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二年级上 >>
《小猴脸红了》教案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8-09


  一、板块概述:
  《小猴脸红了》与《大熊猫出国》、《寄给青蛙的信》构成以动物为核心组织的主题板块,体裁不用、角度不同,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珍惜友谊的青蛙,调皮可笑的猴子,向我们展示了动物身上的美好情感。
  本板块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这组课文不宜多讲,应摒弃细致的引领式分析,以个人感悟和品读为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心不能偏离识字,他是继七板块以来具体环境中识字的巩固延展,要在具体语境中识字、记字、用字。同时,这一板块是整册教材中标点最富多样化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落实课标要求。整个板块有效扩展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将艺术作品纳入语文学习的视野,实现艺术与语文的通感教育。
  二、特色透析:
  1、新:
  《小猴脸红了》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的又一种新体裁——儿童话剧。所谓儿童话剧是一种以动作和对话为主要主要手段的儿童剧,是可以在舞台上表演的,可取材于现实生活,也可以取材于童话、神话。本文取材童话,以大象、小猴、小黑熊等小动物形象对话为主要形式,活泼生动、简洁明快,是在学生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充分注意学生智能的多元化和学习的个体化,还担负着引领学生感受儿童剧特点,领略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受到潜在的艺术熏陶。
  据此,在教学目标的拟定上我融入了对体裁的新感悟,教学目标:
  ①学习生字,指导书写,会写生字。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积累词语:推推搡搡、龇牙咧嘴、不假思索;初步感受儿童剧特点。
  ③分角色创造性表演课本剧,体会情感,领会做人要诚实、实事求是的道理。
  2、趣:
  本版块的标题是动物趣事,而三篇课文中趣味最浓的当属这篇《小猴脸红了》,语言通俗,塑造了一个丰满、调皮的小猴形象。小猴为了抢小熊的蛋糕受伤,反而诬陷小熊打伤了自己,最后大象用计:“小猴,你被打之前,胳膊能举多高?”使得小猴难以自圆其说,羞愧地脸红了。读到此,孩子们也会哈哈大笑,通过人性化、情景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动力,给学生一种真实感、现实感和轻松感。
  3、多
  本课的又一特色是“三多”即生字多、新词多、标点多、要求会认字13个、且字形复杂、会写字8个分为左右结构6个、上下结构1个,品字形结构1个。
  新词有:推推搡搡、龇牙咧嘴、疑惑、不假思索。本文标点丰富:除逗号、句号外、多处用感叹号、问号、省略号。
  三、文本解读:
  1、字
  这篇文章篇幅长、生字多、字形难,又是新体裁,无论采取集中识字还是随文识字都会占用很多时间,根据霍懋征老师提出的“速度要快、数量要多、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思想,对这样一篇以对话形式,行为为主的文章,孩子们定会迫不及待地想读,想演,我就抓住他们心里,把要求会认的13个字,提前布置成预习作业,比一比谁能都认识就让谁最先选角色。由于“象、吵、抢、疼、举”这些字学生早就认识了,所以这个任务跳一跳都能够得着,让兴趣变成动力。
  2、词:
  文中语言准确贴切,成语推推搡搡、龇牙咧嘴动作表演法理解,不假思索、疑惑结合语境理解。
  3、句
  ①感叹句:出现了大量的感叹句,但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举例解析:
  生气的:他把我打伤啦!
  理直气壮的:我胳膊都青了,不信你瞧!
  惊叹的:打这么重呀!
  夸张的:可高哩!
  ②问句:
  询问:什么事呀?
  质问:谁说的?
  疑问:真的吗?
  支支吾吾:这……啊?
  四、教学详解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
  ①问:
  从课题入手,一读到这个课题,学生会把目光和思维聚焦到一个“脸红”上。小猴为什么会脸红?什么事让他脸红了呢?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个性朗读,寻找答案。孩子们通过自已的朗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都兴奋不已,这种自我激励的效果是无限的。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孩子们往往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②问:
  《小猴脸红了》作者的创作意义在于批评小猴的说谎,然而,细细解读,又会创造出许多新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大象的善于思考,智慧聪颖,拆穿了谎言,文中的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的目光集中在智多星——大象身上。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读
  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在这里教师要明确:括号里的词和句子是旁白,是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的解说只需要表演出来,不用读。
  在读小猴谎言被拆穿后的囧态这句话:“这……啊?我……我……”孩子们出现了争议,有的认为小猴被问得心虚了,应该读得低沉;而有的孩子认为第一个“?”表现小猴谎言被拆穿后的出乎意料,而省略号则是小猴在思考要怎样狡辩,所以语调要上扬。
  课标中阅读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趣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恰恰彰显了他们的个性,有什么比独特的情感体验更宝贵的呢!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展
  高效的教学是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懂课文本身。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在这里我拓展提问:你希望小猴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表面说小猴,实际是孩子在吐露心声,让我们细细聆听吧!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演
  学生学习语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维,主动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我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加工,变成课本剧来表演。
  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
  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合作表演课本剧。
  学生互评,评出“最佳演员”奖。
  注重启发、注重设问、注重延伸,找准突破口,“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这是一种十分美妙的境界。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文诵读15首
《风娃娃》评课稿
《八角楼上》教学设计4
《八角楼上》教学反思(2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八角楼上》知识点
《八角楼上》教案3
《八角楼上》教学设计2
《八角楼上》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五》教案3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2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五》教案1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学参考资料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四》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三》课堂实录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2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一》知识点
《树之歌》教案(3篇合集)
《树之歌》教案3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习作范文汇总
《雪孩子》教学设计5
《雪孩子》教案4
《雾在哪里》课堂实录片段
《雾在哪里》教案4
古诗二首之《敕勒歌》教学实录
《小猴脸红了》教学设计2
《小猴脸红了》教案1
《小猴脸红了》课堂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