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李德霞《磨刀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李德霞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1-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磨刀匠  
李德霞
    正是麦收时节。
    麦收如打仗,麦场如战场。为了收割、晾晒有个好天气,庄稼人收麦是要抢天的。手把镰刀一下地,人人心里憋着劲,麦田里听不到人讲话,只听见镰刀割处的“沙沙”响。只是,忙碌的田间地头,时不时会传来几声吆喝:“磨——镰刀咧。”
    将收割的麦子捆扎,一束束运回自家的场上,已是日落时分。
    父亲回到院里,刚洗了把脸,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酱红了脸,扛个板凳跨进院门。一看便知,这是一位走村串户的磨刀匠。磨刀匠对父亲说:“兄弟,天色晚了,赶不回去,想在你家借个宿,不知方便不方便?”
    那时候,走村串户耍手艺的人多,借个宿是常有的事。父亲呵呵一笑说:“有啥不方便的?空屋有的是,只要老哥不嫌弃,只管住。”
    磨刀匠把肩上的凳子拣一处墙边放下,跟着父亲就进了大哥在家住的那间屋子。
    母亲早已把晚饭端上了桌。父亲就招呼着磨刀匠过来和我们一块儿吃。磨刀匠犹犹豫豫,推让着不肯上炕,父亲恼了,脸一板说:“咋?嫌我家饭菜不可口?”①
    磨刀匠又红了脸:“哪里,哪里。只怕讨扰了兄弟。”
    吃着饭,父亲问磨刀匠:“老哥哪个村的?”
    磨刀匠说:“山那边,沟里村的。”
    父亲脸上一喜,身子往前探了探,说:“老哥,可认识一个叫柳义的人?”
    磨刀匠脸上一愣,停下筷子,笑笑说:“一个村里住着,咋不认识?兄弟也认识柳义?”
    父亲摇摇头,咽下一口饭说:“我大儿子在县砖瓦厂上班,处了个对象,叫香香,就是你们沟里村柳义家的闺女。儿子托媒人去提亲了,可香香的父亲柳义不点头,这门亲事就定不下来呀……”
    磨刀匠说:“柳义不点头,恐怕是不了解你家情况吧?嫁闺女那可是大事,哪个当爹的都不敢马虎。兄弟你说是不是?”
    父亲点点头。
    磨刀匠又说:“我回去跟柳义说说,这事应该能成……”
    乡村的夜晚静悄悄。下半夜了,父亲突然被隔壁传来的一阵阵呻吟声惊醒。父亲披衣下了地,掌灯进了隔壁屋。摇曳的灯光下,只见磨刀匠蜷缩着身子,一张脸痛苦地扭曲着,额头上沁着汗珠。父亲被吓呆了,手里的油灯端不稳,晃晃悠悠,灯光忽明忽暗起来。父亲惊慌地说:“老哥,怎么啦?”
    磨刀匠说:“肚子疼得要命哦……”
    父亲放下油灯,伸手摸了摸磨刀匠的手,冰凉冰凉的。父亲扭身出屋,很快就请来村里的金先生。金先生给磨刀匠扎了针,又让母亲熬了一碗红糖水给磨刀匠喝下去。磨刀匠的肚子终于不疼了,一会儿便安静地睡着了。
    送走金先生,父亲却不敢回屋睡觉了,就搬了个凳子陪在磨刀匠身边,一直守到天大亮。
    早晨,磨刀匠醒来,看见坐在身边打着盹的父亲,眼眶里闪烁起晶莹的光。母亲又特意给磨刀匠做了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磨刀匠再三推辞不过,就含着眼泪“吸溜吸溜”地吃了下去。搁下碗,磨刀匠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块钱,抖抖索索地递到父亲跟前。父亲一看,急了,一把挡回去说:“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老哥,你这不是打我脸吗?”
    磨刀匠只好把钱装回口袋,那只手还是抖索着。
    磨刀匠扛着板凳要走。父亲不放心,把磨刀匠送出村外二里地……
    天气真是遂人愿,一连串的四五天,都是艳阳当空。地里的麦子都收完了,只有三五成群的鸟儿时而在田间觅食,时而振翅空中,自在地欢叫着。②
    五天后,天将近午的光景,磨刀匠又来我家了。这回,磨刀匠没扛板凳,而是领着个俊俏的大姑娘。
    父亲看看磨刀匠,再看看那姑娘,惊诧地说:“老哥,这姑娘……是谁?”
    磨刀匠嘿嘿一笑说:“她就是香香,你儿子的对象。香香今天来,是想认个门儿……”
    父亲欢喜得直搓巴掌:“这么说,柳义答应这门亲事了……谢谢老哥!”
    磨刀匠哈哈一笑说:“兄弟,谢我啥呀?我就是柳义啊……”
    父亲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半天,回过神来的父亲冲我喊:“小二,打酒去!”
(有改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独立成段,简洁明了。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B.父亲招呼磨刀匠吃饭,他却“犹犹豫豫不肯上炕” 在父亲的催促下又“红了脸” 这既表现了他感谢主人家留宿而不愿再添麻烦的心理,也显示出他对主人的邀请是否出自真心的怀疑。
C.从情节的发展来看,磨刀匠柳义来“我”家借宿是有意为之,他是为了女儿的婚事,以“天色晚了,赶不回去”为由,特意来考察我们家的情况。
D.小说的情节自然绵密。如“磨刀匠又说:‘我回去跟柳义说说,这事应该能成……’暗示了他应允了女儿的婚事;又如前文提到父亲跟磨刀匠唠大儿子婚事的事,结尾处“小二,打酒去!”与之照应,天衣无缝。
E.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多,而“乡村的夜晚静悄悄”一句却成为点睛之笔,它不仅写出了乡村夜晚静谧安详的特点,还暗示着磨刀匠生病这一事件的发生。
8.请从描写艺术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进行赏析。(4分)
(1)父亲恼了,脸一板说:“咋?嫌我家饭菜不可口?”


(2)天气真是遂人愿,一连串的四五天,都是艳阳当空。地里的麦子都收完了,只有三五成群的鸟儿时而在田间觅食,时而振翅空中,自在地欢叫着。


9.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父亲” 也有人认为是“磨刀匠” 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7.(4分)A D(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4分。B项中“也显示出他对主人的邀请是否出自真心的怀疑”于文无据。C 项,“以‘天色晚了,赶不回去’为由”不正确,事实确实如此。E项,“还暗示着磨刀匠生病这一事件的发生”于文无据。)
8.(4分)(1)运用神情和语言描写,具体传神地表现了“父亲”直爽、朴实、善良的性格特点。(2)运用景物描写(白描),生动地表现了收割后农村的空旷、美丽,渲染了喜庆气氛(为后文圆满的结局做铺垫)。
9.(6分)
示例一:主人公是“父亲”。①从情节上看,小说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父亲”展开,讲述的是父亲的故事。②从塑造人物形象上看,小说主要表现了父亲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特点。③从主题表达上看,小说借助于父亲的形象,凸显了助人为乐、好人有好报的主题。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示例二:主人公是磨刀匠。①小说题为“磨刀匠”,也花了大部分篇幅写磨刀匠的故事。②以磨刀匠来“我”家投宿、磨刀匠生病、磨刀匠带女儿认门为主线,一步步展开故事情节。③通过磨刀匠知恩图报的形象,表达了对淳朴善良人性的赞美的主题。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心灵的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陈启文《麒麟的舞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森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克·吐温《修表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西蒙《不一样的鞋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瓦·弗洛特《头条新闻》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亚·格林《礼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怀乡的胃——秋风中的张翰事件》阅读练习及答案
鲍昌《新梅花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肖建国《爷父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练建安《药砚》阅读练习及答案
何家槐《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浙江卷高考题)
《史密斯先生的新鼻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邵孤城《赵古泥》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西里柠檬》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木生《青檀》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炜《砸琴》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