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5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4-10-06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导学案
《苏幕遮》导学案
编写人:曹晔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预习案】
一、走进作者: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知识积累: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 ) 溽( ) 楫( ) 浦( )
2、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燎沉香 ( ) 消溽暑 ( ) 鸟雀呼晴( )
梦入芙蓉浦( ) 侵晓窥檐语( ) 侵晓(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②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③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探究案】
三、合作探究
(一)词的上片写景: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词的下片抒情: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上下片景与情由哪个意象联系?
(三)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训练案】
四、当堂训练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②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⑴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⑵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课堂拓展:
下面是古代描写荷花的部分诗句,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特点?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古风(其二十六)】李白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阿房宫赋》导学案(3课时)
《阿房宫赋》导学案9
《阿房宫赋》导学案8
《国家的儿子》学案
《老子》四章导学案5
《客至》导学案
《登快阁》导学案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学案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学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2
《自己之歌》学案2
《迷娘(之一)》学案2
《自己之歌》导学案
《树和天空》学案2
《致大海》学案3
择性必修中册《致大海》导学案
《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预习导学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2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苏武传》预习学案
《黍离》导学案
《屈原列传》预习学案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导学案2
《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3
《天路》导学案2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导学案3
《乡土中国:“家族”“男女有别”》导学案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3
周邦彦《苏幕遮》导学案
韦庄《菩萨蛮》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
周邦彦《苏幕遮》教案1
周邦彦《苏幕遮》ppt课件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