩萨蛮》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6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5
《蝶恋花》《苏幕遮》教案1
周邦彦《苏幕遮》学案
范仲淹《苏幕遮》mp3音频朗读
范仲淹《苏幕遮》学案
范仲淹《苏幕遮》教案1
范仲淹《苏幕遮》ppt课件1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4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3
周邦彦《苏幕遮》教案2
《苏幕遮》学案
北宋词《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苏幕遮》ppt课件1
宋词四首《雨霖铃》《踏莎行》《苏幕遮》《声声慢》ppt课件2
周邦彦《苏幕遮》教案1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2
范仲淹《苏幕遮》原文和译文
范仲淹《苏幕遮》词赏析
沪教版词三首《雨霖铃》《苏幕遮》《声声慢》ppt课件
宋词四首《雨霖铃》《踏莎行》《苏幕遮》《声声慢》ppt课件1
宋词四首《雨霖铃》《踏莎行》《苏幕遮》《声声慢》教案1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1
周邦彦《苏幕遮》mp3音频朗读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宋词鉴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