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小学教学反思 >>
《木笛》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1-02


 
  
  《木笛》这篇课文讲的是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经过初试、复试的激烈竞争,进入了终试,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他拒绝演奏欢乐的曲子而被取消考试资格;晚上,他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吹奏悲凉凄切的乐曲悼念亡灵,又被在场的音乐大师破格录取。表现了木笛手朱丹深深的爱国情怀。抓住文中的对话及对笛声的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悟笛手朱丹的爱国情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朱丹在决定自己艺术前途的终试前就拒绝演奏欢乐的乐曲,学生难于理解。所以我在课前让学生充分查找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资料,才能走近文本,真正有所感悟。但当学生进入角色,在读中感悟后,才会很容易受到朱丹、大师和孩子们的感染。
  这篇文章的文字,很华丽,对于本文重点的段落,如果要理解到一定的深度还是有困难的,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在教学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1、资料补充,入情入境
  在对话教学时,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朱丹在考场上拒绝演奏欢乐的乐曲,这到底是为什么?”学生马上能回答是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但是如果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没有了解,那他们是不能真正理解朱丹的这一举动的。于是,课堂上我适时补充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写作背景,能更快地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到朱丹的那一片爱国情。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课文的25自然段,语言优美,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多形式的读,多层面的读,指导学生在文本语言中进行感悟。读出文中之意,读住文中之情。学生在理解课文语句后再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朗读,读出人物心声。读使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孩子们和朱丹一样怀着浓浓的爱国情。
  3、扣住词语,感受笛声
  笛声还是这样的笛声,词语还是这样的词语。学生先找到描写笛声的语句,再细细品读,把句子读薄,抓住句中关键的词语进行体会。通过读透“悲凉凄切、脉管滴血、如泣如诉”这几个词语,从而读懂朱丹的笛声,更读懂了朱丹的内心世界。至此,文本、师生、作者之间的心理交融得到较好的融合。
  4、媒体使用,渲染情境
  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我选用了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片,向学生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在视觉上引起学生的震憾,在心灵上产生与人物的共鸣。而之后木笛曲《江河水》,则更好地渲染了情境,并使语言文字的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整堂课的设计较为流畅,但是因为缺少很细致的预设,在落实过程中就显得很粗糙,不到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那么,我也在想,怎样做好文本的研读,怎样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进行问题或具体内容的预设,以此提高自己课堂的调控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就像如果能在滔滔江水中,只取出几瓢饮,但却饮得痛快,饮出蕴藏于水中之甘甜。当然这便是智者的境界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木笛》ppt课件4
赵恺《木笛》课文原文阅读
《木笛》教案7
《木笛》教案6
《木笛》教案4
《木笛》教学设计3
《木笛》教案2
《木笛》课堂教学实录2
《木笛》课堂实录
《木笛》阅读练习及答案
《木笛》说课稿
《木笛》ppt课件3
《木笛》ppt课件2
《木笛》ppt课件1
《木笛》教学设计5
《木笛》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